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單元 知識梳理
一.字詞積累
(一)字音
1.《阿長與<山海經(jīng)>》
絮說(xù)
臂膊(bì bó)
擱(gē)
規(guī)矩(guī ju)
福橘(jú)
惶急(huáng)
詰問(jié)
菩薩(pú sà)
辟頭(pī)
煩瑣(suǒ)
擲(zhì)
駭(hài)破膽
胸脯(pú)
擄去(lǔ)
臍(qí)
瘡疤(chuāng)
懼憚(dàn)
哀悼(dào)
渴慕( mù)
憎惡(zēng wù)
震悚(sǒng)
模樣(mú)
粗拙(zhuō)
霹靂(pī lì)
守寡(guǎ)
孤孀(shuāng)
干戚(gān qī)
茉莉(mò lì)
2.《山地回憶》
阜平(fù)
土靛(diàn)
褲褂(guà)
冀中(jì)
炕臺(kàng)
玉黍(shǔ)
浸濕(jìn)
單?。╞ó)
破襖(ǎo)
水漚(òu)
襖襟(jīn)
刨抓(páo)
磧口(qì)
緩和(hé)
賺(zhuàn)
癟(biē)
3.《臺階》
寬敞(chǎng)
門檻(kǎn)
醒悟(xǐng)
晌午(shǎng)
涎水(xián)
蹦(bèng)
瓦罐(guàn)
煙癮(yǐn)
綠蔭(yīn)
籌劃(chóu)
黏性(nián)
胯骨(kuà)
煩躁(zào)
頭顱(lú)
撬(qiào)
磕(kē)
茬(chá)
揩(kāi)
躥(cuān)
凹凼(āo dàng)
4.《賣油翁》
自矜(jīn)
家圃(pǔ)
睨(nì)瀝(lì)
發(fā)矢(shǐ)
頷(hàn)之
忿(fèn)然
杓(sháo)
酌(zhuó)油
(二)字形
竹竿
惶急
詰問
煩瑣
霹靂
胸脯
哀悼
渴慕
和藹
寂寞
茉莉
書齋
守寡
腫脹
門檻
忿然
糟糕
醒悟
阜平
褲褂
冀中
炕臺
玉黍
單薄
水漚
臂膊
規(guī)矩
辟頭
憎惡
粗拙
晌午
煩躁
頭顱
尷尬
家圃
自矜
深不可測
言外之意
微不足道
大庭廣眾
(三)詞語
1.《阿長與<山海經(jīng)>》微信公眾號:瑾言教育資料庫
切切察察:細碎的說話聲。
絮說:絮絮叨叨地說。
詰問:追問,責(zé)問。
懼憚:害怕。
鄭重:嚴肅認真。
渴慕:非常思慕。
霹靂:云和地面之間發(fā)生的一種強烈雷電現(xiàn)象。這里指作者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面如土色:臉色像泥土一樣,形容極端驚恐。
深不可測:深得難以測量。比喻對人或事物的情況捉摸不透。
惶急:驚慌急迫。
空前:前所未有。
磨難: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的折磨。
疏懶:懶散而不慣受拘束。
粗拙:粗糙低劣。
2.《山地回憶》
掛火:指因某事或者某種狀況而感到羞愧、臉紅,所以覺得面部發(fā)熱,好像起火一樣。還有就
是生氣、惱火、發(fā)火。
下口:下嘴去咬或吃。
齊備:指齊全。
被壘:意思為堆迭起的被子。
盈余:有富余,有剩余,文中指剩余的錢。
陪送:1.舊俗結(jié)婚時娘家送給新娘(嫁妝)。2.嫁妝。
窮山惡水:經(jīng)常引起災(zāi)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條件非常差。
3.《臺階》
尷尬:神色、態(tài)度不自然。
籌劃:想辦法,定計劃。
煩躁:煩悶急躁。
自言自語:自己跟自己說話;獨自低聲說話。
低眉順眼:形容馴良恭順的樣子。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廣眾:人很多的公開場合。
若有所失:感覺好像丟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悵惘。
言外之意:話里暗含著的沒有直接說出的意思。
4.《賣油翁》
(1)通假字
但手熟爾:同“耳”,罷了。
(2)古今異義
嘗射于家圃
古義:曾經(jīng)。今義:吃一點試試;辨別滋味
爾安敢輕吾射
古義:怎么。今義:平安;安全
但手熟爾
古義:只;不過。今義:轉(zhuǎn)折連詞,但是。
(3)一詞多義
但微頷之(代詞,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以我酌油知之(代詞,指射箭也是憑手熟的道理)
以杓酌油瀝之(代詞,指葫蘆)
笑而遣之(代詞,指賣油翁)
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代詞,代陳堯咨)
以錢覆其口(代詞,代葫蘆)
以我酌油知之(介詞,憑)
以錢覆其口(介詞,用)
嘗射于家圃(動詞,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名詞,射箭的技藝)
但手熟爾(同“耳”,罷了)
爾安敢輕吾射(代詞,你)
釋擔(dān)而立(連詞,表順承)
自錢孔入,而錢不濕(連詞,表轉(zhuǎn)折)
康肅笑而遣之(連詞,表修飾)
(4)詞類活用
但微頷之
名詞用作動詞,原指下巴頦,這里是“點頭”的意思
吾射不亦精乎
動詞用作名詞,射技
爾安敢輕吾射
形容詞用作動詞,輕視
(5)特殊句式
倒裝句:嘗射于家圃。(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嘗于家圃射。
省略句:自錢孔入。(油)自錢孔入(葫蘆)。
(6)譯文微信公眾號:瑾言教育資料庫
