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請關(guān)注+置頂我。謝哈。
好吃的人,哪兒都想去
來了,坐會,喝杯茶
漳山云水,吃食豐富
在云霄
每一口都是對美食的極致追求
每一餐,都是對幸福的熱烈擁抱
猜一猜
來到山水俱佳的云霄縣
吃一天能胖幾斤
早上
水晶粿

水晶粿由上等地瓜粉制作成皮,魚露、豬油、油炸蔥頭等汁料調(diào)拌切碎的蘿卜絲、蝦米、竹筍等主料,翻炒入味裹入皮中,捏制成三角形狀,故民間又稱它為“三角樓”,整齊擺放至蒸屜中籠蒸至熟,掀蓋霧氣起,朦朧中水晶粿姑娘們頭戴金黃帽子,擺著最舒服的姿勢,明艷動人。入口,皮薄卻帶著韌性,質(zhì)地柔軟、內(nèi)陷豐富、味鮮可口。
米梭

閩南人常言道“好吃不過水晶餃子”,說的便是米梭了。作為云霄歷史悠久的民間小吃,深受老少喜愛。剛出鍋的米梭是極燙手卻也是最好吃的,用保鮮袋裝著熱騰騰的米梭,個頭正好地鑲進大茶杯中,撐開袋子,加入喜歡的調(diào)料,就可以“哧溜——哧溜——”開吃咯!
肉煎、發(fā)粿


出自云霄百年老店“紹衣堂”,只此一家,絕無僅有,在時間的長河里逆流而上,經(jīng)久不衰,散發(fā)出承載幾代人味蕾記憶的獨特魅力。米漿、地瓜粉、黑糖、蔥頭等尋常食材,調(diào)配在一起激了千層浪,技術(shù)嫻熟地在平底鍋上鋪上一層,待其成型對折裝袋,美味的發(fā)煎便做好了,更可在對卷之前灑上些許白糖,又是另一番美味。而在食材中加上白豬肉攪勻做出的發(fā)煎,居然也油而不膩、外酥內(nèi)嫩,令人一吃就停不了口。
中午
水面

說起云霄的水面,那可是云霄的特色美味佳肴。和好面粉,用趕面棍子做的扁扁的、長長的片狀,然后用切面刀切成條形,放入水里煮,撈起配上蒜頭油、蔥頭油,加些手工肉圓、肉卷,現(xiàn)在有的還加海鮮、豬內(nèi)臟等,再加入事先熬制好的高湯,那味道可真是好極了。
云霄手工肉丸

手工肉丸俗名水圓仔、肉丸仔,是云霄水面的絕佳伴侶。選用大清早剛剛宰后、肉神經(jīng)還在跳動、余溫尚存的鮮豬后腿精肉,通過重復(fù)的捶打、翻動,直到肉質(zhì)粉碎如泥,粘手富有彈性,這才算完成了第一步。煮出來的肉丸口感柔韌香滑,細(xì)膩軟潤,肉味更加鮮美。機器制作的肉丸與手工制作的肉丸相比較,口感遜色多了。
熟食三劍客

筵腸、肉管(五香)、肉干幾乎是云霄每個熟食攤上的必賣品,且各家老板手藝可以相似但做出來的味道不會一樣。筵腸口感軟嫩,可以做出來趁著熱乎勁兒吃,也可放在通風(fēng)處,待成干食用別具一番風(fēng)味,而肉管則外酥里嫩,切塊食用,沾醋極美味。肉干更是嚼勁汁甜,每嚼一口都在口腔中回汁。作為熟食三劍客,每當(dāng)過節(jié)祭神,它們必定出場,已是老少咸宜、離不開的家鄉(xiāng)美食。
下午茶
花生酥糖

花生酥糖別名“隔壁響”,在云霄已有百年歷史,因質(zhì)地清脆,香酥可口,咬上一口隔壁都可能聽見其聲音而得名。隔壁響的制作過程十分考驗功夫,需要制作者力量與智慧的結(jié)合。完成復(fù)雜的工序制作而成后,切分成塊也是個力氣活,此時的手法要極為麻利,手腕施力將花生攪拌均勻,稍稍延遲整鍋便凝固變硬。趁熱嘗一塊剛出鍋的隔壁響,勾起了多少云霄人味蕾上的童年記憶,一進嘴滿口香甜、越嚼越香,著實讓人停不住嘴。
列嶼咸糕

