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面包夾知識

編輯|面包夾知識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前言

我叫趙樹青,今年 61 歲,在鄉(xiāng)里當一名鄉(xiāng)村醫(yī)生,雖說現在日子慢慢好了些,但醫(yī)療條件依舊有限。

十里八村的鄉(xiāng)親們有點頭疼腦熱,都習慣來找我瞧一瞧,我能走上這條從醫(yī)路,還得從 1979 年的那件事說起。

01

那年我 15 歲,家里窮得叮當響,爺爺走了,奶奶身子骨也弱,全家就靠父親一人撐著。

母親原本操持著家里,照顧老人孩子,日子雖苦,倒也安穩(wěn),可誰能想到,那天晚上,母親突然捂著肚子喊疼。

起初,我們都以為是普通肚子疼,喝碗熱茶、吃點藥就能好,結果第二天晚上,母親開始嘔吐不止,胃也疼得厲害,甚至嘔出血來。

父親嚇壞了,趕忙借了鄰居的地排車,拉著母親往鎮(zhèn)上衛(wèi)生院去,我本來也想跟著去,但還是被父親攔下來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到了衛(wèi)生院,父親抱著母親一路小跑沖進急診室,扯著嗓子喊道:“醫(yī)生,快救救我媳婦!”

值班醫(yī)生趕緊迎上來,一番檢查后,眉頭皺得緊緊的,搖著頭說:“情況不太好,先住院觀察吧?!?/p>

父親一聽,忙不迭地點頭,可一提到住院費,他瞬間愣住了,那時候,家里哪有什么積蓄,能借到的錢也少得可憐。

父親搓著粗糙的雙手,臉上滿是窘迫,囁嚅著問:“醫(yī)生,這住院得多少錢?。俊?/p>

醫(yī)生一邊寫著病歷,一邊說:“先交 100 塊吧,這只是初步檢查和治療的費用,后續(xù)還得看病情發(fā)展?!?00 塊,對我們家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父親站在醫(yī)院走廊里,像只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他先是跑回村里,找平日里關系好的鄰居借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敲開一家又一家的門,臉上堆滿了哀求的神情:“大哥,我家孩子他娘病得厲害,在醫(yī)院等著救命錢呢,您能不能借我點?”

有的鄰居家里也不寬裕,只能無奈地搖搖頭;有的雖然借了,但也只是十幾塊、幾十塊,杯水車薪,父親借遍了半個村子,才湊了不到 50 塊錢。

親戚們那邊,父親也挨個跑了個遍,他來到舅舅家,舅舅看到他進門,就知道來意。

無奈地嘆口氣說:“妹夫啊,我們家最近也緊巴巴的,孩子上學要錢,家里的牲口生病也花了不少,實在拿不出太多,這 50 塊你先拿著?!?/p>

02

在衛(wèi)生院折騰了半個月,錢花光了,親戚朋友也借遍了,母親的病卻沒治好,現在直接昏迷不醒了。

醫(yī)生無奈地說:“不行了,拉回家吧。” 回家路上,我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父親也滿臉淚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就在我和父親絕望地拉著母親回去的時候,路上遇到了鄰村的赤腳醫(yī)生,那個張醫(yī)生

他看了母親一眼,說:“或許還有救,你們讓我試試,我不要錢?!?父親又驚又喜,張醫(yī)生在附近可是有名的,早年得父親傳授,專愛鉆研疑難雜癥。

父親想著,反正母親都這樣了,不如就試試,死馬當活馬醫(yī)吧,就帶張醫(yī)生回了家給母親治病。

張醫(yī)生到家后,看著父親,神色鎮(zhèn)定地說道:“把孩子他娘抱到床上,動作輕點?!?/p>

父親趕忙照做,小心翼翼地將母親抱到那略顯破舊的床上,眼神中滿是焦急與期待。我也站在一旁緊張看著。

張醫(yī)生走上前,先是伸出手,手指搭在母親的手腕上,眉頭微微皺起,專注地感受著脈象,好一會兒才松開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接著,他俯下身,輕輕翻開母親的眼皮,仔細觀察著眼睛和眼白,口中還喃喃自語:“這情況…… 有點棘手?!?/p>

隨后,他又將手放在母親的胃部,輕輕按壓,每一下動作都帶著試探。

父親站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眼睛緊緊盯著張醫(yī)生的一舉一動,終于忍不住開口問道:“張醫(yī)生,您看我家孩子他娘這到底是啥毛病???”

張醫(yī)生直起身子,思索片刻后說:“病癥有些蹊蹺,不過我有個法子,興許能試試,你去廚房灶膛里,扣一碗灶膛土下來。”

父親一聽,滿臉疑惑,忍不住問道:“灶膛土?這能治???”

03

張醫(yī)生點點頭,神色認真地說:“這是我家傳的一個土方子,有時候對一些怪病管用,你先別多問,趕緊去弄來。”

父親雖滿心不解,但還是快步走進廚房,不一會兒,他端著一碗黑乎乎的灶膛土出來,手還有些微微顫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張醫(yī)生接過碗,又讓父親去倒了些水,然后將水緩緩倒入放著灶膛土的碗中,用勺子輕輕攪拌。

攪拌均勻后,他走到母親床邊,對父親說:“來,幫我把她頭抬起來點,我給她灌下去?!?/p>

父親趕忙上前,和張醫(yī)生一起,小心地將母親扶起一點,張醫(yī)生拿著勺子,一點一點地將那混合著灶膛土的水給母親灌了下去。

灌完之后,張醫(yī)生對父親說:“這兩天就這么喂,一天兩次,看看情況?!?/p>

父親看著母親,又看看張醫(yī)生,猶豫著說:“張醫(yī)生,這真能行?我家孩子他娘都這樣了……”

張醫(yī)生拍了拍父親的肩膀,安慰道:“別急,咱們先試試,我雖說不能打包票,但以我的經驗,有希望?!?/p>

就這樣,連著兩天,張醫(yī)生和父親每天都按時給母親灌灶膛土水。

奇跡發(fā)生了,母親竟然慢慢有了反應,先是眼皮動了動,接著緩緩睜開了眼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父親激動得眼眶泛紅,聲音顫抖地喊道:“孩子他娘,你醒了!你可算醒了!” 母親虛弱地張了張嘴,發(fā)出微弱的聲音。

張醫(yī)生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來有效果,再喂點粥,慢慢調養(yǎng)?!?/p>

母親能吃粥后,恢復得越來越好,我們全家對張醫(yī)生感激不盡,父親借錢割了塊肉送過去,張醫(yī)生卻堅決不收。

父親只好說:“您以后有啥事兒,盡管來找我,我一定幫忙。”

后來張醫(yī)生去世,十里八村受過他救治的人都去參加葬禮,院子里站得滿滿當當,我和父親自然也趕過去參加葬禮。

張醫(yī)生真的是我們家的救命恩人,到現在我雖然也成為一名醫(yī)生,也覺得當年的事情很神奇,張醫(yī)生真的就是“華佗在世”一般。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配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