康肅公陳堯咨擅長射箭,當(dāng)時世上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憑著這一點自夸。(他)曾在自家的菜園里射箭,有一個賣油老翁放下?lián)?,站在一旁,斜著眼看他射箭,久久不離開。(老翁)看到陳堯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點點頭。
康肅公問道:“你也懂得射技嗎?我射箭的本領(lǐng)難道不精湛嗎?”老翁說:“(這)沒有什么別的(奧秘),不過手法熟練罷了?!笨得C公聽后惱怒地說:“你怎么敢輕視我的射技?”
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jīng)驗)懂得這個道理。”
老翁就取來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錢蓋住葫蘆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過銅錢方孔)注到葫蘆里,(油)從銅錢的孔中注入葫蘆,可是銅錢一點兒也沒有被沾濕。老翁于是說:“我也沒有什么別的(奧秘),只是手法熟練罷了?!笨得C公笑著打發(fā)老翁走了。
二.文學(xué)常識、語法知識
(一)作家
1、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xué)家、思想家、革命家,是現(xiàn)代中國的“民族魂”。1918 年,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1921 年完成著名中篇小說《阿 Q 正傳》。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fēng)》《華蓋集》《二心集》《且介亭雜文》等。
2、孫犁,原名孫樹勛,河北省衡水人,現(xiàn)當(dāng)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創(chuàng)始人。代表作有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jì)事》、中篇小說《鐵木前傳》、長篇小說《風(fēng)云初記》等。
3、李森祥,浙江衢州人。以農(nóng)村、軍營兩大生活為主要題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動的普通人,尤其是農(nóng)民的質(zhì)樸形象,著有小說《傳世之鼓》《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等。
4、歐陽修,北宋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他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lǐng)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散文、詩、詞、史傳方面自成一家,留傳后世的有《六一詩話》、《歐陽文忠公文集》。
唐宋八大家:韓柳三蘇歐王曾。
5、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中國現(xiàn)代小說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的作家。老舍的作品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茶館》《龍須溝》《駱駝祥子》《四世同堂》。
6、王維,字摩詰,唐代杰出的詩人、畫家。
7、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史稱“詩仙”。
8、岑參,唐代詩人。與高適并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
9、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人。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哲學(xué)家、政治家。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二)語法知識
1.介詞:跟名詞或介詞結(jié)合在一起組成短語,表示對象、方向、地點、時間、比較等。
(1)介詞的語法特點:
①不能單獨充當(dāng)謂語。介詞很像動詞,但是動詞能單獨充當(dāng)謂語,介詞則不能。例如“到”是動詞,“我到北京”用“到”作謂語,可以成句。“從”是介詞,“我從北京”則不能成句。
②介詞常用在名詞、代詞、動詞等前邊,組成介詞結(jié)構(gòu)(介賓短語),用作修飾語。
③不少介詞,都要求用一些特定的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它的后置成分,組成介詞結(jié)構(gòu);否則,不合語法結(jié)構(gòu)規(guī)律。如下面的句子是病句:
我們必須根據(jù)山多、水缺、平原少因地制宜地搞好農(nóng)田基本建設(shè)。
介詞“根據(jù)”缺少對應(yīng)搭配的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為后置成分。應(yīng)該在“平原少”后面加上“的具體情況”或“的特點”,才是正確的句子。
(3)常見介詞:自、從、以、當(dāng)、為、按照;由于、對于、為了、到;和、跟、把、比、在、關(guān)于;除了、同、對、向、往、朝……