“瑞色宜人因工細(xì),珍味適口乃貨真。”列嶼咸糕始創(chuàng)于清末民初,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依舊保持著那份傳統(tǒng)與匠心。每當(dāng)茶香裊裊升起,搭配一塊列嶼咸糕,便是最愜意的時光。列嶼咸糕的外形四四方方,小巧精致,猶如一塊藝術(shù)品。其粉質(zhì)細(xì)膩,入口即化,給人一種輕盈的口感。咸糕的甜度適中,不會過于甜膩,反而帶有一種恰到好處的涼潤和爽口,仿佛一陣清風(fēng)拂過舌尖,讓人回味無窮。
胡椒餅
云霄百年老店“老德記”的經(jīng)典之作,延續(xù)老祖宗的手藝,從配料到烘焙都是純手工制作,真材實料,無懈可擊。在精面粉中加入豬油、胡椒粉、白砂糖、芝麻,食材在老師傅靈活的指尖均勻地合成面團,一捻一壓一切,猶如猴哥拔毛一吹吹出一花果山的猴哥一般,一個個成粒狀的小面團在老師傅的指揮下井然有序、整齊劃一地在烤盤里列起了隊形,在烤箱的加溫下,面團們一個個愜意地伸著懶腰,舒展自己的身體??鞠滹h出了濃郁的芝麻混合著胡椒那令人欲罷不能的香氣。出爐后的胡椒餅色澤金黃,口感松酥油潤、香甜適口,是茶余飯后的休閑食品的不二選擇。
捻寶餅

捻寶餅又叫寶斗餅,是一款四四方方的糕點,于清末民初傳入云霄,因其餅形似賭具骰子,八角四方,俗稱“輦寶(即擲骰子)”。制作捻寶餅用料講究,以新鮮雞蛋、豬油和豆油混和精面粉作餅皮,餅餡用綠豆泥(砂)調(diào)合油、砂糖、冬瓜丁、芝麻等。將餅皮包餡料制成棱角分明的正方體。以文火在平底鍋上烤焙,時刻注意翻面防止烤糊,制餅者火候得當(dāng),餅不僅內(nèi)外熟透,且六面受熱均勻、油光滋潤,以不開裂、不露餡、不燒焦,面面色澤一致,呈金黃色澤即成。表皮香松軟滑和綠豆餡成了最佳搭檔,滿足感油然而生,慢嚼之味都完全超乎想象,堪稱一場美好的味蕾旅行。
四果湯

云霄四果湯是下午茶的一個好選擇,一碗四果湯的物料是十分豐富的。那木薯丸(阿達(dá)籽)外皮軟糯,內(nèi)裹的甜蜜餡料在口中化開,甜蜜又滿足;蜜蓮子經(jīng)過慢煮,變得軟糯香甜,仿佛將夏日的熱情都融入其中;銀耳與百合則是清涼的象征,它們在水中舒展,與碎冰交織,為舌尖帶來陣陣清涼。喝上一口,那四果的鮮美與冰水的清爽在口中交織,只留下滿口的清涼與甘甜,讓人陶醉其中,久久難忘。
綠豆粉粿

云霄綠豆粉粿是一道晶晶亮亮、賞心悅目的美食,外表樸素卻溫柔味蕾,一入口就能夠扣動多巴胺的旋轉(zhuǎn)按鈕,快樂油然而生。它創(chuàng)自清末,制作綠豆粉粿,需選用優(yōu)質(zhì)綠豆仁研磨成綠豆?jié){,靜置沉淀,一斤綠豆七兩糖,加兩大碗水熬煮,投入十足耐心不停攪拌,在不懈努力之下,綠豆粉粿慢慢褪去白色妝容,露出透白無瑕的本真,分盛小碗,自然冷卻成形即可食用,口感Q軟、柔韌而富有彈性。
仙草粿

仙草粿又稱燒仙草或仙草蜜,呈黛黑色,有著琥珀般剔透的光澤,芳香沁脾,形狀頗像罐裝龜苓膏。這原料來自大自然的解暑清涼小吃需純手工制作,先是把曬干的仙草洗凈,加水與少許食用堿放鍋中熬煮約五六個小時,然后添加少許面粉漿,冷卻后仙草膠質(zhì)凝結(jié)成凍。食用時,把整塊仙草粿用小刀或勺子劃碎,放些紅糖或者蜂蜜,食之甘甜冷冽,清涼爽滑,似乎還沒來得及品出味道,就順著食道滑溜溜抵達(dá)腸胃,予人意猶未盡之感。一碗仙草粿進口,頓覺神清氣爽。
晚上
將軍山燒窯雞

