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鋒、跨領域、想象力,代表著時尚與文化藝術共享的創(chuàng)造力與野心——不囿于固有框架,在顛覆與突破中找到全新意義的美。
如何在當下時代保持這份獨立審美和深度思考能力?VOGUE CHINA相信公共時尚媒體有責任托舉新生力量,助力他們不斷挑戰(zhàn)創(chuàng)作的邊界。全新藝術IP VOGUE ART向所有銳意進取的青年藝術家開放,尤其關注女性創(chuàng)作者在公共敘事中的獨特表達。我們期待他們以先鋒實驗精神顛覆傳統(tǒng)框架,用跨媒介藝術語言激活商業(yè)合作的新維度。VOGUE ART認為,真正的藝術革新始于對創(chuàng)造力的堅實支持。《服飾與美容VOGUE》編輯總監(jiān)劉沖Rocco表示,“我們將持續(xù)為年輕創(chuàng)作者搭建通向全球舞臺的橋梁,讓美學探索不僅停留在視覺層面,更能轉(zhuǎn)化為激發(fā)社會靈感的精神能量。”
今年,是中國版VOGUE創(chuàng)立的20周年。香港作為東西方文化交匯地,在3月迎來了Art Basel(巴塞爾藝術博覽會)這一全球性藝術盛會——于是我們選擇在巴塞爾期間,于3月26日的春日傍晚,與世界各地的重要收藏家、策展人、文化學者和朋友們一起,見證VOGUE ART這個新文化IP的啟動。

在香港巴塞爾的貴賓預覽日第一天,VOGUE ART攜手演員馬思純、袁弘及李佳琦,特別邀請了青年藝術收藏家Jeffrey劉子玉作為向?qū)?,與《服飾與美容VOGUE》編輯總監(jiān)劉沖Rocco一行人“閑逛”香港巴塞爾,如同一場老友見面會,一道探索來自不同國家地域的大小畫廊——第一天賣了哪些作品?帶了什么類型的藝術家來香港?

John Currin, To be Confirmed (Three Women), 2025
劉沖被藍籌畫廊高古軒(Gagosian)展位的一件John Currin的作品調(diào)動了情緒,三張女性面孔,怪誕、幽默,人物身體的線條與輪廓,以及面龐本身,就極具視覺力量。馬思純鐘情Richard Nagy畫廊帶來的Gustav Klimt的作品。袁弘則注意到了藝術家石田徹也Tetsuya Ishida及Jordan Wolfson的兩件作品,相鄰放置,有種邪典又理性的感覺。路過白南準的作品《Candle TV》時,他感嘆真正具有顛覆性的,挑戰(zhàn)思維定式的觀念藝術,才可能被大眾/歷史記住。

Tetsuya Ishida, Untitled, 2003
李佳琦一眼看到星空間帶來的藝術家向京的一件作品《大狗》,因兩人愛狗,這件雕塑給予了濃烈的情感沖擊,親切而直接。這種觸動是藝術與平實日常共鳴的體現(xiàn)——當代藝術也可以是輕松生動的,并非要嚴肅疏離、高高在上。

張移北, There is everything in our bonfire,
2024,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BANK
此外,德薩畫廊展位的藝術家Mak2作為VOGUE ART本次推介的一位青年女性藝術家,帶來了自己一件可以互動“打游戲”的裝置作品。BANK的畫廊老板馬修則為VOGUE ART一行人介紹了青年藝術家梁浩、文爵和林科的作品,特別分享了1992年生的張移北剛被M+博物館納入永久收藏的振奮消息。這些或標準、學院派,或反叛、潮流商業(yè)、具有爭議的作品們,平等地呈現(xiàn)在香港展覽中心里供人評斷——如此的多元包容與VOGUE ART的manifesto不謀而合。

香港巴塞爾現(xiàn)場匯集了各界對藝術充滿好奇的人士
選擇過怎樣的生活,本質(zhì)上依賴獨立的審美取向。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期間,我們還與EVE LOM合作推出特別企劃——VOGUE Art直播間“藝述藏品閣”,在3月26日上線了一場匯聚時尚、藝術與收藏的對談。藏品閣Host李佳琦是直播界的“選品美學”專家,他以極具說服力與生命力的真誠分享,為我們打破當代藝術與生活美學的邊界,講述藝術品如何實在地融入日常,平衡理性與浪漫,以恰到好處的儀式感為功能性產(chǎn)品賦能情緒意義。

香港瑰麗酒店是巴塞爾藝術展的酒店合作伙伴
從香港巴塞爾現(xiàn)場返回香港瑰麗酒店后,五位重磅嘉賓劉沖、甘比、袁弘、項偞婧、張柏芝,共赴了一場直播對談,圍繞什么是美,分享了他們眼中“美的藏品”以及背后獨特的私人故事——他們買過什么有個人印記和情感鏈接的物品?劉沖既收藏常規(guī)的藝術品,也喜歡購入稀奇古怪的小物件,他自稱帶來的藏品是“看上去和我本人不太搭的”——身上戴的黃金胸針和項鏈?;蛟S包裝沒那么怪誕新鮮,但質(zhì)地保值,做工精湛。經(jīng)典與潮流的美是可以相互轉(zhuǎn)換的。五位都極具反差——盡管甘比個人收藏里囊括了畢加索等大師系列,但她詮釋了自己動手的樂趣,為觀眾帶來了一件耗時兩小時自己鉤織出的裙子。張柏芝帶來了兒子特意為她創(chuàng)作的驚喜畫作,充滿治愈的能量。袁弘的藏品是植物和生物標本,這是藝術家何多苓交換給他的“等價值”禮物,暗示著對價值本身的非理性、非社會化定義。項偞婧帶來了藝術家曹澍送給她的雕塑,作品由慕尼黑美院雕塑系的藝術家創(chuàng)作,也是“藝術跨越國界的小小見證”。


