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煤氣燈效應非常陰險,它利用的是我們心中最深層的恐懼、最焦慮的念頭,以及最渴望被理解、欣賞和愛的愿望?!睹簹鉄粜?/p>

最近這陣子,小A覺得自己很不對勁。

上周,她和許久不見的大學同學見面,老同學一見到她就驚訝地大呼:“A,你怎么變得那么憔悴?一點都不像你了,大學時你可是像個小太陽一樣,時時刻刻充滿能量的。”

看著櫥窗反射的倒影,小A緊了緊身上松松垮垮的衣服,眼睛失去神采,嘴角很久沒有笑容了。

老同學問:“你怎么了,A?”

怎么變成這樣了?如果一定要找一個源頭,那可能是得從自己認識了一個新男朋友開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自《以泥為妝》

三年前,A認識了L,他們是在一次展會上認識的,由于是同行的原因,A爽快地和L交換了聯(lián)系方式。

L風趣、幽默,擅長制造小驚喜,有一次在A身體不舒服,L二話不說馬上帶著藥品和熱湯去照顧她。

A一向獨立要強,但是在L的“暖心攻勢”下,她漸漸放下了防備心。

他們談起了戀愛,后來又住到了一起,他們的關系越來越親密。

然而,隨著關系的穩(wěn)定,L似乎變了。

他脾氣變得越來越差,越來越不耐煩。

他不再風趣幽默了,經(jīng)常嘴毒地貶低A不夠顧家,不夠溫柔,太愛打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自《以泥為妝》

他那些小驚喜消失了,一下班就泡在手機游戲上,甚至反過頭來指責A總是加班,他實在無聊才沉迷游戲。

有一次,他們大吵了一架。

那次是L拜托A幫忙處理一些工作方案和文件,A花了很多心思幫他做,然而隔天換來的是L的發(fā)火:“這個方案今天拿到會上被批得一無是處,我告訴過你這個方案對我有多重要,你有用心幫我嗎?還是說你連工作能力都變得這么差?”

有時候吵架后L會像什么都沒發(fā)生那樣,主動下廚給A做一大桌子菜。有時候L又會瘋狂道歉,說自己只是太愛A了,希望A變得更好,才會說出那些話。

這些看似懺悔的舉動讓A感到懊悔、自責——自己不該指責L,L沒問題,一定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只要自己做得夠好,一切都會好起來。

然而,爭吵和貶低仍在繼續(xù)。

A開始刻意討好L。她不再加班,而是一下班就圍著L打轉(zhuǎn),L只要不開心,她就會害怕。她變得敏感,患得患失,她焦慮地希望有一天L可以變回去,變回那個溫柔、幽默的人,這樣他們就能回到過去那些幸福日子。

就在這迫切地渴望中,A一點點失去了自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自《以泥為妝》

老同學聽完她的故事,嚴肅地說道:

“A,你得趕緊離開這個人,他極有可能在對你進行‘煤氣燈操控’!你們之間不是情侶相處的問題,而是‘煤氣燈效應’?!?/strong>

“煤氣燈效應”?

“怎么可能!L不是那種人,他對我很好的?!盇第一反應是反駁。

然而,她安靜下來,又一次審視著櫥窗倒影里那個真的很頹廢的自己,她想著老同學說的話,心莫名有些慌了起來。

那天晚上,A在手機上又刷到了“煤氣燈效應”的帖子。

一開始,她依然在否認:“我和L可不是這樣,我們很好,只是遇到了一些小問題。”

然而,隨著她閱讀到的內(nèi)容越多,她的心越發(fā)沉了。

“打壓”“貶低”“冷暴力”......這些名詞都在L身上有跡可循,最可怕的是,帖子里說“煤氣燈效應”的操縱者總是會把責任推卸到對方身上,而L正是這么做的,L讓A覺得吵架的根源都在她身上,他讓她陷入自我懷疑的怪圈中。

就在她的大腦開始瘋狂思考,內(nèi)心劇烈動搖的時候,門口傳來開門動靜——是L回家了。

剛進門的他一邊換這鞋,一邊發(fā)現(xiàn)了沙發(fā)上臉色極差A。L沒有關心,沒有詢問,而是冷嘲熱諷道:“又是這副要死不活的樣子,A,你沒覺得自己最近糟透了嗎?”

