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下一步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zhàn)略性重組,提高產業(yè)集中度。
這算是官方正式確認整車央企重組的事情,目前,整車央企就三家,分別是一汽、東風、長安。今年2月,長安汽車母公司兵裝集團和東風集團都發(fā)布通知,說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

從營收規(guī)模來看,一汽集團是5000多億,而東風集團和長安汽車都是1000多億,一汽遠超過另外兩家。從汽車銷量來看,2024年一汽是320萬輛,東風是248萬輛,長安是268.4萬輛,一汽仍然是老大哥。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東風和長安實行戰(zhàn)略重組。那到底會怎么重組呢?誰合并誰?總部設在哪里?
從級別上來看,東風集團是副部級央企,在國資委央企名錄中排在第29位。而長安汽車是副部級央企中國兵裝集團的子公司,也就是說東風集團的級別更高。

但從汽車業(yè)務表現(xiàn)來看,這幾年,東風汽車在走下坡路,長安汽車卻依舊保持不錯的增長勢頭,2022年-2024年銷量分別增長-11.19%、-17%、2.5%,而長安汽車增長1.98%、8.82%、5.1%。
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板塊,東風一直沒有做起來,嵐圖不溫不火。但長安卻做得不錯,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大漲52.4%。
無論是營收規(guī)模,還是汽車銷量,長安都比東風好。重組肯定是做的好整合做的差的,但因為東風級別更高,怎么辦呢?

很可能像當年鞍山鋼鐵集團和攀鋼集團重組一樣,新設立鞍鋼集團集團,它們成為其全資子公司,不再由國資委直接監(jiān)管。
這次就不用設立新的母公司了,因為已經有中國兵裝集團,它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yè),是國防工業(yè)和國民經濟的戰(zhàn)略性企業(yè),地位比東風高多了。所以,一種可能性的重組方案就是東風和長安合并,成為兵裝集團的子公司。
之前的人事調整就有這種跡象,今年2月17日,東風汽車集團總經理周治平調任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總經理,而兵裝集團公司董事長許憲平,副總經理王俊都曾在一汽、長安任職。也就是說現(xiàn)在兵裝集團核心管理層覆蓋了三大汽車央企,這在央企系統(tǒng)中極為罕見。

三大汽車央企的高管匯聚在兵裝集團,很明顯是為了重組做準備,讓懂汽車業(yè)務的高管掌管兵裝集團,信號就已經很強烈了。
不過,即便是重組了,雙方應該會繼續(xù)保持獨立運營,只不過會對一些業(yè)務進行優(yōu)化。至于說總部,兵裝集團的總部在北京,兩家子公司的武漢和重慶總部應該都會保留,但最終可能會以重慶為主。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重慶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得很好,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量超過95萬輛,增長90.5%,排在全國第五,而武漢連全國前十都沒有進入。
如果長安和東風重組,那汽車銷量將超過500萬輛,直接進入世界前十大車企。不過,銷量規(guī)模雖然上來了,但兩家公司的管理理念和企業(yè)文化都不同,磨合好了,才能實現(xiàn)1+1>2。
從這幾年的央企重組來看,整體效果是好的,企業(yè)競爭力得到了提升。所以,還是很看好兩家東風和長安的重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