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岳人物評傳系列08:王善
文:王玄陵,號抱一

我們聊一聊金刀王善,王善是《說岳》中第一個出場的反派BOSS,他在太行山拉起一支五萬人的反政府武裝,一直在覬覦汴京城中的皇帝寶座,王善本人善使一柄金背砍山刀,所以又被稱為“金刀”王善。
王善這個人歷史上是有的,他是宗澤招撫的河東大盜之一,鼎盛的時候據(jù)說有七十多萬人馬,宗澤死后又變成了流寇。
當然了,我們要說的不是歷史上的王善,而是小說《說岳全傳》中的金刀王善。
王善在《說岳》中只是個邊緣角色,第十一回出場,到第十四回就已經(jīng)死掉了,人物形象并不飽滿,但這個人身上卻頗有值得玩味的地方。
首先,他是《說岳》中第一個想當皇帝的反賊,而且他為此制定了周密可行的計劃。如果不是半路殺出了個岳飛,他的計劃大概率上就已經(jīng)成功了,汴京也早就已經(jīng)易主。

王善是個頗有大局觀的人,《說岳》中想當皇帝的人有不少,但大多數(shù)人也就是過過嘴癮,只有兩個人是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待和解決問題,一個是洞庭湖的楊幺,另一個就是太行山的金刀王善。
王善這個人很聰明,也具備一個領袖人物該有的基本素質,他愛惜人才,也挺會用人,手下的左右軍師鄧武、田奇都是足智多謀。
王善野心很大,但卻行事穩(wěn)重,他盤踞在太行山多年,就在大宋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大宋朝廷拿他沒辦法。然而,因為宋朝尚有宗澤這樣的忠臣良將,深為王善所忌憚,所以他也從來沒有輕舉妄動,只是在太行山默默經(jīng)營、尋找機會。
王善就像一個眼光毒辣的獵人,在一件不是機會的事件中找到了機會。
朝廷舉辦三年一度的武舉考試,全國應舉考試的舉子有數(shù)千人,按制將會選出三百六十位武舉進士,中舉后會被安排到軍隊系統(tǒng)的各個位置中去,成為注入大宋軍隊中的新鮮血液。

與此同時,面對如此重大的朝廷盛典,地處滇南南寧州的小梁王柴桂,千里迢迢從云南趕往汴京為皇帝朝賀。
按理來說,這兩件事兒和王善沒什么關系,但是王善卻采用了軍師田奇的建議,把這兩件事情擰到了一起,變成了楔入大宋朝廷心臟的一根致命的釘子。
整個計劃的邏輯大概是這樣的:
小梁王柴桂是后周世宗柴榮的后裔,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竊取了柴氏的江山,雖然宋朝對柴氏后裔多有優(yōu)待,可稍有野心的柴氏子孫對此終究有些憤憤難平。
小梁王柴桂是個典型的紈绔子弟,好面子、喜歡別人奉承,做事不計后果,又缺乏主見。
于是,王善就迎合了柴桂的這種心理,假意奉他為尊,勸他暗中造反,奪回屬于柴氏的后周江山。
柴桂本來沒什么長遠的志向,更沒有造反的野心,可是在王善一伙的攛弄和奉承之下,欣然接受了他們的建議,高高興興的成為了王善利用的工具。