A看著這張熟悉又陌生的臉,忍不住一陣脊背發(fā)涼。

“難道我真的遇到了‘煤氣燈效應’?”

01

什么是“煤氣燈效應”?

“煤氣燈效應”一詞源于一部1944年的電影《煤氣燈下》。

這部電影展現(xiàn)的情感操縱手法極其經(jīng)典,于是心理學博士羅賓·斯特恩就根據(jù)這部電影的名字,將這種情感操縱、情感虐待手段命名為“煤氣燈效應”。

這部電影講了一段可怕的婚姻。

女主角寶拉是一位年輕美麗的女生,剛剛繼承姨媽留下的一大筆遺產(chǎn),一次機緣巧合,她認識了魅力四射的神秘老男人格里高利,很快他們墜入愛河并結(jié)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自《煤氣燈下

然而寶拉并不知道,這場婚姻實際上是格里高利蓄謀已久的陰謀——格里高利正想方設法將她逼瘋,以奪取她繼承的巨額遺產(chǎn)。

他偷偷藏起寶拉的東西,讓寶拉誤以為自己記性出了問題;他偷偷移動家里的物體,并指責是寶拉做的;他不斷地告訴寶拉她生病了,讓寶拉陷入恍惚、虛弱中;他甚至調(diào)控家里的煤氣燈,讓寶拉看到燈光無緣無故地變暗,以為自己出現(xiàn)了幻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自《煤氣燈下》

在格里高利每日的暗示下,寶拉精神越來越恍惚,甚至她一度相信自己病了。她開始懷疑自己的認知、記憶,開始變得自卑敏感、脆弱、情緒失常。

她越是困惑,就越希望得到肯定,她越是脆弱,就越是需要陪伴。

然而,格里高利表現(xiàn)得很冷漠,他甚至故意在外人面前刺激她,讓她出丑,讓她失控,以此阻斷她和外界的來往。

把她困在這個到處是陷阱的房子里,任由她發(fā)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自《煤氣燈下》

幸運的是,寶拉遇到了一直在偵破姨媽被害案件的高級警官,在警官的調(diào)查下,她終于明白一切的真相——格里高利就是殺害姨媽的兇手,他布局一切就是為了奪走姨媽留下來的巨額遺產(chǎn)。

警官告訴寶拉,你沒有瘋,那盞煤氣燈就是忽明忽暗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自《煤氣燈下》

最后,清醒過來寶拉和警官聯(lián)手將格里高利逮捕歸案。

在電影之外,這種情感操控廣泛存在著,越是親密的人之間,越容易出現(xiàn)“煤氣燈效應”。

羅賓·斯特恩博士在她的《煤氣燈效應》里說:

“煤氣燈操控是一種情感控制,操控者試圖讓你相信你記錯、誤會或曲解了自己的行為和動機,以此在你的意識里播下懷疑的種子,讓你變得脆弱不堪、迷茫困惑。煤氣燈操控者可以是男性或女性、伴侶或戀人、老板或同事、父母或兄弟姐妹,他們的共同點就是能讓你懷疑自己對現(xiàn)實的認知?!?/p>

煤氣燈效應的操縱者通過否定、打壓來瓦解被操控者的自尊、自信,讓被操控者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厭惡、甚至是抑郁中。