劉沖Rocco宣布VOGUE ART這一IP啟動!
香港是東西文化融聚的獨特交叉處,這次VOGUE ART藝術晚宴在香港瑰麗酒店進行,近80位來自全球各地的泛文化藝術領域從業(yè)者們,以及明星藝人在忙碌的香港藝術季里前來赴約。

甘比

張柏芝

馬思純

李佳琦

項偞婧

袁弘

林允

陳瑜

利路修

何超蓮

bambii

光希
點擊可查看大圖
“是什么讓VOGUE始終站在時代前沿?我認為,VOGUE的生命力來自于不斷地迭代與更新。它不僅是一本時尚雜志,更是一種充滿創(chuàng)意和活力、將創(chuàng)新作為核心基因的生活方式——這也是我們在今年推出VOGUE ART這個新文化IP的原因?!蓖硌玳_始前,劉沖致辭感謝EVE LOM、香港瑰麗酒店和Zeekr汽車的支持,并介紹特別嘉賓——收藏家甘比,她作為首屆項目發(fā)起人,與現(xiàn)場人士共同分享對藝術創(chuàng)新項目的洞察。

藝術家侯子超、畫廊主項偞婧與
建筑師馬巖松討論設計之于時尚的意義

青年藝術家鮑楊、劉娃與孫一鈿分享創(chuàng)作進程

藝術家丁乙與蘇富比拍賣官王汐楚在晚宴現(xiàn)場

德薩畫廊老板Pascal de Sarthe、藏家郭心怡、
香港藝術家Mak2與Alfred Cheng
本次VOGUE ART項目,甘比與VOGUE編輯部共同選擇推薦十位青年藝術家——孫一鈿、劉娃、Mak2麥影彤二、蔡文悠、鄭偉浩、Victor Takeru、鮑楊、侯子超、王畫、許開嬌。
他們跟在場各界嘉賓交流想法,社交中除了同行的惺惺相惜,晚宴也為這些還在專注于自我探索與創(chuàng)作的年輕人提供了參與不同跨界合作的機會。富藝斯的亞洲主席Jonathan Crockett,香港巴塞爾總監(jiān)樂思洋,藝術家丁乙、周力,跨界設計師王令塵等活躍的當代藝術從業(yè)者們與影視、時尚圈人士進行天馬行空的對話,產(chǎn)生了別具一格的智識碰撞。

TRLab創(chuàng)始人/外灘董事歐晉翹與
青年藏家劉子玉分享00后的文化野心
晚宴前的mingle區(qū)域,陳列著EVE LOM的護膚臻品以及香港青年藝術家鄭偉浩的作品。劉沖與在場的藝術家、建筑師反復探討如何突破既有的乏味模版,創(chuàng)造出全然不同的跨領域合作——讓藝術家對時尚設計的影響不再是停留在表象的,生硬的并置,而是更加有機、交纏的共創(chuàng)——真正讓藝術家們引領時代思潮的創(chuàng)新點子來重構(gòu)時尚實踐。
交談中,將擔任第19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的馬巖松分享了文化藝術商業(yè)化的新愿景,這位用MAD(“瘋”)命名自己建筑事務所的設計師剛落成鹿特丹新地標「FENIX博物館」,以極具創(chuàng)新意義的強勢方式向西方發(fā)表東方文化宣言。今年5月的威尼斯,中國館將以“容·智慧”(CO-EXIST)為主題,推介代表當下中國文化屬性的作品進入國際語境。


現(xiàn)場同步展示了此次項目扶持的青年藝術家許開嬌的作品
同樣,VOGUE ART也將重新詮釋藝術之于具體生活的意義,并非是抽離的形而上空話,而是一種認知——對于什么是美,怎樣的生活是經(jīng)過審視后仍不乏味的,發(fā)起追問。藝術家汪建偉跟我們分享,從三宅一生的褶皺材料,到Prada的褶皺痕跡設計及其背后對標準化的“反抗哲學”——藝術與時尚分享著先鋒美學的實驗精神。

晚宴現(xiàn)場,數(shù)位嘉賓乘坐豪華旗艦MPV極氪009抵達,每位離開時都被贈予了一套別致的EVE LOM四十周年限定禮盒。盛大啟程之后,VOGUE ART作為VOGUE CHINA全新的藝術項目,與各界talents一道碰撞靈感,在嚴肅活潑的包容與開放中,迎接新意與“瘋狂”,拒絕常規(guī)與平庸,發(fā)掘形式、概念與內(nèi)容的多元化,形成一呼百應的時尚文化IP。
撰文&編輯:馬儒雅Maya MA
設計:曉霓
活動現(xiàn)場攝影:合眾能量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