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君非常喜歡讀有趣的對聯(lián)。

很多對聯(lián),背后有故事,有教訓(xùn),甚至還引人發(fā)笑。

詩詞君整理了八個有趣的對聯(lián)故事,逗人一笑,又引人深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買東西;

少老頭,坐躺椅,由冬至夏讀春秋。

金圣嘆是著名的才子,一位長須老者見他氣度不凡,便邀金圣嘆一起吃茶。

金圣嘆也不推辭,端著茶壺坐了過來。

長須老者拱供手說:“聽說先生十分精于對句。我這里有一對子,想請教先生,不知意下如何?”

金圣嘆高興地說:“快請講出,讓我試試?!?/p>

長須老者不慌不忙地說出了上聯(lián):“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買東西?!?/strong>

眾人都以為金圣嘆難以對出。

怎料金圣嘆低頭略一思索就說:“少老頭,坐躺椅,由冬至夏讀《春秋》。”

他話音剛落,就博得満堂喝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生前既不離左右;

死后何必分東西。

何紹基是清朝道光年間的進士。

有一年,一個商人父母去世后,將父母合葬在一起。

可是,一時疏忽,將父親葬在西邊,母親葬在了東邊,與舊時規(guī)矩不符。

商人想了個辦法,他在墳前立了兩個石柱,準(zhǔn)備寫一副對聯(lián)。

請遍了鄉(xiāng)里的文士,都推說寫不了。

最后,請到了何紹基,他提筆寫道:

生前既不離左右;

死后何必分東西。

是啊,生前是一對親密不離的夫妻,死后,又何必分誰在東,誰在西呢?

正合眼前之事,觀者無不贊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遇喪事,行婚禮,哭乎笑乎,細思想,哭笑不得;

辭靈柩,入洞房,進耶退耶,再斟酌,進退兩難。

明朝時,有一個大戶人家,臘月二十九這天準(zhǔn)備娶媳婦。

不料,這天剛吃過早飯,家中老人猝然去世。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按照習(xí)俗,年前死了人,必須年前入土。改婚期吧,親族好友早已到齊,賀禮也收了一堆。

斟酌再三,家里決定先讓老人入土,再舉行婚禮。

這樣,喜喪趕到一塊了。這對聯(lián)可怎么寫。

恰好解縉路過,靈機一動,寫下一副對聯(lián):

遇喪事,行婚禮,哭乎笑乎,細思想,哭笑不得;

辭靈柩,入洞房,進耶退耶,再斟酌,進退兩難。

哭還是笑,進還是退,這尷尬的處境,全在這一副對聯(lián)里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日在東 月在西 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 女居左 世間配定好人

萬安是明朝正統(tǒng)年間進士,當(dāng)過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xué)士。

相傳他自幼學(xué)習(xí)對聯(lián),很有詩才。

有一次,一位遠客到他家來,坐在階前,對著天空吟誦:

日在東,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但他卻怎么也對不出下聯(lián),不覺抓耳撓腮,頻頻拈須。

萬安見了,不禁覺得好笑,說:“這有何難,我對給你看?!?/p>

隨口念道:

子居右,女居左,世間配定好人。

眾人皆豎大拇指,真是好聯(liá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5-

妙人兒,倪家少女;

鍾山寺,峙立金童。

從前,有一個姓倪的姑娘,才貌出眾,聰明好學(xué),向她求親的人絡(luò)繹不絕。

姑娘一心想嫁個有才學(xué)的人。

她在門外寫了一副上聯(lián):妙人兒,倪家少女。

對上者,方可和女子談婚嫁之事。

乍一看這副對聯(lián)好像沒什么難度。

這是一副精巧的拆字聯(lián):“妙”是“少女”之合,“人兒”又是“倪”字之分。

當(dāng)時,有個姓李的書生前來求婚,面對姑娘出的上聯(lián),思索片刻,提筆對出下聯(lián):鍾山寺,峙立金童。

姑娘看了李生的下聯(lián)之后,招見李生,二人情投意合,一見鐘情,遂成婚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6-

世間少有蠢伢子;

人間難得好先生。

何叔衡早年曾在湖南家鄉(xiāng)附近的寧鄉(xiāng)云山學(xué)校教書。

有一天,他從學(xué)?;氐郊依铮l(fā)現(xiàn)鄰居家的小孩正在哭泣。

原來這個孩子在私塾上學(xué),塾師出了一個對子讓他來對,對不出來要挨板子。

何叔衡撫摸著那個小孩的頭,關(guān)切地問:“先生出的什么對聯(lián)呀?”

那孩子這才不好意思地說出上聯(lián),曰:世上少有蠢伢子

何叔衡聽了很生氣,塾師怎么能這樣對待學(xué)生呢!

他略微想了想,愛撫地說:“不要哭了,我?guī)湍銓?。?/p>

說罷,隨口念出一條下聯(lián):天下難得好先生

孩子如釋重負,破涕為笑,交卷去了。此聯(lián)很快便在寧鄉(xiāng)流傳開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7-

孔子生舟末;

光舞起漢中。

林大欽,廣東潮州人,明嘉靖十一年狀元。

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到某地為官,傍晚時,要渡過漢水,可蘆葦蕩中只有一個老翁劃著船。

林大欽請求老翁渡他過河。

老翁說:看你也是有才華的人。我有一個對聯(lián),苦無下對,你對上來了,我就渡你過河。

林大欽也只能同意。

老翁指著船尾插舵的小孔說:孔子生舟(周)末

孔子是儒家創(chuàng)始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屬西周末年。這里的孔子又是一語雙關(guān),指舟上的小孔處在舟末的位置。

正為難時,恰好烏云密布,雷聲轟隆,一道閃電自漢水飛舞而來。

林大欽有了靈感,馬上對道:光舞(武)起漢中。

光武,指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世稱光武帝。

這里的光舞也是一語雙關(guān),真是妙手偶得。

老翁得了下聯(lián),高興地渡他過了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8-

嫂掃亂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令姑箍。

相傳,唐伯虎同祝枝山外出游玩,看見一個村婦一面打掃亂柴,一面叫小叔子捆柴。

他觸景生得靈感,得一上聯(lián):嫂掃亂柴呼叔束

句中有兩處運用了諧音手法:“嫂”、“掃”兩字諧音,“叔”、“束”兩字也諧音。因此,要對好有一定難度。

祝枝山低頭沉思之時,又看見一個少婦挑一擔(dān)水走來,不料這桶突然裂開,水流一地。

少婦便忙喚小姑子來把破桶箍緊。

這個場景一映入眼簾,祝枝山便大喊“有了”,對出下聯(lián):姨移破桶令姑箍

下聯(lián)也有兩處諧音:“姨”與“移”,“姑”與“箍”,與上聯(lián)絕配。

上下聯(lián)寫的都是最尋常不過的農(nóng)家小事,但一經(jīng)高手錘煉,便成佳對。

內(nèi)容來源于:古典文學(xué)與詩詞,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