L的“毒舌”和貶低,就是一種情感打壓,讓A對自我產(chǎn)生懷疑,不再自信。

并且一向好強的A陷入了自證的陷阱——L越是打壓她,她越是要去證明她沒那么差。

然而,這種自證情緒成為了L操控的A的方式,A越是需要L的肯定,L越是貶低她。A一步步淪落到需要L認可來建立自我意識的地步,但L永遠不可能付出真心。

煤氣燈操控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最初操控的程度比較淺,你甚至可能都注意不到。然而日復一日,煤氣燈操控會滲透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占據(jù)你的思想,最后,你會徹底喪失自己的觀點?!薄睹簹鉄粜?/p>

這種情感的淪陷是層層遞進的,被操控者可能會經(jīng)歷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質(zhì)疑

一開始,你并不贊同操控者的觀點和想法,會提出質(zhì)疑。你以為自己聽錯了,或者是如他所說“開了個玩笑”,還有可能是這個觀點太過荒謬,你并沒有放在心上。

第二階段:辯解

然后,你開始為自己辯解,你會想盡辦法搜集證據(jù),甚至陷入歇斯底里的爭論中。你以為你是在證明自己是對的,然而,你實際上掉入了“獲得他的認可”的陷阱中——你需要他認為你是對的。

第三階段:壓抑

最后,你已經(jīng)無力去爭辯了,完全相信了煤氣燈操控者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喪失了真正的自我。并且把操縱者理想化,認為TA那些荒謬的觀點絕對正確,即便不正確,你也無力反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自《煤氣燈下》

02

我們?yōu)槭裁磿徊倏兀?/strong>

前幾年,北大牟某某情感虐待案件引發(fā)了一時轟動,案件中的牟某某就是一個典型的“煤氣燈操控者”,他通過長期打壓貶低女友,導致女友陷入抑郁、絕望情緒中,最后服藥自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案件一出,不少網(wǎng)民紛紛惋惜:北大學子這樣的天之驕子怎么也會被渣男哄騙?

實際上,聰明、堅強,并不能保護我們免于“煤氣燈效應”。但凡我們認知中有一絲的不自信和自我不認可,那么“煤氣燈效應”就會趁虛而入,然后一點點蠶食我們的自我。

對一段關系的渴望、對被傾聽的渴望、對被認可的渴望、對孤獨感的恐懼、對自我認知的不確定......這些都會成為“煤氣燈效應”可以攻擊的弱點。

并且,“煤氣燈效應”往往發(fā)生在親密關系中,比如情侶、夫妻、父母和子女,而我們對這段關系的珍惜,反而成了我們身上的情感枷鎖。

比如在A和L的感情中,A認為這段感情有過美好的時刻,有過幸福的時刻,她不希望這段感情以分手結(jié)束,于是她緊緊抓住這段關系不肯放手。這也成為L肆無忌憚進行情感虐待的底氣。

“當被操控者開始爭取被有意無意地試圖迎合操控者,或希望操控者以她的方式看待問題時,煤氣燈操控才會發(fā)生”——《煤氣燈效應》

在《煤氣燈效應》里,羅賓·斯特恩博士把“煤氣燈效應”比喻為一種雙人探戈,意思是“煤氣燈操控關系”一定離不開兩個人的參與。

所以我們必須得清醒,“煤氣燈效應”之所以能發(fā)生,是因為我們交出了抵抗的權力。

一旦我們意識到,我們的自我無需通過TA的認可來實現(xiàn),我們壓根不在乎TA怎么想,不再爭論輸贏,我們就能結(jié)束這段危險的探戈。

沒錯,逃離“煤氣燈效應”的主動權從來都在你自己手上。未經(jīng)你的同意,沒人可以隨便否定你。

03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自戀”的人

什么樣的人絕對不會被情感操縱?