2.連詞:起連接作用的詞語,用來表示并列、轉(zhuǎn)折、選擇、遞進、條件、因果等關(guān)系。
(1)連詞的語法特點:連詞只起連接作用,表示前后詞、短語或句子的邏輯關(guān)系,不充當(dāng)句子成分。
(2)連詞分類(按前后詞句關(guān)系)
①并列連詞:表前后并列,各部分同等重要或有相同性質(zhì),一般位置可互換。同、與、跟、和、而、并且,及、以及(這兩個意義上有主次,前主后次,不可互換)。
②表示選擇關(guān)系:如“或者”“還是”“要么”“寧可”。
③表示遞進關(guān)系:如“不但”“不僅”“并且”“而且”。
④表示承接關(guān)系:如“而”“以致”“于是”。
⑤表示偏正關(guān)系:如“因為”“由于”“所以”“因此”。
⑥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如“假如”“如果”“要是”。
⑦表示條件關(guān)系:如“無論”“不管”“只有”“只要”“除非”。
⑧表示讓步關(guān)系:如“雖然”“固然”“盡管”“讓步假設(shè)”。
⑨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如“但是”“可是”“然而”“不過”。
⑩表示目的關(guān)系:如“以便”“好讓”“以免”“省得”。
(三)文體知識
1、筆記體小說
筆記體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一種,是具有小說性質(zhì),介于隨筆和小說之間的一種文體。
筆記體小說多以人物趣聞逸事、民間故事傳說為題材,具有寫人粗疏、敘事簡約、篇幅短小、形式靈活、不拘一格的特點。
筆記小說起源于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代表作有干寶的《搜神記》、紀(jì)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等。
2、回憶性散文
(1)概念:回憶性散文也是以散文的基本形態(tài)為基礎(chǔ),熔敘事、議論、抒情于一爐,只是在敘述上用回憶過去的方式,對過去發(fā)生的事件進行闡述,回憶描寫。
(2)特點:
首先,回憶性散文是片段式的,它不追求完整性。
其次,作為回憶性散文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雙重視角:
一是體驗主體——過去的“我”;二是回憶主體——現(xiàn)在的“我”。文章中既有“當(dāng)時的我”的感受,也有“現(xiàn)在的我”對“當(dāng)時的我”的“感受”的“再感受”。
3、小說
(1)概念: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具體的環(huán)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xué)體裁。
(2)小說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
人物是小說的第一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
故事情節(jié)通常包括: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幾個部分,有時前面還有序幕,后面還有尾聲。這幾個部分組織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用以展現(xiàn)人物性格,表達中心思想。環(huán)境包括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重點是社會環(huán)境。
4.散文化小說
(1)概念:散文化小說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帶有創(chuàng)新性的小說樣式,是小說與散文、詩歌等文體融合的產(chǎn)物,也是一種獨特的跨文體現(xiàn)象。
(2)特點:
①強化抒情性:散文化小說通過散文化的語言增強抒情性,通過自然環(huán)境的渲染,氛圍的營造增強小說的詩意氛圍,注重對民風(fēng)民俗進行描寫,傳達出純樸的民風(fēng)和優(yōu)美的人性人情美。
②弱化故事情節(jié):散文化小說采用一種隨意的、散化的小說敘事筆法,小說中只有自然環(huán)境、生活片段的描寫。人物被虛化,作為一種意象放入片段式的敘述中,融入小說的抒情氛圍之中,表現(xiàn)了特有的情感、意境,渲染一種人情美。
三.理解性默寫
(一)《竹里館》(王維)
