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xù)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chuàng)作的動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聲明:本文內(nèi)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jié)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中日韓三方就三國合作和地區(qū)國際事務坦誠地交換了意見,并確認將推進面向未來的合作?!?/strong>

中日韓三方就三國合作和地區(qū)國際事務坦誠地交換了意見,并確認將推進面向未來的合作。”

3月22日,第十一次中日韓三國外長會在東京召開,會后,日本外相巖屋毅在記者會上大談中日韓三國合作的光明前景。

然而,與此同時,在東海海面上,日本卻派出漁船,頂著中國海警的常態(tài)化巡邏,也要試圖強闖釣魚島。

如此自相矛盾的做派,難免讓人對日本的真正立場感到質(zhì)疑,但于日本來說,他們也有自己的無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日本困境

自2023年日本不顧世界人民的安全福祉與中國的強烈反對,開始核污水排海之后,本就波折不斷的中日關系急劇下滑。

對此,日本一方面死不認錯,一方面卻也不是不緊張的。

中日關系惡化對日本經(jīng)濟造成的糟糕影響還在其次。

更加重要的是,眼看著俄烏、中東戰(zhàn)爭已起,世界主題正在由和平發(fā)展轉(zhuǎn)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種時刻與中國關系惡化,日本也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戰(zhàn)場。

以如今中日的實力差距,一旦雙方開戰(zhàn),除非美國愿意下場,否則日本毫無勝算。

但看看如今烏克蘭的下場,但即使日本早就與美國簽訂了共同防御條約,日本也不敢賭美國會不會為了自己下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故而,在這2年里,日本也沒少向中國釋放緩和信號,本次中日韓外長會也是其中一例。

在3月11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主動問起王毅外長是否會赴日訪問并出席中日韓外長會。

而中方對此的回應則平淡而官方:“中方重視中日韓合作,同日方和韓方就中日韓外長會有關事宜保持著溝通。關于你提到的具體問題,目前我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p>

顯然,在本輪外交互動當中,日本是更加積極主動一方。

在會后,中日韓三方均表示,就推進三國合作達成了共識。

并且,日本此次邀請王毅訪問的誠意還不止如此,會后,王毅還與巖屋毅共同主持了第六次中日經(jīng)濟高層對話,這也是該對話6年來首次重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中日關系會隨之迎來轉(zhuǎn)機時,3月24日,中國海警局突然傳出消息,在21日至24日期間,日本多艘漁船非法進入釣魚島海域,被海警艦艇管控并警告驅(qū)離。

也就是說,日本在向中國示好的同時,卻試圖踐踏主權領土完整這條中國底線。

這無疑引起了中國民眾的極大憤怒,認為日本這是出爾反爾。

但當人們冷靜下來,從更加理智的角度出發(fā),卻會從中感受到些許詭譎之處。

由于信息發(fā)布的延遲,在網(wǎng)友的感知中,是日本求緩和在先,釣魚島挑釁在后,但事實上,兩件事是同時同步進行的,也就是說,日本政府在做自相矛盾的行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并且,隨著中國海洋力量的不斷增長,中國海警早就已經(jīng)在釣魚島實現(xiàn)了常態(tài)化巡邏,日本根本不可能占到任何便宜,最大的作用其實是炒作價值。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日本似乎并沒有借題發(fā)揮的打算,國際輿論更是被俄烏、中東的重量級話題牽扯,根本顧不上注意釣魚島的小事件。

也就是說,日本這一輪在釣魚島挑事,除了給中日緩和增加不確定因素起不到任何作用,可做無用功顯然不符合任何國家的正常行為邏輯。

再考慮到中日釣魚島爭端的誕生,本身就是美國通過不符合國際法的操作給中日關系埋下的雷,日本的這一行為就更顯得意味深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另一邊,中國主權領土完整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外交的紅線、底線,日本的侵闖雖然無功而返,但總歸是挑釁行為,可中國竟還愿意繼續(xù)談,雙方還談出了成果。

再考慮到由于美國長期以來將日韓作為東亞的抗中堡壘,不樂間中日韓關系緩和,以至于中日韓三國試圖推進合作多年,但每一次都是稍有進展就會出事。

或許日本是打算借派漁船闖釣魚島這一注定無法成事的行動,向美國表一表自己在抗中上立場依舊堅定的決心,換取美國對日本示好中國的寬容。

畢竟,以當前的形勢,無論是為了本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還是為了地區(qū)和平與國家安全,日本都必須與中國打好關系。

可在美西方陣營當中,對抗中國是不可違背的政治正確,尤其是美國,幾乎時刻將中國威脅掛在嘴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日本在二戰(zhàn)戰(zhàn)敗之后,便被美國接管,也因此受到美國的深度控制,這就意味著,相比起其他西方陣營國家,日本更加不能違背“對抗中國”這一政治正確。