自戀的人絕不會被情感操縱。事實上,那些情感操縱者就是頂級的自戀者,他們絕不會自我懷疑,別人的不同觀點也不會引發(fā)他們的反思,他們情緒暴怒僅僅是因為別人不受自己掌控。操控者從不會被情感操控。

因此,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適當?shù)淖詰佟焙苤匾?/strong>

“一個人越自信,或者更確切地說越自戀,就越能自如地堅守自己的現(xiàn)實感,無論有多少人對他所堅持的事實質(zhì)疑。這種自戀在我們認真審視、關注他人世界觀的時候,能起到很好的自我保護作用?!薄睹簹鉄粜?/p>

我們往往過度共情他人視角,導致自我認知的不確定,比如一旦有人提出不同觀點時,我們會想:萬一他是對的呢?他說的是否也有道理。

這種思維本不是壞事,但是,當我們遇到“煤氣燈操控者”時,我們的共情能力就容易成為那個被牽著走的“牛鼻子”。

適當?shù)淖詰?,本質(zhì)是建立心理防御的護城河,抵御外界對自我認知的污染。這是一種我們迫切需要的健康的自私,來捍衛(wèi)我們的自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自《以泥為妝》

我們不是自我優(yōu)越感爆棚的頂級自戀者,但我們可以是捍衛(wèi)自己內(nèi)心的小小“自戀”者。

04

20個“煤氣燈效應”的預警信號

你被煤氣燈操控了嗎?開啟你的煤氣燈檢測雷達,查看以下 20 個預警信號。被操控者不會同時擁有這些經(jīng)歷或感受,出現(xiàn)其中任何一種,就要格外注意:

1.反復自我懷疑。

2.每天數(shù)十次地問自己:“我是不是太敏感了?”

3.在工作中經(jīng)常感到困惑,甚至失去理智。

4.總在向母親、父親、男朋友、老板道歉。

5.你經(jīng)常質(zhì)疑自己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女朋友/妻子/雇員/朋友/女兒。

6.你想不明白,明明生活中精彩的事很多,自己卻不快樂。

7.你在給自己買衣服、給房間添置家具或購買其他個人物品時,腦子里想的都是伴侶的想法,他會喜歡什么,而不是自己喜歡什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自《以泥為妝》

8.你經(jīng)常在朋友和家人面前為伴侶找借口。

9.你會向朋友和家人隱瞞一些信息,這樣就不用另外解釋或找其他借口。

10.你知道自己的生活出了問題,但就是說不清楚是什么問題,自己也想不通。

11.為了逃避羞辱、貶低及現(xiàn)實的扭曲,你開始撒謊。

12.你甚至連簡單的事都開始拿不定主意。

13.聊天中發(fā)起一個簡單的話題之前,你會反復斟酌。

14.伴侶回家之前,你會先在大腦里過一遍自己這一天做錯了哪些事。

15.你感覺自己和以前大不相同,以前更自信、更愛玩、更放松。

16.你開始通過伴侶的秘書和他對話,這樣就不必直接告訴他那些會讓他不高興的事。

17.你覺得自己好像什么都做不好。

18.你的子女開始在伴侶面前保護你。

19.你開始對以前一直相處融洽的人大發(fā)雷霆。

20.你感到生活無望,整日悶悶不樂。

*以上內(nèi)容出自《煤氣燈效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了一段容易自我懷疑的關系,那么一定要警惕,自己是否遇上了“煤氣燈效應”。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關于“煤氣燈效應”的內(nèi)容,歡迎你來參與果麥書友會組織的《煤氣燈效應》共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心理學博士羅賓·斯特恩所著的這本《煤氣燈效應》是關于該概念分析最為權威著作之一,也是最早開始分析“煤氣燈效應”的經(jīng)典作品,“煤氣燈效應”這一名詞就是她根據(jù)電影《煤氣燈下》命名的。

在全新再版的《煤氣燈效應》中,還附贈配套筆記本、超大思維導圖,幫助你識別慢性心理中毒癥狀,并提出擺脫煤氣燈效應的五大法則和六步計劃,逐步重建健康的情感界限,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下周,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權威經(jīng)典,深入了解“煤氣燈效應”,和情感操控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