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李女士投稿的情感故事:

自我有記憶起,我們家就不斷遭受著嬸嬸的欺負(fù),而我媽,總是選擇默默忍受,這一忍,就是32年。

很多人都說我媽軟弱,被小那么多歲的嬸嬸欺壓了半輩子,但30多年過后,看到嬸嬸的晚年生活,我卻笑了,原來我媽才是最大的贏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奶奶生了兩個兒子,我爸是老大,下面是一個叔叔。

原本我們這個家,是很幸福安寧的,可嬸嬸嫁過來后,家里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嬸嬸剛嫁過來一年,就鬧分家,為了能撈到更多家產(chǎn),嬸嬸就在爺爺奶奶面前裝出一副孝順的樣子,說想把他們接到身邊好好照顧。但實則是想把大宅子占為己有。

爺爺奶奶耳根子軟,再加上那時我爸沒啥大本事,家里又只生了我和妹妹兩個女兒,在爺爺奶奶的傳統(tǒng)觀念里,多少有些重男輕女,就這么稀里糊涂地同意了嬸嬸的提議。

就這樣,嬸嬸一家順理成章地住進(jìn)了爺爺所住的大宅子,而我們家,只能無奈地搬到后山那破舊的老房子里。

那時候,爺奶才50歲出頭,能干的很,所以,分家那近十年里,叔叔嬸嬸一家比我們家都過得要滋潤和幸福,畢竟他們家四個勞動力,而我家就只有父母兩個。

不過,奶奶那時候還是很關(guān)心我爸這個大兒子的,看見我們家有困難了,也會偷偷塞錢給我爸。

我媽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雖然心里委屈,可依舊對奶奶很好,逢年過節(jié)有啥好吃的,都會想著給奶奶留一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分了家的嬸嬸,都已經(jīng)占了大便宜了,卻還是對我們家很跋扈霸道,經(jīng)常找各種借口來欺負(fù)我們家。

尤其是總愛欺負(fù)我那老實巴交的媽媽。今天說我們家的雞跑到她家菜地里啄了菜,明天又為了一點點地皮和我媽爭論不休。

每次都是嬸嬸扯著嗓子罵,我媽就站在一旁,默默地聽著,從不還嘴。

我小時候,有一次和堂弟玩耍,不小心弄壞了他的一個玩具。

那不過是個幾毛錢的塑料玩具,媽媽知道后,立刻買了個新的賠給堂弟,可嬸嬸還是不依不饒,站在我家門口破口大罵,罵了整整一下午,那些難聽的話,至今仍刻在我的腦海里。

媽媽就站在一旁,低著頭,紅著眼眶,一句話也不反駁。

我那時年紀(jì)小,看著媽媽受委屈,心里又氣又急,可媽媽總是把我拉到身后,輕聲說:“別和她計較,能忍則忍?!?/p>

嬸嬸對我媽的好性子也實在沒轍,每次鬧完,只能氣呼呼地走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爺爺在62歲那年就去世了,而爺爺一走,奶奶的身體也大不如前,腿腳落下了毛病,干不了農(nóng)活了。

正巧那時嬸嬸家翻修了房子,她嫌棄奶奶年老體衰,生怕奶奶病死在她那新房子里。

于是,嬸嬸又開始算計,她找到我爸,理直氣壯地說:“我們已經(jīng)養(yǎng)了你媽十多年了,現(xiàn)在該輪到你們家養(yǎng)了?!?/p>

為了把奶奶來我們家,她親自給奶奶收拾了衣物,還硬逼著奶奶來我們家。

奶奶也很無奈,因為她很怕嬸嬸,我那嬸嬸長得五大三粗的,比二叔還壯實,而奶奶就是一個瘦弱的老婦人。

當(dāng)時是冬季的一個傍晚,父親外出打零工了,而我媽去鎮(zhèn)上接我和妹妹放學(xué),全家都不在,門也鎖了,進(jìn)不去。

嬸嬸就直接把奶奶安置在我家門口,丟下行李和奶奶她就走了。

我媽接到放學(xué)回到家,就看見奶奶一個人孤零零坐在門口,眼睛濕潤,雙手凍得很冰,看見我媽,奶奶就可憐巴巴地說:“彩鳳,她把我趕出來了,日后我可能要麻煩你了!”

