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wǎng)絡上刷爆了“清明兩人不出門,三事不要做”之類的視頻,說什么今年的清明不一般,又是百年一遇,因為不僅雙春年而且還潤了月,于是禁忌便非常的多。
雖然清明是轉運的黃金檔,但不懂就瞎說來給自己引流,實在是有點嘩眾取寵了。
尤其是當我看到好幾個家族群里都在轉發(fā)這樣的內(nèi)容,里面有的博主連天干地支都不認識,把癸念成了kui,就這種水平的視頻點贊量竟然有幾十萬,那傳播量至少不得上百萬?
如此誤人子弟實在是令人氣憤。所以今天的內(nèi)容一方面是辟謠,另一方面就是給大家傳點真東西的竅門,給你也增旺些力量。
今年網(wǎng)傳最火的說法是“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也有說“犯汰嵗、本命年不上墳”。
以后你要是遇見有人這么給你說,那這人絕對不是壞就是蠢,因為雙春閏年兩三年就會出現(xiàn)一次,屬相犯汰嵗基本也是如此。
如果大家都相信這種說法的話,那么以后會祭祖的人會越來越少,甚至慢慢喪失這個習俗。
往大的來說,這是破壞家族傳承和團結性;往小的來說,不僅個人的氣運會受到影響,人們也會變得越來越自私。所以你說散播這消息的人是不是有可能是“行走的50萬”?
大家都知道顯明是個反對封建迷信的傳統(tǒng)文化愛好者,堅持唯物實用主義。
所以,這篇文章肯定不會只給你做解析,還會教你方法,讓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這樣你出門社交的時候不僅多增加了些談資,還弘揚了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髓,增加了自身的氣運。
關于“清明”的由來,這個在去年的時候已經(jīng)詳細講過了,如果你想看的話,建議在讀完本文后點擊結尾的延伸導讀就可以了。
本質上來說,清明就是個祭祀先祖的習俗,類似于春節(jié)團聚,是增加團體凝聚力和文化傳承的一種活動。
但在顯明的觀點中卻認為清明是一年之中比春節(jié)還要重要的活動,不僅是因為它是轉運的黃金檔,更是一種增加團體凝聚力以及傳承家族優(yōu)良品德、價值觀和經(jīng)驗智慧的活動。
這些大家應該都能體會理解到其中的含義和作用,所以我就不講廢話,直接重點講前者如何運用這個黃金檔。

先辟謠下網(wǎng)傳熱點:
1、“雙春閏年不上墳”。
這句說法有依據(jù)嗎?有,“雙春”寓意“額外”、“多”,而在民間有不少人認為祭祀類似于白事,是帶有負能量的。有的人會認為雙春年上墳會多增加一個墳,于是便產(chǎn)生雙春年上墳不好的觀點。
而事實上來說,雙春只是歷法的計算,并不影響節(jié)氣的氣息,所以不必在意這種說法。那閏年有依據(jù)嗎?
也有。因為閏年會多增加一個月份,而在老百姓看來,“閏月”像是給年份“貼了個補丁”,有些“虛而不實”的感覺,于是就有了“虛月不吉”的說法,所以說閏年不上墳。
但是!閏年不上墳說的并不是整年都不行,而是說閏月不上墳,這個是真實的。因為虛月為空,氣不足,這個時期上墳會消耗人氣。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今年雖然閏月,但是是在六月,和清明的節(jié)氣八竿子打不著,更何況清明祭祖是按節(jié)氣來算的,哪怕2023年閏了清明節(jié)所在的農(nóng)歷二月,但在節(jié)氣內(nèi)拜祖就可以了,在閏的那個月就不用去了,所以這又是一個被斷章取義的謠言。
2、“犯汰嵗不宜上墳祭祖”。
這種說法有依據(jù)嗎?也有,但依然是被斷章取義了。
因為人們普遍認為犯了汰嵗的運勢會比較低迷,而這個時期在祭祖時難免會產(chǎn)生了較低的負面情緒,比如傷感、思念、遺憾等。
確實,運勢低迷時不宜參加一些低能量的活動,但誰說屬相犯汰嵗就運勢不好?