偏偏日本想要生存,就不能與中國鬧得太僵。

這種兩難的處境,最終造就了日本自相矛盾的行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危機促變

對于日本的這種狀態(tài),中國政府層面倒是理解且適應良好。

王毅外長在中日韓外長會上,就直白地將中日韓關系定調(diào)為“有風有雨是常態(tài),風雨無阻是心態(tài)”,正是對三國的雙邊、三邊關系的最貼切總結(jié)。

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外部干涉,中日關系發(fā)展面臨重重阻礙,但從國家現(xiàn)實利益考量,合作始終是中日雙方的共同需求。

遺憾的是,由于日本經(jīng)濟上被美國滲透、政治上靠美國支持、軍事上受美國控制,早已形成討好美國的路徑依賴。

即使有廣場協(xié)議讓日本打入失去的三十年,讓日本十分清楚美國對日本不懷好意,但日本在更多的時候還是抱有僥幸心理,指望自己足夠聽話,就能夠換得美國的豁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這方面來看,明牌“美國優(yōu)先”的特朗普上臺,固然會給國際局勢造成巨大的沖擊,但這對于中日關系來說,未嘗不是一個轉(zhuǎn)機。

只有美國給日本造成了足夠強勁的心理沖擊,日本才會放棄僥幸心理,做出真正從日本的國家利益的選擇,中日關系才有可能走上正軌。

特朗普在他的上一個任期,就對日本展現(xiàn)出了貪婪的嘴臉,要求日本增加放棄自身經(jīng)濟利益作為對美國的上供,已經(jīng)給日本造成了強大的心理沖擊。

這個任期更是變本加厲,一上臺就與幕僚團策劃通過弱美元政策化債,換句話說就是對美債持有國的變相劫掠。

一旦該政策成真,日本作為當前美國最大的債權國,自然會遭受最為慘重的損失,尤其是根據(jù)媒體透露的情況,特朗普還打算逼迫美國盟友購買更多的超長期低息甚或零息債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對于日本來說,弱美元政策還會給他們帶來一重額外的恐懼。

引發(fā)日本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經(jīng)濟衰退,導致日本迎來失去的三十年,至今仍未走出陰影的《廣場協(xié)議》,也是美國要求弱美元強日元。

正是在“歷史重演”的強烈危機感催動下,日本迅速加快了尋求對華緩和的步伐。

但在對特朗普感到恐慌的同時,日本依舊心懷僥幸,指望特朗普現(xiàn)象只是特例,等到下一屆政府上臺,美國就會回到讓渡部分利益拉攏盟友來對抗中國的傳統(tǒng)軌道上。

因此,在與中國緩和的同時,日本要給自己留下“后路”,避免對美國游離過度引起美國不滿,方便自己在美國政府換屆后轉(zhuǎn)向。

不過,特朗普美國優(yōu)先的根源,是美國實力的相對衰落,這一趨勢不會隨著特朗普的下臺而逆轉(zhuǎ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日本遲早要意識到,自己的僥幸心理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依賴美國必將損害本國利益。

只有日本有了這樣的認識,中日關系之間的種種障礙,才有解決的希望。

其實,縱觀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中日關系的每一次進步背后,其實是國際環(huán)境變化給日本造成的危機在背后推動。

20世紀70年代美蘇冷戰(zhàn)攻守之勢轉(zhuǎn)變,蘇聯(lián)在全球范圍強勢擴張,日本作為冷戰(zhàn)的亞洲橋頭堡之一,無疑也感受到了壓力。

加之此時中蘇關系惡化,美國出于冷戰(zhàn)需要選擇與中國緩和,日本與中國緩和關系的阻力大減。

于是,在1972年,有了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立外交關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日本好不容易通過大推基建和量化寬松從泡沫危機中回過神來,就再遭重創(chuàng),被打掉了最后一點心氣。

在經(jīng)濟壓力的逼迫下,日本終于響應2年前(1995年)東盟峰會的提議,東盟+中日韓領導人會晤首次得以舉行,為中日韓三國在東盟+3框架下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三國合作得以突破東盟+3框架,則是要等到2008年,從這個時間節(jié)點不難看出,這恐怕是得益于當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給日韓造成的壓力。

如今美國實力相對衰弱,引發(fā)國際局勢動蕩,日本作為美國體系下的東亞抓手,必將會首當其沖地受到?jīng)_擊。

對日本來說,這種沖擊從短期來看個悲劇,但從長期考量,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參考資料

中日韓合作,如何“風雨不改同舟” 環(huán)球時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海警依法驅(qū)離日本非法進入我釣魚島領海船只 央視新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