1.王維《竹里館》一詩中抒寫詩人悠然自得,把明月視為知音的詩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2.《竹里館》詩中抒寫自己獨坐竹叢,獨具雅興的詩句是: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3.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抒發(fā)其寧靜淡泊心情的詩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4.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詩人的活動的兩句是: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5.《竹里館》中寫人物活動,體現(xiàn)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zhì),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是: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6.《竹里館》中用擬人化的手法,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表達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為此感到孤獨的心情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二)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1.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表達詩人對家鄉(xiāng)的依戀和思鄉(xiāng)之情的兩句是: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2.《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形容笛聲悠揚、深遠、飄忽不定情狀的兩句是: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3.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詩人聽到《折楊柳》曲調(diào),不覺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和親人的詩句: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4.《春夜洛城聞笛》中與“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城”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是: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
5.寫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的是: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6.在《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由聽到“折柳”去而引發(fā)濃濃思鄉(xiāng)之情的詩句語是: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
7.古人折柳表示送別之情,或盼望親人歸來。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中描寫此意的詩句是: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8.《春夜洛城聞笛》中,詩人運用一唱三嘆的藝術(shù)手法強調(diào)思鄉(xiāng)之情的句子是: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
9.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中“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兩句運用了夸張的藝術(shù)手法,極寫夜之寧靜,笛之悠揚,反襯詩人聞笛后的孤寂心情。
(三)逢入京使(岑參)
1.岑參《逢入京使》詩中借寫眼前景色,點明路途遙遠的句子: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2.《逢入京使》中,通過馬上相逢的細節(jié)描寫,蘊含詩人復(fù)雜情感的詩句: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3.《逢入京使》中運用夸張手法傳達惜別深情的詩句是: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4.《逢入京使》中,表現(xiàn)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yè),柔情與豪情交織相融的詩句是: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5.岑參《逢入京使》一詩中寫詩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達懷親之情的兩句是: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6.岑參《逢入京使》一詩中,表達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的兩句是: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7.《逢入京使》一詩表達了詩人遠涉邊塞的思想懷親之情的句子是: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8.《逢入京使》詩中反映詩人面對前路迢迢,不禁回首故鄉(xiāng),卻愁思縈懷的詩句: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9.《逢入京使》詩中描繪詩人偶遇老友,萬分喜悅,并托友人捎信向家人報平安的詩句: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10.岑參在《逢入京使》中用“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兩句抒寫報國與親情難以兩全,思念親人又不愿讓親人牽掛的復(fù)雜情感。