按照王善的計劃, 第一步就是讓柴桂奪取武狀元,因為柴桂雖然是藩王,但是他身處云南偏遠地區(qū),遠離大宋朝的權力核心,根本沒有機會參與到上層的權力交鋒中去。
而以柴桂的地位和財富,在奸臣當?shù)赖拇笏纬胍ㄟ^賄賂得一個武狀元頭銜,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成為武狀元至少有三個好處:第一,可以掌握權力,跨入大宋權力核心的門檻;第二,可以借機籠絡大臣親貴,收買賄賂奸臣也會更方便;第三,武狀元領袖群倫,在三百六十名同年進士中有著絕對的影響力,可以借此機會將這三百六十名武進士收為心腹。
要知道,宋朝奸臣當?shù)?,軍政敗壞,尤其是軍隊系統(tǒng)當中,身居高位的往往都是些阿諛奉承之輩。而這三百六十名武進士,就相當于注入大宋軍隊系統(tǒng)中的一股新鮮血液,掌握了這些人,就相當于在大宋的軍隊系統(tǒng)中建立了自己的“黃埔軍?!薄?/p>
王善的這一招可以說非常毒辣,是很高明且有效的陰謀,事實證明,后來金兀術攻破汴京、害死岳飛用的都是這一招。
王善能想出如此高明的計謀,首先得益于他的識人之明、用人之智,他知道柴桂就是這樣一個人,所以恰如其分的投其所好。

王善的草臺班子都是泥腿子出身,他們缺乏跟廟堂打交道的經(jīng)驗,所以想要達到勾結朝臣、在朝廷安插心腹的目的,就必須選擇一個合適的代理人,小梁王柴桂出身高貴且沒有心機,是個最合適不過的人選。
這是一條長遠的計策,如果柴桂的這條路打通了,當然是再好也不過;即便是失敗了,對王善也沒有任何的損失;如果中間出現(xiàn)了意外,柴桂不小心被殺了,朝廷必然要產(chǎn)生不小的震蕩,王善也可以亂中取利。
結果,事情是朝著最后一種情況發(fā)展的,而且效果遠遠地超出了預期。柴桂被岳飛所殺,朝廷震蕩,上層因此而發(fā)生了權力斗爭,唯一有能力的將才宗澤被排擠出廟堂,成為庶人。
也就是說,培養(yǎng)長期代理人的計劃雖然失敗了,可是卻意外除掉了王善最大的障礙宗澤。在奸臣當?shù)赖拇笏纬ⅲ绻麤]有宗澤的維持,汴京城可以說是探囊取物。
喜出望外之際,王善就決定大舉進攻汴京,五萬大軍直抵南薰門。

不得不說,王善的這個決定稍微有些倉促,就連岳飛都知道,在這種情況之下朝廷一定會啟用宗澤,王善在興奮之余就忽略這個問題。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所謂兵貴神速,機不可失,即便是重新啟用宗澤,王善也隨時可以全身而退。更何況,萬一朝廷昏聵,或者是反應遲鈍,那汴京城這塊大肥肉就算吃到嘴里了。
事實證明,朝廷的奸臣果然自己掣肘,皇帝也是昏聵異常,竟然讓宗澤僅帶五千兵馬出戰(zhàn),這簡直就是讓宗澤出去送死。
面對這樣的境況,宗澤干脆就是放棄了抵抗,把五千兵馬駐扎在牟駝岡,自己單槍匹馬的殺入敵營,顯然已經(jīng)抱定戰(zhàn)死報國的決心。如果不是因為王善愛惜人才,堅持不肯殺害,宗澤早就被剁碎了。
從這里來看,王善是一個真正愛惜人才的人,比后來的岳飛更甚。
如果宗澤戰(zhàn)死或被俘,南薰門就失去了抵抗之力,王善數(shù)日之間就能殺入京城,奪了皇帝寶座??v然寶座可能坐不長,但也不失為做一個李自成。所以,王善是距離皇帝寶座最近的反賊。

只可惜,他出場太早,作者給他安排的設定,是一個供岳飛前期刷經(jīng)驗的小BOSS。王善雖然知人善任,有兩個足智多謀的軍師,可是手底下的武將都太拉跨,他自身也是個不入流的武將。
所以,多年的苦心孤詣,好不容易積攢的五萬家底,在岳飛的主角光環(huán)之下,被岳飛和手下的四個三流武將打了個稀爛,王善和他的左右軍師也身首異處。
時也命也,在主角光環(huán)面前,再狠的角色也是惘然??扇绻@不是小說,岳飛五個人再厲害,就算他們個個都是項羽重生,面對五萬大軍也是必死無疑,王善這個皇帝都是當定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