媽媽聽了,眼眶瞬間紅了,立馬接奶奶回家烤火。我當(dāng)時看見奶奶被凍成那樣,我就氣得直跺腳,說:“嬸嬸怎么能這樣!太過分了!”

媽媽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別吵了,讓奶奶好好歇息吧!奶奶來了我們家也挺好,這樣她就不用被你嬸欺負(fù)了!”

那天晚上,媽媽特意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有奶奶最愛吃的醪糟雞蛋。吃飯的時候,媽媽給奶奶夾了滿滿一碗菜,說:“媽,您多吃點,在我們家,您就安心住下,別想那么多。”

奶奶感動的,一邊流淚一邊點頭,說:“是我拖累你們了,都怪我生了這么個不孝的兒子和兒媳?!?/p>

我媽說:“媽,您別這么說,這都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p>

爸爸坐在一旁,悶頭吃飯,一句話也不說。

我看著爸爸這個樣子,心里很生氣,覺得他太窩囊,為什么不站出來為媽媽和奶奶說句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那以后,奶奶就一直住在我們家。

媽媽每天除了忙地里的農(nóng)活,還要照顧奶奶和我們幾個孩子,非常辛苦。

而嬸嬸呢,卻像個沒事人一樣,偶爾在路上碰到我們,還會冷嘲熱諷幾句。

媽媽每次都選擇忍氣吞聲,我問她為什么不反擊,媽媽總是說:“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做人不能太絕,總會有報應(yīng)的?!?/p>

我當(dāng)時不理解媽媽的話,只覺得她太軟弱。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我們幾個孩子也漸漸長大。

我考上了大學(xué),離開了家鄉(xiāng),去了大城市讀書。

畢業(yè)后,我在城里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隨后也嫁了個不錯的婆家,丈夫是做生意的,很愛我,也很孝順我的父母。

4年前,我和妹妹在城里合買了一套二居室,給爸爸媽媽養(yǎng)老。

如今,我媽過得可幸福了,偶爾幫我們接送孩子,其他時候都是自由的,不是打麻將就去跳舞,還有時常去旅行,身體也棒棒的,沒啥大毛病。

而我那老家的嬸嬸,以前風(fēng)光無限,兩個兒子,還有大宅子,但如今卻過得很悲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年前,我回老家?guī)透改皋k理房屋確權(quán)的事,就順便去看望了一下老家鄰居。

結(jié)果在路上,我碰到了嬸嬸,當(dāng)時差點沒認(rèn)出她來。她實在是變了個樣,又瘦又憔悴,頭發(fā)也白了一大半。

聽村里的人說,嬸嬸這些年的日子過得很凄慘。

我那兩個堂哥去外面打工后,就很少回家,兩個兒媳婦也受不了她的脾氣,一個離婚了,一個則是帶孩子回了娘家那邊生活。

而我叔叔呢,之前一直受嬸嬸氣,也開始厭煩嬸嬸。

3年前,叔叔離開村子去了縣城做保安,除了過年會回來,其他時候都是在城里待著,每個月也就打600元給嬸嬸生活。

現(xiàn)在,嬸嬸一個人住在老房子里,生活十分孤苦,身體也不怎么好,有高血壓,還有風(fēng)濕骨痛。好幾次生病,身邊連個人都沒。

我聽了這些,沒有為此感到悲傷,反而笑了。沒想到曾經(jīng)那么兇悍、不可一世的嬸嬸,如今卻落得這樣的下場。

而我的媽媽,雖然前半生受盡了委屈,但在我們的努力下,終于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也許就是媽媽所說的“報應(yīng)”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回到家后,我把嬸嬸的情況告訴了媽媽。

媽媽聽了,只是淡淡地說:“她現(xiàn)在這樣,也是她自己做的。人在做,天在看,善惡到頭終有報。”

我看著媽媽平靜的臉,突然明白了她這么多年的隱忍和善良。她不是軟弱,而是有著一顆寬容、豁達(dá)的心。她用自己的行動,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讓我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和孝順。

所以,做人,還是要善良一些,因為你所做的一切,最終都會回到自己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