(四)晚春(韓愈)
1.韓愈在《晚春》中寫暮春時節(jié),花木仿佛知曉春將逝去,所以特別珍惜春光爭芳斗艷,盡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2.韓愈在《晚春》中通過擬人的修辭寫就連那本來沒有任何姿色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
化作雪花隨風(fēng)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的句子是: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3.韓愈在《晚春》詩中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晚春時節(jié)花草樹木競相開花、
爭妍斗艷的美麗景象的句子是: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4.韓愈在《晚春》中表面揶揄“楊花榆莢”無才思,實則是對他們更深層次的贊許的句子是: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5.韓愈的《晚春》一詩中,贊美不美的事物也不甘示弱,盡力為“晚春”添色的詩句是: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6.《晚春》描述晚春景物,展現(xiàn)詩人豐富想象力的詩句是: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7.暮春時節(jié),百花將謝,卻見有柳絮迎風(fēng)飛舞,恰似韓愈在《晚春》中描繪的一句: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8.韓愈在《晚春》中說“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告訴我們趁年輕要乘時而進,抓緊時機去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東西。
四.《阿長與山海經(jīng)》
(一)內(nèi)容結(jié)構(gòu)
1.結(jié)構(gòu)層次
第一部分(1-2 段)介紹阿長的身份和姓名。
第二部分(3-12 段)簡略敘述憎惡、討厭阿長的原因。(背地里說人長短,睡相不好,阿長講究許多繁瑣的禮節(jié)和規(guī)矩。)
第三部分(13-29 段)詳細敘述阿長講長毛的事情以及為我買回《山海經(jīng)》。
第四部分(30-31 段)補敘阿長悲苦的身世,抒發(fā)對阿長深沉的懷念之情。
2.主要事件
(1)“阿長”這個稱呼的由來;
(2)阿長“切切察察”的毛??;
(3)阿長擺成“大”字的不雅的睡相;
(4)阿長元旦給我吃福橘;
(5)阿長給我講得規(guī)矩和道理;
(6)阿長給我講“長毛”的故事;
(7)阿長“謀害”我的隱鼠;
(8)阿長給“我”買《山海經(jīng)》。
3.情感變化:全文的線索(欲揚先抑)
對阿長不好的習(xí)慣,我是充滿了憎惡、討厭、不耐煩;
聽到她講“長毛”的故事后,我對她產(chǎn)生空前的敬意;
當(dāng)?shù)弥㈤L踩死隱鼠后,我的敬意消失,產(chǎn)生怨恨;
當(dāng)長媽媽買來《山海經(jīng)》時,我對她產(chǎn)生了新的敬意,認為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4.人物形象
阿長是一個舊社會底層勞動婦女的形象。
雖然地位卑微,身世不幸,卻樂天安命;
雖然沒有文化,粗俗好事、愚昧無知,卻天性純樸善良、仁厚慈愛。
(二)主題思想
1.本文以兒時對阿長情感態(tài)度的起伏變化為線索,運用先抑后揚的手法,既刻畫了阿長粗俗好事、愚昧可笑的一面,又表現(xiàn)了阿長樸實善良、仁厚慈愛的特點,表達了成年后的作者對阿長既同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思念的復(fù)雜情感。
2.寫作目的
阿長毫不計較“我”對她的各種不屑和無禮,真心實意關(guān)心愛護“我”,努力滿足孩子的愿望,這讓成年后的“我”深感慚愧,同時也倍加感激和懷念。
因此作者用文字寫下了她的人性美,并借此表達了對舊中國勞動婦女淳樸善良的美好品德的敬意,對她們不幸命運的深切同情,以及對封建思想愚弄人民的嘲諷和批判。
(三)寫作手法
1.雙重視角
(1)成年視角:使文章充滿了溫情和深沉的懷念,并揭示出阿長對“我”成長的重要意義。展現(xiàn)出作者對于像阿長一樣生活困苦、遭遇不幸的下層勞動人民的人文關(guān)懷以及自我反思的愧意。
