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榜“都市老年婚戀輕喜劇”的《我的后半生》宣布定檔,于3月30日在央視CCTV-8開播,騰訊視頻上線播出。張國立、佟大為、梅婷等領銜主演,楊童舒、丁嘉麗、鄔君梅等特別出演,張豐毅、韓童生特邀主演。

據(jù)了解,《我的后半生》改編自王蒙小說《奇葩奇葩處處哀》,講述了退休的文學系教授沈卓然(張國立飾),兒女雙全、三代同堂。發(fā)妻去世后,他在老友的鼓勵下開啟了相親之旅。他先后遇到了四位相親對象:善解人意的護士長因房產(chǎn)與他分道揚鑣;女科學家癌癥復發(fā)選擇了不告而別;工會主任的強勢讓他受到心理打壓;酷似發(fā)妻的對象提出了讓他為難的要求。不同的情感經(jīng)歷給沈卓然帶來了新的成長,他對愛和生活的思索也影響著一路陪伴的家人們。
隨著該劇的開播,以及前兩集劇情的演繹,雖然收視率攀升,但是質(zhì)疑聲也是很大。
《我的后半生》第一集開篇,就是一場葬禮。

張國立飾演的大學文學系退休教授沈卓然老伴去世的葬禮上,親友都在哀悼。突然親家母孫寶琴(許娣 飾)的手機響了,鈴聲居然是歌曲《好日子》。沈教授當場氣得暈倒,被送往醫(yī)院。
時間切換到一年之后。沈教授每天在家郁郁寡歡,哀思亡妻。
然后就找了一位比自己年輕20多歲的女朋友的好友打著防止抑郁癥的名義,開啟了為張國立找老板的攛掇忙活。
于是,梅婷飾演的兒媳婦劉麗娜勸公公,開始新生活。

但是網(wǎng)友吐槽的集中點在于,老沈住院期間,卻跟能干又周到的護士長連亦憐看對了眼。并且在老沈出院后不久,兩人開始了同居生活。
看到這里時,網(wǎng)友一片驚嘆:這老年人戀愛的速度和尺度,令我們年輕人都自愧弗如啊!
還有最經(jīng)典的一句評價:“男人只有把自己掛在墻上才會老實。”
而在開播前,該劇宣傳通稿中講的是,聚焦于中老年群體的婚戀問題,以父母愛情為切入點,意在展現(xiàn)出當代中老年人群的情感需求。該劇制片人黃瀾深耕現(xiàn)實主義題材,曾制作《我的前半生》《虎媽貓爸》等爆款都市劇。

所以不難理解為什么會起《我的后半生》這樣的名字,并且選擇御用男主佟大為了(如果趙某薇沒有出事,該劇的女主角應該也會非他莫屬,說不定還會帶動收視率暴漲)。
當拋開制片人及年輕主演梅婷、佟大為不談,如今再討論張國立的老矣,不單單指的是年齡上的老去,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對于國產(chǎn)劇的敬畏之心和態(tài)度已然不同于早期。相比《康熙微服私訪記》的自導自演,再到《金婚》里從青年時期演到老年的50年金婚歷程,彼時的張國立尚能飯否?
答案是“能”,而且還“吃”得很好。

哪怕是被吐槽的《好久不見》《小舍得》都不失作為一位老戲骨的敬業(yè)態(tài)度,但是到了后來又找來鐵三角主演的《老家伙》,想要探討“養(yǎng)老社區(qū)”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立意看起來很好,張國立張鐵林王剛的鐵三角再度組合也頗有噱頭,可是,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劇情卻依然是老年版的瑪麗蘇戀愛橋段,哪怕請了周濤主演,但是依然從劇情到演技都沒有贏得贊賞,豆瓣評分僅僅及格。
有網(wǎng)友評論:“簡直算是東八區(qū)的老先生們,兩位張老師尚且還算收著,和大人今年多少歲,上躥下跳的這是要篡位啊。別人四世同堂住五十平,劇里頭住個復式還說不算大富大貴,行吧,飄著吧。”
再度討論:為什么暮年的張國立,還在瑪麗蘇偶像劇中恰爛飯?
原因或許是當下各個年齡段國產(chǎn)劇的通病。
拍影視劇除了娛樂大眾,其實還是需要有意義的。
也不知道前者硬湊這三個人出來,在耄耋之年合拍一部電視劇有什么意義?教人向善?弘揚正能量?搞笑和婆婆媽媽的劇情之外,就是恰錢能不能專業(yè)點?真的當觀眾是金魚,只有三秒記憶?

再到炒作黃昏戀的《我的后半生》,碰瓷《我的前半生》,乍一聽以為是該劇的續(xù)集(其實是掛羊頭賣狗肉),似乎看起來和當下國內(nèi)老齡化的大趨勢吻合,想要探討老齡化的養(yǎng)老、婚戀和親子關系,可是,這種探討已然被驗證并不適合。
如今的張國立已經(jīng)70歲了,依然能夠在小鮮肉競爭激烈、撕番嚴重的影視劇市場成為老齡市場的一番老男主,可謂是不老的廉頗。憑借一己之力在小鮮肉和中生廝殺的國產(chǎn)劇市場里撕開了一道口子。
可是,70歲的張國立已然不服老也不行了。
粉絲和網(wǎng)友對于《我的后半生》的期待并沒有那么渴望。
客觀地說,張國立是國內(nèi)為數(shù)不多的能導能演能編劇能主持的全能型藝術(shù)家??墒窃诋斚略絹碓焦I(yè)化和被資本裹挾的影視劇市場,如張國立這樣全能型的藝術(shù)家,要么保持逼格如陳道明馮遠征濮存昕一樣,除非遇到特別好的劇本,否則也不愿意屈尊為了錢去拍爛片和在小鮮肉主演的偶像劇中打醬油和為其抬咖。
然而張國立的悲劇就在于,他的身份和處境不同于體制內(nèi)的以上三位最具代表性的老藝術(shù)家,又沒有可以承襲其演藝之路的爭氣兒子。老了老了還需要自己不斷地拍電視劇賺錢養(yǎng)家。
而在幾年前主持綜藝、拍電視劇、電影中奔波打轉(zhuǎn),不知疲倦,也是因為對賭協(xié)議的失敗,讓他不得不放棄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連軸轉(zhuǎn)地賺錢還債。
想來,如今也還得差不多了,但是當下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拍不出《康熙微服私訪記》這樣的經(jīng)典劇了,精力有限,只能再度為了后代的生活拍一拍另辟蹊徑地電視劇恰爛飯了。

可是,這種另辟蹊徑的套路,已經(jīng)在《老家伙》的口碑收視雙失敗中驗證過并不靈驗了。
最后借用網(wǎng)友的評價結(jié)尾:男人的后半生就是等原配去世了再找個老伴繼往開來,真的是令人作嘔的價值觀,催婚都催到退休喪偶人群了嗎?
【羿云天,非著名寫作者。原名徐亨福,生于蘭州,現(xiàn)居鄭州。原創(chuàng)最深度的娛樂影視評論,時事熱點解讀,家庭教育分析與心理咨詢。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tài)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云天;微信公眾號:羿云天說(ID:yiyuntianshuo)】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