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廣州的舊改如同一臺全速運轉的引擎,轟鳴聲震動著整座城市。
而在這股勢不可擋的浪潮背后,一場關于“博拆遷”的財富游戲正暗流涌動。
若論當下廣州舊改最炙手可熱的區(qū)域,非新中軸海珠片區(qū)莫屬。

這片串聯廣州塔、珠江新城的黃金地帶,近期動作頻頻:
先是三滘、東風兩大城中村啟動區(qū)規(guī)劃在3月25日通過審議,藍圖首次清晰浮現。
45.71公頃的改造范圍將依托地鐵11號線和規(guī)劃中的26號線,打造“藍綠共享的活力公共空間”和“多元功能復合的宜居社區(qū)”,地標建筑群高度直指250米,未來將成為集商業(yè)、生態(tài)、居住于一體的城市更新樣板。

緊接著,康鷺片區(qū)、東風村、紅衛(wèi)村等地的拆遷補償方案也陸續(xù)公布。


另一方面,海珠舊改動的可不僅只有舊村,連舊廠和老破舊居民房都要納入拆遷范圍。

可以說廣州下一個舊改的風口,就是海珠中軸。
不僅如此,海珠中軸舊改對于國有證的老破舊民居房,補償的力度也不低。
1月份時曾爆出新中軸綠軸東側道路征地拆補最高補償4.7萬/平。
3月份時,海珠區(qū)鴻運社區(qū)有舊改大樓(新港商業(yè)城)發(fā)布征收補償方案通知,最高補償5.6萬/㎡。
補償價格的進一步提高,意味著套利空間更大。

投資客們也聞風而動,新港商業(yè)城的附近老破小,也被盯上。
哪怕目前這些老破小不在拆遷范圍內,但萬一后面擴大了征收范圍呢?
相比5.6萬/㎡的補償,2-3萬/㎡的老破小,豈不是買到就是賺到?
說到底,就是一個字——“賭”。

△新港商業(yè)城附近小區(qū)此前成交價格,目前無房源在售
目前赤崗江海段,拆除已正式啟動,涉及舊廠、工業(yè)區(qū)超8萬平方米,而手表廠、電池廠等廠房及部分住宅區(qū)也被列入清單,總體量預計達數百萬平方米。

這個片區(qū)內在征拆范圍的小區(qū)還有煙草宿舍、赤崗西路橫二街部分小區(qū)等,但拆遷補償尚未明確。
查詢了一下,煙草宿舍在貝殼上也沒有掛牌和歷史成交數據,一定程度上規(guī)避了“搏拆遷”的可能。
不過赤崗西路橫二街小區(qū),則在去年底還有成交房源,成交價格在2.3-2.6萬/㎡。
如果小區(qū)的補償能對照新港商業(yè)城的5.6萬/㎡,那一套65㎡的房源,瞬間能溢價近200萬。

不得不佩服消息靈通的人,像去年底成交的兩套房源,成交周期都很短,分別為3天和11天。
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是消息靈通的投資客進場,也算是“博拆遷”成功了。
不過,現在這些明確在拆遷范圍內的小區(qū)肯定是買不到了,于是投資客們目光開始轉向征拆紅線周邊的小區(qū)。
比如鴻運小區(qū),3月貝殼的帶看量是2月的兩倍。而且今年2月份小區(qū)成交的房源價格在2.3-2.6萬/㎡。
但如今該小區(qū)掛牌房源最低價格為2.8萬/㎡,甚至有不少掛牌價在5萬/㎡以上,這真的不算搶錢嗎???

而且點開其中一套5萬+/㎡的掛牌房源,能驚奇地發(fā)現其是在今年3月2號掛的牌,但3月3號就漲價了30萬,真的很離譜。

此外還有新港中路大院、麗園雅庭等在紅線周邊的小區(qū),近期關注度也都不低。
赤崗路97號大院、赤崗西路6-14號小區(qū)等,3月的看房量也比2月高。

但說句實在話,博拆遷贏了固然有巨大收益,只是背后的輸家更多,經常只能落個花了幾百萬溢價買老破小的下場,這筆賬沒這么好算。
真正吃到買房博拆遷紅利的,除了少部分押中寶的幸運兒,更多的是消息靈通,有內幕消息的玩家。
而對于普通人,或許該記住一句大實話:“你看中的是拆遷補償,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以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