①長媽媽,已經(jīng)說過,是一個一向帶領(lǐng)著我的女工,說得闊氣一點,就是我的保姆。
②此外,現(xiàn)在大抵忘卻了,只有元旦的古怪儀式記得最清楚??傊憾际切┈嵵?,至今想起來還覺得非常麻煩的事情。
③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書的模樣,到現(xiàn)在還在眼前。
④我的保姆,長媽媽即阿長,辭了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罷。我終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經(jīng)歷,僅知道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2)童年視角:真切地寫出了自己對長媽媽的情感變化,使文章起伏有致。兒時的感受使文章富有童趣,兒童的心態(tài)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切動人。
①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經(jīng)烤得那么熱。推她呢,不動;叫她呢,也不聞。
②這實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驚異?!钱?dāng)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應(yīng)該我退讓。
③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長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懼憚她什么呢!
2.欲揚先抑
以對長媽媽的情感變化為線索。
①平時叫阿媽,憎惡時叫阿長
②我實在不大佩服她。最討厭的是
③多回訴苦……實在是無法可想
④元旦辟頭的磨難,總算已經(jīng)受完
⑤煩瑣之至,非常麻煩
⑥空前的特別的敬意,似乎深不可測
⑦詰問,當(dāng)面叫她阿長—憎惡
⑧新的敬意
(四)語言品味
1.“偉大的神力”
(1)我一向只以為她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jié)罷了,卻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指攻城時抵擋大炮的神力。
“偉大的神力”包含著荒誕和調(diào)侃的意味,表現(xiàn)了阿長的無知可笑,為后文阿長出人意料地買來《山海經(jīng)》埋下伏筆。
(2)這又使我發(fā)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指沒有文化的阿長竟然幫“我”買來了“我”朝思暮想的《山海經(jīng)》,而這是“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皞ゴ蟮纳窳Α彪m帶夸張,卻是作者以孩童口吻發(fā)出的最熱烈、最真誠的贊美。
2.大詞小用
(1)但到憎惡她的時候,——例如知道了謀死我那隱鼠的卻是她的時候,就叫她阿長。
作者兒時曾養(yǎng)過一種拇指大的隱鼠,常把它放在書桌上,看它舔吃墨汁,后來這隱鼠“緣著長媽媽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腳踩死了。阿長的舉動本是突然受驚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而“我”卻認為阿長故意害死了自己的寵物、玩伴。“憎惡”“謀死”大詞小用,夸張地體現(xiàn)了兒童的心理,表達了“我”對阿長的不滿和憤怒。
(2)然而我有一時也對她發(fā)生過空前的敬意。
過去“我”厭惡阿長,但阿長講了長毛的荒誕故事,兒時的“我”信以為真,相信阿長的確具有抵擋大炮的“偉大的神力”,對她不僅轉(zhuǎn)為尊敬,而且達到“空前”的程度??鋸埖男揶o生動地體現(xiàn)了兒童的天真心理,也包含著成年的“我”在寫作時流露出的對阿長迷信的調(diào)侃。
(3)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nèi)。這又使我發(fā)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用了“霹靂”、“震悚”“新的敬意”、“偉大的神力”來寫“我”得到《山海經(jīng)》時的反應(yīng)。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將“霹靂”解釋為:云和地面之間發(fā)生的一種強烈雷電現(xiàn)象。響聲很大,能對人畜、植物、建筑物等造成很大的危害;“震悚”解釋為:因恐懼而顫動;震驚(書面語)。將這兩個詞用于描述一個孩童的反應(yīng),是極度夸張且不符合文中口語情境的,但又格外貼切地體現(xiàn)出幼時的自己對這本圖畫書近乎莊重的珍視以及意外得到渴慕至極的“寶書”時的內(nèi)心震動,使后文“我”心中產(chǎn)生“新的敬意”、認為阿長有“偉大的神力”的表述合理化,同時亦能讓讀者體會到,此時的“敬意”不再是反諷,更多的是由衷的感動與感激。
五.《山地回憶》
(一)內(nèi)容結(jié)構(gòu)
1.結(jié)構(gòu)分層
第 1 部分:想給農(nóng)民代表送布,粗布衣服引出回憶。
第 2 部分:回憶與妞兒一家的交往。