要知道運勢的高低是要看整體的出生密碼,而不僅僅是個屬相而已,所以有些人在犯汰嵗的年份反而運勢一路高歌猛進。
那這個第二個網(wǎng)傳熱點是真是假,相信你心里也有數(shù)了。
所以,你需要明白一件事:那些看似有理有據(jù),但是邏輯不通的結論,統(tǒng)一可以置之不理,當做謠言便可。
好了,辟謠結束后可以正式講實用重點了。友情提示:以下為民間習俗故事,純屬虛構,切勿迷信。
先從祭祖時間上來說,雖然民間普遍認為“早清明,晚寒衣”,以為清明祭祖越早越孝順,但這并不是硬性要求,大家要根據(jù)自己的時間來做調(diào)配,前后三四天也都是可以的。
但是要避開3月30日的戊日,因為戊日不動土。
如果你是清明節(jié)當天祭祖的話,則建議上午9點之后,13點之前到達地點會比較好,原因繁多,這里不啰嗦解釋。
另外這里做個天氣預測:常言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在今年并不會出現(xiàn),普遍只是有些霧蒙蒙的而已。
大家不用太擔心出行問題,只是如果祖墳是在山間的話,需要提前“踩點”,年輕人在前面開路,讓后面的上了年齡的人更方便達到地點。
這種孝心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但也會增加自身氣運,受祖先福德陰佑。
接下來就是貢品的準備了:除了要準備瓜果點心之外,紙錢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建議去買那些印刷的幾億幾億的紙錢,這種作用是十分微小的,更建議準備黃表紙和手疊的元寶。
先燒黃表紙來引路,然后再燒元寶,這樣會更好。燒的時候最好能畫個圈,在圈內(nèi)燒。如果在燒之前能再念下表文就更好了,至于表文該怎么寫,這個大家在網(wǎng)上都能查到參考的模板,手寫的抄一份便可。
當然也可以不念表文,由主理人來給大家吹吹先祖的高尚品德和輝煌經(jīng)歷也可。
如果條件允許,也可在念表文前點上三支蠟燭或者三支香,這樣方便更好的接收到祖先的護佑。這里多說一句吧,你可以把丁火理解為鏈接高維空間的“手機”,而蠟燭和香就是這個丁火。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3年內(nèi)的新墳,只能用白色蠟燭,如果是3年以上的則可以準備紅蠟燭。
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這么做有些繁瑣?上墳最重要上的是個心意,繁瑣的事情會讓效果更好。
這樣做雖然繁瑣,但還是很值得的,也是很重要的。

說個較為迷信的說法:你這一輩子能到達什么樣的境界,過得怎么樣,和這個陰宅有很大的關聯(lián)。
我們路過一個陰宅,瞄一眼就知道他的后人過得怎樣,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
不信是嗎?我簡單的說一些,你到時候可以自己對照著看看就知道是否真實有效了。
清明祭祖一般都有清理打掃祖墳的習慣,有的還會往上填土。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都隱含的有現(xiàn)代科學無法解釋的原因。
比如我們行內(nèi)有“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的說法,意思是說如果墳頭塌陷會影響人丁興旺。
如果你見哪個墳有塌陷,那便說明這戶人家很有可能后繼無丁了,所以有了填土的習俗。
但如果是3年內(nèi)的新墳是不能填土的,這個需要注意。
如果墳上不長草的話,說明這塊地氣不足,土壤中缺少滋養(yǎng),那么這戶人家的后人的生活也不可能過得有多滋潤。
有人此時估計會問,能不能在上面種點草?先不說行不行,你思考下邏輯,土壤不行的話,植物能生長嗎?施肥可以嗎?
當然不行,那是化學和廢氣,是不利的。
那應該怎么辦?遷墳或是埋上特殊的中藥草是可以的。
那墳頭的雜草都不可以清理了嗎?當然不是,枯藤樹枝肯定是要清理的,不然會引起健康或是口舌之事。另外從草上還可以看出墳內(nèi)的男女老少,比如草的硬軟可以看老少,草根曲直可以看出女男。這些雖然科學無法解釋,但一直都在應驗著。
對了,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清明祭祖的順序,我寫了個步驟:
1. 清理環(huán)境:清除墳周雜草、雜物,確保祭掃場地整潔。
2. 添土修繕:用干凈黃土填補塌陷處,動作輕柔,避免破壞原有結構。
3. 祭祀儀式:擺放祭品、焚香燒紙,向祖先匯報近況,祈求庇佑。
4. 清理離場:熄滅余火,帶走垃圾,確保安全。
我是建議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盡可能的家族更多的人去祭祖,這樣家族的氣運才能更興旺。
哪怕你不相信一些未知的力量,你應該也能推斷出祭祖所帶來的好處。
至于網(wǎng)傳的五種人不適合祭祖,簡單的來科學概括的話就是腿腳不便、身體不適的人不適合,其他的都是沒有問題的,完全不用擔心。
最后,希望大家在清明祭祖的過程中,能夠深切緬懷先祖,汲取家族的精神力量,收獲內(nèi)心的寧靜與充實。
通過正確的祭祖儀式,在家族先輩的護佑下,開啟運勢順遂的新征程:無論是事業(yè)上的奮進拼搏,還是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都能諸事如意,煩惱消散。
愿你今后的生活如同破土的新芽,蓬勃向上,一路繁花相送,所行皆坦途,所遇皆美好,所求皆如愿。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