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發(fā):公眾號洞見青年 歡迎搜索進群交流學習
最近幾天,銀行一直打電話給我,讓我貸款。而且是消費貸款。
去年年底的時候,朋友的公司也頻繁接到對公賬戶的銀行電話,剛開始沒接到,因為被標記為廣告推銷了,他以為賬戶有問題,還很擔心。
可是后來把改電話號碼移到白名單接通后,懸著的心才算放下了——不是賬號出問題了,而且銀行要給他貸款。
剛成立才一年的小微企業(yè),平時交易額也不多,那誰一年也就不到一萬。
但是銀行方面卻說,你公司信譽良好,系統(tǒng)評估可以貸出來一筆錢,用來資金周轉和業(yè)務擴張。
給出的利率也比較低,折后大概3.5上下,比當初他買房的利率可要低多了。
在銀行工作人員的不斷勸說下,他心動了。然后問我,要不要貸點錢出來?銀行的意思最高可以貸200萬。
我問他,你把錢貸出來,女的是為什么呢?有沒有新項目,或者好的投資渠道?
他說,沒有。
那你借錢出來干什么?
他說,就是覺得利息低,弄點現(xiàn)金放手上心里踏實。
我說你這想法太像我當初買房時候的想法了!不管利率多高,也不管房子好不好,先上車才是王道。
然后就急忙看房,只要首付可以跳起來支付,就定下來了。甚至連房子實際長啥樣都不管!
可是幾年過去了,事實怎么樣?打臉來的太快!
那會兒買房,利率6.25%左右,簡直是太恐怖了!貸款一百萬,本息一共要還兩百多將近三百萬!
我說,如果有項目,能掙錢,而且你掙錢的速度大于貸款的利息,那完全沒問題,因為你是借錢生錢,財富就能越來越多。
可是如果單純就是為了拿點錢放著保平安,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沒想到的是,前腳給別人講道理,后腳我自己就差點掉坑了!
原因是,前天中信銀行信用卡客服中心一直給我電話,是想讓我貸款。
我結婚的時候,因為兜里沒錢,又要各種花銷,然后當時就是中信一直給我電話,說是有一筆圓夢金貸給我。
架不住他們反復推銷,而且以整化零的策略,讓你的本息看起來很少,于是就同意了。
這次又打電話,告訴我現(xiàn)在的利率更低,機會難得,不要錯過。可以一次性給我貸出來5萬。
貸款如果分三期和六期的話,1萬塊每個月32塊錢。12期和24期,每個月就是30。這樣算下來,5萬塊每個月就是150元,分24期的話,每月本息只需要2233.33元。
聽她這么一拆分,我覺得確實不錯??!壓力不大,而且還能拿一筆錢在手里應急。
可是,當我打開交通銀行信用卡的APP后發(fā)現(xiàn),利息更低!
分期24期的話,享受3.1折,5萬每個月本息只需要2198.33,比中信的2233.33便宜幾十塊!

然后今天中信又給我電話,催促我趕快定下來,機會馬上就錯過了。
沒想到,周末他們都這么拼,一筆5萬的消費貸款,竟然如此拼命!
我說,你們那個利率太高了,我在交通信用卡看到,每個月比你們少35呢!
沒想到,下午她又給我電話,告訴我現(xiàn)在給我下調(diào)了,每個月一萬僅需12元,5要的話一個月利息才60!
我一聽吃驚了!這真是一降到底,這么便宜的利息,我要再不同意,不就是不懂事嗎?
可是,為什么他們真的苦口婆心的,一定要給我電話,讓我貸款呢?
這幾年,國家一直在提倡促進消費,提振經(jīng)濟,去年還搞了兩次國補,很多城市疊加以舊換新,力度不可謂不大。
但是,就是如此多的疊加政策刺激下,消費依然不是很理想。
甚至有人提議,國家直接發(fā)錢給老百姓,刺激消費。然后,這不現(xiàn)實。
國家不可能直接發(fā)錢,按照中國人的性格,即使是發(fā)錢了,也會立馬把錢拿著存起來。尤其是很多農(nóng)村老年人,他們的錢,消費市場很難撬動。
所以怎么辦呢?就是想辦法讓年輕人去消費。
沒錢是吧?貸款給你!
只要你愿意花錢,都可以借給你花。你說多瘋狂!
只不過,如今失業(yè)率一直下不來,好工作更是一位難求。30歲以上的年輕人,更是到了失業(yè)潮的瓶口。
對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來說,別說刺激消費了,就是老人生病了,恐怕很多人也沒有錢消費,住院。
而最近透露的招商銀行的財報,卻暴露了更多殘酷的現(xiàn)實。
招商銀行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2.49%客戶掌握87.4%的資產(chǎn)。二八定律正在加速演變?yōu)椤?-80效應” 富人越來越富,并且財富增長遠超普通人,而窮人則越來越難。
數(shù)據(jù)顯示:金葵花客戶(50萬以上)、私人銀行客戶(1000萬以上) 的數(shù)量比上年增加了59萬戶和2.03萬戶,而普通用戶僅增速6.6% 顯示出富人增速遠超普通人。
此外,普通客戶不良貸款合計918.75億元,一年增加近100億元,體現(xiàn)出窮人越來越難,普通人還款壓力增大。
所以,與其盯著沒錢的年輕人促銷費,倒不如想辦法多增加一些好的工作崗位,減少一些所謂人工智能替代的崗位,讓年輕人多點掙錢的機會。
如果來源都沒辦法打開,又怎么會有消費的報復性增長呢?
所以,當銀行搶著要給你借錢的時候,你可要小心了。
畢竟,年輕人已經(jīng)用親身的體驗告訴大家,借明天的錢來過今天的生活,提前透支未來,注定不會有更美好的生活。
不信?你去看看那些被房貸壓的透不過氣來的中年人就知道了。
記得關注我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