第 3 部分:買布送給大伯全家,妞兒用紅布做紅旗。
2.主要片段:以一雙襪子為線索展開回憶。
河邊洗臉偶遇妞兒,爭論衛(wèi)生引出襪子;
妞兒制作粗布襪子,我?guī)痛蟛栘湕棧?/p>
妞兒決定買織布機,學(xué)會全套織布手藝;
穿上襪子抗戰(zhàn)三年,黃河洗澡丟失襪子;
3.倒敘開頭
小說開篇運用倒敘的手法,由農(nóng)民代表身上穿的一件“山地藍”粗布衣服,想到多年前艱苦的山地戰(zhàn)斗生活;由山地不種棉花,以麻代線,引出一雙麻線襪子的故事,追憶“我”和女孩那段難忘的往事。這種寫法一方面給人特別真實親切的感受,另一方面也巧妙烘托出當(dāng)年半塊布頭、一雙襪子的深情。
4.結(jié)尾呼應(yīng)
回憶結(jié)束,又回到故事起點接續(xù)敘述?!拔摇蓖蟛桨儇浌救ベI布,與開頭寫“我”買布的想法遙相呼應(yīng),這樣寫使小說結(jié)構(gòu)緊湊,首尾圓合。
從“送襪子”到“做國旗”,反映了兩個時代的偉大進程,表現(xiàn)了革命群眾對戰(zhàn)爭勝利和新中國成立的無比歡欣和熱愛。
簡單交代女孩的現(xiàn)狀,再次點明她好學(xué)要強的性格,揭示我懷念她的主要原因。
(二)主題思想
1.小說通過對“山地藍”的回憶,講洗臉、做飯、紡線、販棗等故事,生動地表現(xiàn)了在抗日戰(zhàn)爭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建立起來的革命戰(zhàn)士同人民群眾之間的魚水深情,贊美了新中國新氣象、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
2.襪子的作用
(1)襪子是貫穿小說的一條線索,并且推動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開頭由阜平麻納襪底引出回憶,然后寫妞兒做襪子,我穿上襪子打日本,最后在黃河邊丟失襪子。
(2)象征著軍民之間的深厚情誼和親密無間的關(guān)系。妞兒憐惜“我”冬天光腳打仗,給“我”做一雙襪子,表現(xiàn)了對子弟兵的無私關(guān)愛之情。襪子的堅實牢固象征著軍民之間的深厚情誼。偶然的疏忽雖沖走襪子,卻永遠沖不掉“我”對山地生活的回憶和對姑娘的懷念。
(3)以小見大,深化主題。從“送襪子”到“做國旗”,反映了兩個時代的偉大進程,表現(xiàn)了革命群眾對戰(zhàn)爭勝利和新中國成立的無比歡欣和熱愛。從中也體現(xiàn)了孫犁小說以小見大,讓“細枝末節(jié)”放射出時代光芒的特點。
(三)人物描寫
1.對話描寫
①通過對話引主要人物出場。小說以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方法,引領(lǐng)了女孩子出場。
②通過對話刻畫人物。全文中,大部分內(nèi)容都是直接引語,活靈活現(xiàn)地刻畫了女孩子心直口快、善良勤勞的鮮明性格。
③通過對話鋪張(推動)情節(jié)。小說主要敘述了“衛(wèi)生話題”“做襪子”“作運輸”“買織布機”等故事情節(jié),這些故事情節(jié),都是通過人物對話中鋪展推動的。
④運用對話中的伏筆、照應(yīng),使文章渾然一體。文章中兩次關(guān)于“打敗了日本,占了北平”的對話,前后相應(yīng),表現(xiàn)了對話語言的構(gòu)思精巧與渾然一體。
2.人物形象
(1)性情爽朗、心直口快:從開篇女孩子罵人的話,到關(guān)心他沒襪子,再到關(guān)于占領(lǐng)北平揶揄的語句,都反映女孩子有話不藏,熱情大方,開朗直白的性格。
(2)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從女孩主動幫我做襪子,要我去她家洗臉、吃飯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
(3)心靈手巧、勤勞純樸:女孩子會做襪子,一學(xué)就會織布等,說明了她的心靈手巧,做事勤快,熱愛勞動。
(四)語言品味
1.環(huán)境細節(jié)描寫:我每天到河邊去洗臉,河里結(jié)了冰,我登在冰凍的石頭上,把冰砸破,浸濕毛巾,等我擦完臉,毛巾也就凍挺了。有一天早晨,刮著冷風(fēng),只有一抹陽光,黃黃的落在河對面的山坡上。
冰凍的河流,刺骨的冷風(fēng),罕見的陽光,從細節(jié)上寫出了山地環(huán)境的惡劣,為人物的出場提供背景。
2.外貌細節(jié)描寫:我站立起來轉(zhuǎn)過身去,才看見洗菜的是個女孩子,也不過十六七歲。風(fēng)吹紅了她的臉,象帶霜的柿葉,水凍腫了她的手,象上凍的紅蘿卜。她穿的衣服很單薄,就是那種藍色的破襖褲。
此段肖像描寫很有特色:重神似不重形貌,比喻性描繪生動傳神,耐人尋味,重點突出女孩貧寒的身份和吃苦耐勤的特征。
3.動作細節(jié)描寫:她說著,扭著身子逆著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塊尖石上,把菜籃浸進水里,把兩手插在襖襟底下取暖,望著我笑了。
一系列的動作細節(jié)描寫,將女孩俏皮活潑、率真可愛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兩人之間的緊張氣氛也被燦爛的笑容化解了。
4.側(cè)面細節(jié)描寫:
女孩子早起晚睡給我們做飯,飯食很好。
一天,大伯說:“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嗎?”
“往年,我一個人背棗,我們妞兒是不會給我吃這么好的!”
