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7點半,2025石家莊馬拉松在解放廣場鳴槍開跑。今年有3.5萬名選手參加了石家莊馬拉松賽,也創(chuàng)造了這項賽事參賽人數(shù)的新紀錄。作為自媒體代表,我已經(jīng)連續(xù)2年在現(xiàn)場感受“石馬”的速度和激情,也見證了這項賽事正逐漸成為石家莊這座城市的新名片。對于今年的比賽,我的總體感受是3個狂熱和3點遺憾,簡單的聊一聊,看看是否與大家感受是否一致。

首先咱們來看今年的“石馬”有多狂熱。第一個狂熱是賽事報名的火爆。據(jù)統(tǒng)計,今年報名人數(shù)將近10萬,最終只有3.5萬人中簽參賽,35%中簽率,足見賽事報名的火熱程度。比賽結束后,不少賽事選手反饋說,“石馬”的賽道平緩,坡度和折返較少,再加上天氣給力,也讓很多人的PB((Personal Best個人最好記錄)再上臺階。作為選手來說,哪里能取得的好成績,一定還會去這里跑馬拉松。因此,可以預見明年石家莊馬拉松報名的人數(shù)還會更多。

第二個狂熱是贊助商的狂熱。今年石馬的贊助明顯比去年多了不少,除了君樂寶是總冠名外,還有運動品牌,酒水零食,板面特產(chǎn),銀行保險,地產(chǎn)汽車等等品牌贊助,據(jù)說中國移動今年也是第一次加入進來。另外,贊助商們在開賽前三天,還在河北博物院門前搭建好了馬拉松體育文化市集的舞臺,大大小小品牌和贊助商,我粗略算了算,至少二三十家。



第三個狂熱是主辦方的狂熱“寵粉”。先來看官方為選手們準備的參賽包,除了號碼牌之外,還有酸奶、火鍋底料、刀削面、小吃零食等等,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其次,“石馬”還把體育IP與石家莊文旅結合,參賽選手除了免費乘車,眾多商家、景區(qū)、餐飲、酒店還推出的“石馬”免費逛景區(qū)、住宿餐飲折扣等超過80種福利。最后,賽道沿途還有音樂加油站、太極拳展演等全民健身活動,市民與選手共同參與,形成石家莊馬拉松獨特的“節(jié)日”氛圍。


雖然這次“石馬”舉辦得非常成功,但不得不說還是有一些遺憾。第一個遺憾是賽事的參與度。由于賽事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馬拉松愛好者都未能中簽,雖然主辦方已經(jīng)在努力提高參賽人數(shù)(去年3.1萬人,今年增加到3.5萬人),但參賽名額依然是“一票難求”,也讓很多本地和外地的朋友與今年的“石馬”失之交臂,與石家莊這個城市擦肩而過。福州馬拉松有5萬人參賽,算是全國的NO1,“鄭開”馬拉松是4.9萬人參賽,“石馬”的參賽人數(shù)應該還有繼續(xù)增加的空間。


第二個遺憾是石家莊市民對于“石馬”的態(tài)度“冰火兩重天”。一方面,喜歡運動、熱愛健身的人們積極參與,享受這場賽事帶來的盛宴。他們有的參加全馬、半馬的比賽,有的帶孩子來體驗健康跑,甚至是全家老小齊上陣。當然,還有更多人則是在賽道兩側拍照打卡,給選手和親朋好友加油助威。反正,我身邊不少朋友都參加了今年的今年的“石馬”,昨天朋友圈也被刷屏了。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市民不喜歡這個賽事。大部分的吐槽都來自于賽事舉辦帶來的交通管制(盡管比賽結束后第一時間解封了相應路段),很多人認為馬拉松賽事不應該舉在城市的主干道,雖然只有半天,但也非常影響大家的交通出行,尤其是對周末還要上下班的人影響很大。其實,每年石家莊舉辦馬拉松,都會有這樣聲音在網(wǎng)上出現(xiàn)。

可見,舉辦“石馬”還需要獲得更多市民的理解、認同和支持。雖然昨天各大媒體“石馬”的報道鋪天蓋地,但“石馬”的宣傳不僅要提升其影響力,更要增強市民對這個賽事的認同感。尤其是在封路問題上,下面這個網(wǎng)友說得有一定道理。不僅要通過各種渠道提前告知市民封閉的道路、影響的公交,而且還最要給出具體的通行線路或者繞行的路線,最好可以給出封閉道路預計解封的時間,以方便大家的出行。

第三個遺憾是賽事還是比較傳統(tǒng),科技感不足。這個遺憾可能比較主觀,主要是賽前,我曾建議主辦方吸取其他城市的經(jīng)驗,引入機器人選手參加今年的石家莊馬拉松賽。不過遺憾的是,這建議沒有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石家莊馬拉松不僅是專業(yè)的賽事,也全民健身的舞臺,更是展現(xiàn)城市形象的平臺。因此,我們在展現(xiàn)賽事專業(yè)化水平的基礎上,還可以在“健康跑”的環(huán)節(jié)上,增加賽事的趣味性與科技感,讓健身、娛樂、趣味、科技等元素有機融合。試想,如果有一兩個代表最新科技的機器人或者機器狗參賽,今年的石家莊馬拉松或許會更加出圈。

總之,石家莊馬拉松的火爆,印證了其作為“城市營銷范本”的成功。然而,讓更多市民們認同“石馬”的意義,讓更多的市民參與其中或者因賽事而有所收獲,也是舉辦石家莊馬拉松的題中之義。唯有在細節(jié)中打磨品質(zhì),在創(chuàng)新中延續(xù)情懷,這場“全民石馬”才能真正成為城市與跑者雙向奔赴的經(jīng)典品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