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鹿
來源:清醒小鹿
在東亞社會里,底層社會的普通人是很難獲得翻身機會的,不是不能,是不敢。
這也是為什么改革開放以后,國家除了鼓勵自由交易和對外貿(mào)易,還大量引用西方的成功學和投資經(jīng)濟學,會引起那么大的財富動蕩和階級階躍的原因,讓底層人覺醒,這個社會的財富就不再變得高深莫測和不可捉摸,那整體的社會價值觀和評價體系,也將變得更加復雜和壓迫。
如果非要用一個簡單的道理來說明如何賺錢?
普通的底層人連聽都不敢聽,賺錢的方式千古未變,就是依靠“掠奪”資源。在《資本論》里,馬克思已經(jīng)講的很清楚,沒聽說過的,要不然是政治經(jīng)濟學根本沒看過沒學過,要么就是你連賺錢的門往哪邊開都不知道。
即使是經(jīng)濟下行,社會中還是有很多暴利行業(yè),有錢人還是在悶聲發(fā)大財,但可笑的是,底層人因為讀了太多的“圣賢書”,如果沒有非常大的信念和愿力,就算把錢放在你面前,都不敢要。
我說的非常露骨和現(xiàn)實,但是拋開不合法的手段,這個社會中一直存在著很多脫離底層敘事的人,依靠信息差、認知差、資源差賺得盆滿缽滿,絲毫不可能收手。
很多人認為國外非常自由,那是不了解情況的人臆想出來的畫面,真實的情況是——看似站在風口浪尖的人是始作俑者,但背后都有著利益糾葛的財團和掌權者在操控一切。
千萬不要用單一的人本思維去思考社會結構運轉這件事,這會讓你輕易站隊喜歡誰、討厭誰、憎恨誰、孤立誰,最后發(fā)現(xiàn),是你成為了那個推倒英雄的劊子手。

來自英劇《唐頓莊園》
一個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人,沒有父母長者排除困難指條明路、沒有貴人伯樂在事業(yè)中提攜扶持、更沒有過人的學識和驚人的外貌,不提升自己,不除掉底層人身上的惰性、奴性和妄念。
在社會這個真道場中,只能以假休假,不能做到陽明先生所說的“借假修真”,也得不到人一世該為什么而活的真理。
我一直認為人應該清醒地生活在這個世界,清醒確實很孤單很痛苦,但不是冷漠,也不是傷害別人,而是要學會跟別人做好課題分離。
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社會的事,什么是他人的事,冷眼看世界,暖心對自己,如果你也想要成為一個清醒一些的人,或許這些經(jīng)驗能夠給你一些思考:
1
停止活在他人的評價體系里
任何一個隨意評價你善惡和好壞的人,都是沒有邊界感且想在關系中占據(jù)控制權的人,對,就是任何人——包括你最親近的父母、朋友、親人和愛人,無一例外。
而這些人妄想控制和改變你最好的說辭就是——要遵守道德,但人的道德感首先是要求自己,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評價體系。
過度要求他人遵守道德,就是普通人的暴政,是在用自己都沒有驗證過的人生經(jīng)歷,去強求他人、苛責他人、綁架他人。
就像父子騎驢去趕集的那個諺語故事一樣,兒子因為腳受傷無法走路,于是父親選擇步行,讓兒子騎著驢,但是來往的路人便說兒子不孝順;
最后兒子下來讓父親騎驢,但看著跛腳的兒子,路人又轉而罵父親不愛護自己的孩子;
然后兩個人都騎上驢,路人又說驢那么老了,還被兩個人騎著,簡直就是虐待牲畜。
最后,這三個生物就帶著自己內(nèi)心的問題,痛苦又迷茫地完成了長途跋涉,兒子、父親和驢都沒有得到任何好處。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這三個故事中的主角,聽信別人的話,改變自己的行為,人生的主線任務總是被路人甲乙丙丁所影響和耽誤。
但凡能夠脫離社會底層評價體系,擁有人生主導權的人,一定會走上社會頂層。因為這樣的人,只會專心趕路,專注目標,用力解決問題,好好生活。
2
破除世間諸相,直達本質
“相”在佛學中的意思就是“附著在事物表面的現(xiàn)象,有時是假,有時是真,真真假假完全取決于你對萬物本質的看法和理解”。
我們生活中接觸到的文化、語言、價值觀、服飾、廣告等等符號,實際上就是一種“相”,如果太注重這些表面的東西,就很容易著相,錯過了修得真心的機會。