大伯口中的“沾光”,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女孩的質(zhì)樸善良和對子弟兵的無私關(guān)愛之情。
六.《臺階》
(一)內(nèi)容結(jié)構(gòu)
1、分層:
(1)開端:夢想造臺階;(1-9)
①父親年輕時造了三級青石臺階;
②父親立志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2)發(fā)展:準(zhǔn)備造臺階;(10-16)
①父親撿磚瓦、撿鵝卵石;
②父親種田、砍柴攢錢。
(3)高潮:建造新臺階;(17-25)
①父親起早貪黑造屋;
②父親起早踏黃泥;
③父親抬青石板閃了腰;
④父親精心養(yǎng)護臺階。
(4)結(jié)局:臺階成,人已老。(26-32)
①父親坐在新臺階上卻感覺不自在;
②父親挑水上新臺階卻閃了腰。
2、情感變化:
(1)渴盼:日夜盼著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2)積極:父親就是這樣準(zhǔn)備了大半輩子。
(3)興奮:父親很興奮,精力很旺盛,臉上總是掛著笑容。
(4)失落:不自在、煩躁、失去了興趣、若有所失。
3、人物形象
(1)要強的父親: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他日夜盼著,準(zhǔn)備著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2)勤勞的父親:雞叫三遍時父親出發(fā),黃昏貼近家門口時歸來,把柴靠在墻根上,很疲倦地坐在臺階上,把已經(jīng)磨穿了底的草鞋脫下來,壘在門墻邊。一個冬天下來,破草鞋堆得超過了臺階……門口空地上鵝卵石堆得小山般高。
(3)謙卑的父親:打招呼……父親不知怎么就回答錯了。第二次他再坐臺階上時就比上次低了一級,他總覺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級他還是不自在,便一級級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級,他又覺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門檻上去。
(4)不服老的父親:父親卻沒真正覺得他自己老,他仍然和我們一起去撬老屋門口那三塊青石板。父親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時腰閃了一下。我就不讓他抬,他堅持要抬。抬的時候,他的一只手按著腰。挑水時我連忙去搶父親的擔(dān)子,他卻很粗暴地一把推開我:不要你湊熱鬧,我連一擔(dān)水都挑不——動嗎!
(二)主題思想
課文講述了“父親”建造高臺階的新屋的故事,塑造了一個自尊要強、吃苦耐勞、老實本分、堅韌不拔的農(nóng)民形象。作者通過父親的物質(zhì)理想得以實現(xiàn),而精神理想受挫的結(jié)局,引發(fā)讀者對物質(zhì)與精神雙重追求錯位現(xiàn)象的多元思考。
(三)細節(jié)描寫
1.父親的草鞋。
拖著一雙濕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來。
剩下半個月用來過年、編草鞋。
父親穿著草鞋去山里砍柴。
黃昏貼近家門口時歸來,把柴靠在墻根上,很疲倦地坐在臺階上,把已經(jīng)磨穿了底的草鞋脫下來,壘在門墻邊。一個冬天下來,破草鞋堆得超過了臺階。
草鞋“磨穿了底”“堆得超過了臺階”,側(cè)面表現(xiàn)了勞動強度之大,勞動之艱辛,生動表現(xiàn)了父親為建造新屋而付出之多,突出了父親的勤勞和執(zhí)著。
2.父親的腳:
他的腳板寬大,裂著許多干溝,溝里嵌著沙子和泥土。義親的這雙腳是洗不干凈的,他一般都去凼里洗,拖著一雙濕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來。大概到了過年,父親才在家里洗一次腳……盆水冒著熱氣,父親就坐在臺階上很耐心地洗。因為沙子多,父親要了個板刷在腳上沙啦沙啦地刷。后來父親的腳終于洗好了,終于洗出了腳的本色,卻也是黃幾幾的,是泥土的顏色。我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漿,木盆底上還積了一層沙。
對父親腳板和洗腳的詳細描寫,寫出了父親終年勞作的辛苦,表現(xiàn)了父親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也說明了家庭的貧窮。
擬聲詞“唿嗒唿嗒”“沙啦沙啦”的運用,使描寫更具表現(xiàn)力,更有畫面感,更能表現(xiàn)父親的辛勞。
3.父親的頭發(fā)
父親頭發(fā)上像是飄了一層細雨,每一根細發(fā)都艱難地挑著一顆乃至數(shù)顆小水珠,隨著父親踏黃泥的節(jié)奏一起一伏?;纹屏吮銤L到額頭上,額頭上一會兒就滾滿了黃豆大的露珠。
他那顆很倔的頭顱埋在膝蓋里半晌都沒動,那極短的發(fā),似剛收割過的莊稼茬,高低不齊,灰白而失去了生機。
頭發(fā)上露珠的動態(tài)變化,既體現(xiàn)了父親的辛苦,又表現(xiàn)了父親充滿活力,表達了“我”對父親的關(guān)愛和敬佩。
形象的比喻,既突出了父親的衰老,又烘托了父親沮喪、失落的心情,表達了“我”對父親的心疼和敬意。
我是專注語文研究的一儒老師。學(xué)習(xí)群分享本文,即可聯(lián)系我領(lǐng)取電子版。我也有語文全套錄播課,周末也可試聽直播課,感興趣同學(xué)可以加我微信交流。文章底部有二維碼。
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上圖是我個人二維碼。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