從調(diào)料到壘窯,無不滲透著工匠精神。精選本土嫩雞整理、洗凈、晾干,在腹腔內(nèi)填入蒜肉、白糖、醬油等佐料,并在土雞表皮上抹勻由生抽、沙茶醬、紹酒調(diào)和的醬汁,將雞頭、頸、腳都轉(zhuǎn)到雞腹腔內(nèi)整理好,靜置半個小時讓佐料與土雞共唱靈魂交響曲,接著用錫箔紙將土雞密不透風(fēng)地包裹起來,投入用瓦片或干土塊壘起來的烘窯中,以柴火加溫?zé)?,待瓦片變紅,便用砂子將整個窯掩埋,用火后瓦土的余溫來燜熟,半小時后,待雞的香味破窯而出,小心翼翼地拔開沙堆瓦片,一掏出燒窯雞,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身心早已繳械投降,雞肉色澤金黃,令人食指大動,夾一筷子,肉質(zhì)鮮嫩,滋味別致,當(dāng)之無愧的一道色香味俱全、人生不可錯過的名肴。
O煎(蠔煎)

云霄人喜歡接地氣地叫它“O煎”,新鮮的蠔仔與鴨蛋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共譜美食神曲。飽滿的鮮蠔肉與切碎的包菜、精瘦肉混合配以地瓜粉和打散的鴨蛋,調(diào)和醬油、鹽、胡椒粉等醬汁,加水均勻攪拌,鋪于油滋滋作響的平底鍋中,時機成熟來個完美后空翻,待兩面色澤金黃,起鍋裝盤,蠔肉恰到好處地夾雜在柔軟的蛋花之中,一口下去,外酥內(nèi)軟、油而不膩、鮮嫩多汁、美味無比。
下坂牛肉丸
云霄的牛肉丸,以下坂最為出名,選用的是最鮮嫩的牛腿瘦肉,經(jīng)過匠人們細(xì)心的去筋、切塊,隨后進入最為關(guān)鍵的“百捶成丸”的環(huán)節(jié)。最終制成的牛肉丸,輕輕咬上一口,牛肉丸的外皮首先破開,接著是那股鮮美的肉汁在口中四溢。牛肉丸的肉質(zhì)緊實而有彈性,與牙齒的碰撞帶來一種愉悅的口感體驗。再蘸上一些鮮咸的沙茶醬或辣椒醬,更是將牛肉丸的美味推向了另一個高峰,每一口都讓人回味無窮。
夜宵
菜頭粿
它是蘿卜與米粉漿舞了一曲探戈的結(jié)晶。蘿卜去皮洗凈刨絲,切碎的香菇、瘦肉、蝦肉和勻胡椒粉、味精、鹽等佐料一起,于鍋中翻炒,香氣起,倒入米粉漿中水乳相融,這番功夫活兒,稀稠度至關(guān)重要。蒸籠早已鋪好白蒸布等候許久,穩(wěn)穩(wěn)地兜住它們,吹著蒸汽哄其入睡,待粿發(fā)硬成塊狀顏色乳白便可起鍋,切塊置于鍋中油炸金黃,沾醋或番茄醬、甜辣醬即可食用,外焦里嫩、油而不膩、香而不甜,令人回味。
浮棗

由陳岱人首創(chuàng)的浮棗歷史可以追溯到六十年前,也叫它“陳岱蠔哆”。循著濃濃的香氣來到小攤前,映入眼簾的可不就是這圓鼓鼓、黃澄澄的家伙,十足的配料讓你大飽眼福,鮮蠔、豬肉搭配蔥、尖米粉等調(diào)料混合均勻,舀起調(diào)好的料填進磨具放入油鍋之中,如棗般在油鍋里上下沉浮、翻滾人生,待色澤金黃便可撈起瀝干,酥脆可口,合理的葷素搭配令其肉香中透著一抹清香,味蕾大呼過癮。
油蔥粿

油蔥粿,又名九層炊,起鍋后整塊油蔥粿富有彈性,每層粿中間夾著炸過的油蔥,香味濃郁。傳統(tǒng)的食用方法是切塊后,蘸上蒜頭醋或加上香菜的醬油,味道非常鮮美。
非著名食客聚集地,帶你吃遍五洲四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