打個比方,在公司上班和工作,這是你在把自己的時間、專業(yè)技能、精力等價交換給工作的市場交易行為,但是因為公司給你的晉升機會、發(fā)展途徑、價值觀考核、領導評價等等“相”方面的附著,讓你以為這些才是你工作應該追求的東西,于是在不知道自己實際付出的回報之后,過度加班、附和領導、孤立同事等等行為,就是著了相。
工作中不著相的人,是在進入一家公司后,懂得衡量自己的加班付出、專業(yè)技能、經(jīng)驗資歷等,能不能夠獲得公司的實際回報和收入增長,不會過度付出自己的核心資源,成為別人攻他山之石的耗材。
工作的本質是交換金錢,只是有的工作會讓金錢增值;有的工作會讓你獲得的收入停滯或減少;
父母與子女關系的本質是控制,只是有的父母有更大的權利和財富去控制你,有的父母只能依靠你最后被你控制;
夫妻關系的本質是合作,只是有的夫妻目標一致三觀相似,但有的夫妻經(jīng)常打架最后離婚。
用去表及里的心態(tài)活著,看似冷漠,但反而更加堅定,一個不會人云亦云,且在健康的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中長大的人,會明白愛也是一件值得交換的東西,不把愛給無愛之人,才是大愛。
3
用長期主義經(jīng)營好自己的每一天
長期主義會讓你明白兩件事,一件事是成功急不得一時;另一件事是不忘初心堅持去做。這兩件事對于一個人尋找和打磨自己終身事業(yè)而言,都是好事。
我見過很多人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這種情況要不然是我沒看懂他真正堅持的事情是什么,要不然就是他們不明白長期主義為自己帶來的巨大回報。
人生有三件事情是永恒的:痛苦、不確定、不間斷的努力,如果沒有這三件事,人也失去了活著的價值和意義。
當你知道這些人生規(guī)律和生存哲學之后,你應該把當下自己想做的和自己能做的事情,用心去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隨意交差。
太著急,太想尋找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要么被別人引入歧途,要么走火入魔撒手不干,這兩個結果都無法給你帶來回報,也很難讓你用時間去驗證你曾經(jīng)堅持過的真理和夢想。
真正的長期主義就是一直在路上,在西游記82回中,唐僧抱怨道:何時才能抵達西天,我太累了,太辛苦了。這個時候悟空對唐僧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strong>
目標在心中,靈山在心中,想要到達靈山,只需要去做,一步步走下去,就已經(jīng)身在靈山,又何必需要用身達靈山,向別人證明自己修行成功呢。
4
最后,想用一段話給大家結尾:“我轉而與動物為伍,它們平和而自足。它們沒有焦慮,也不抱怨處境,它們沒有夜不成寐,也不為自己的罪過幽泣。它們不會討論對上帝的責任而令人生厭。沒有一個不滿,沒有一個為占有欲癲狂。沒有一個俯首稱臣,也沒有一個跪拜祖先。沒有一個身份顯赫,也沒有一個垂頭喪氣?!薄譅柼?惠特曼《我自己的歌》

Photo by Arnaud Mesureur on Unsplash
— THE END —
本號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fā)內(nèi)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lián)系。
【必學線上課程】
【全面專業(yè)系統(tǒng)的管理服務體系】
陪伴企業(yè)成長——幫助企業(yè)持續(xù)管理能力改進
輔導/微咨詢/實踐工作坊/定制服務
為組織賦能——幫助企業(yè)管理績效提升
線上/線下課程/專題內(nèi)容
詳情請咨詢:
電話:010-65101109
微信:13811377374
提升管理功底,獲得更多管理思想與實踐。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