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下越來越多的場合需要我們做出簡短準確的表達,校園里、職場上,寫作、講話均是如此,“少即是多”,比起說了半天不知道要表達什么的人,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簡短精確地表達出來非常重要。
比如公司內(nèi)部討論項目、做方案展示,或者向公司外部客戶做產(chǎn)品說明等,精準且簡短地表達要點更容易推進項目,讓客戶信任。再如當今的各類單位媒體和自媒體,無論是文字類還是視頻類,都需要用簡短的語言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講述。
“簡短又有趣。讓人忍不住想讀、想與人分享”的文章是如何寫成的?
日本著名廣告公司博報堂演講撰稿人的寫作秘籍,教你輕松get“少即是多”的寫作技巧,成為職場寫作達人。
以下十個小技巧,讓你告別冗長、拖沓、分散、無效的寫作陷阱。

01
不會刪字的人,不配談寫作
削減文章時須注意兩點:
通過簡化句子,創(chuàng)造出讓人想繼續(xù)讀下去的文字,這是引導(dǎo)讀者讀到最后的技巧,也是谷崎潤一郎在《文章讀本》一書中提到的“不要使用連詞”的原因。
應(yīng)盡量刪除那些即便沒有也不影響理解的連詞。
刪減文章時需要注意的第二點是——“省略主語”。日語中,即使沒有主語,句子也能成立。如果每句都加上“我”“他”“那個”,就會顯得啰唆。
推敲文章時,我建議盡可能刪除那些無意識添加的主語。
02
10歲孩子都能讀懂的文案,才是好文案
演講撰稿人常常說“要用10歲孩子也能理解的語言來表述”。
“簡單用詞”是世界潮流。這不僅是日本的趨勢,也是世界的潮流。
不管是耐克公司的著名廣告詞“Just Do It”還是蘋果公司的宣傳語“Think Different”,使用的都是幾乎全世界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詞匯。
隨著人們的活動日益全球化,寫作時如果選取小眾才能理解的詞匯,會讓很多人感到不快。
上我的課的學(xué)生,年齡跨度很大,下至小學(xué)二年級學(xué)生,上到70歲左右的老人。我們曾經(jīng)從詞源來學(xué)習“愛”與“戀”的區(qū)別。
一天,我收到一封郵件,是一位小學(xué)二年級男生的母親發(fā)來的。她說,孩子比較內(nèi)向,但有一次和爸爸洗澡時,興高采烈地講述了“愛”和“戀”的區(qū)別。爸爸感到很驚訝。我認為,這才是傳道授業(yè)的理想狀態(tài)。即使對于難懂的事物,如果能掰開了揉碎了、以有趣的方式講授,學(xué)習的人也會從中感到樂趣,并產(chǎn)生想與其他人分享的沖動。
寫出小學(xué)生都理解的文章,你的文章就能讓幾乎所有年齡段的人理解。
03
把所有文章都當“情書”去寫
作家澤木耕太郎曾說:“所有的報告文學(xué)都是情書?!钡拇_如此。無論是撰寫項目計劃書、報告還是在社交媒體投稿,正因為是面向某個人表達情意,文字才富有激情。
這是精簡寫作的基本姿態(tài)——以“我喜歡你!”為出發(fā)點來寫作。
如何讓項目計劃書、報告書讀起來像情書?我教你一些技巧,根據(jù)對方的“心流”來寫作。
如果你擔心對方認為文章“難懂”,可能是因為你不經(jīng)意間使用了“社會性關(guān)聯(lián)”這樣的專業(yè)詞匯,不妨將其改寫成“與社會有關(guān)聯(lián)的事物”這種通俗的寫法。此外,確認對方日常使用的詞匯也很重要。如果使用對方喜歡的詞匯寫作,對方理解的速度會大大加快。
不要忘記寫情書時的那份溫柔。設(shè)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對方向上級或組織提交這份計劃書時,可能會遭遇哪些問題或批評?我們寫作時,要為對方的下一步、再下一步考慮。
讀懂了對方的“心流”,你的文章將變得更容易理解。
04
以對方“能得到什么”為主線構(gòu)思文章
我們常說要“為對方考慮”,但往往不知不覺間就開始敘述自己。
極力抑制自我表達,思考能給對方帶來什么?
這是我們廣告人要接受的嚴格訓(xùn)練。比如,問對方“吃橘子嗎?”,如果對方不想吃,無論你怎么說“好吃”“冰鮮”“剛摘的”,都不會引起他們的興趣。
這時,你可以試著說:“為了不感冒,要不要補充一些維生素C?”你要做的是,思考對方吃下這個橘子能獲得的最大好處,并用言語表達出來。這就是廣告文案的本質(zhì)——以對方為本。
但請記住,在這個信息泛濫、人們急于擺脫無用信息的時代,沒有人會真正關(guān)心別人的自夸。
這不僅適用于產(chǎn)品宣傳文、計劃書、提案書,同樣也適用于聚會邀請函。
當對方問“這會給我?guī)硎裁春锰帲俊睍r,我們要能清晰、簡潔地回答,為對方描繪出獲得商品時的感受。
當你從以自我為中心轉(zhuǎn)變?yōu)?strong>以他人為中心時,你的文字才能真正打動人。
05
“煽動”的竅門是傳遞對讀者有利的信息
“煽動”是演講撰稿人的重要工作之一。煽動不僅適用于政治,也是日常生活中強化語言效果的技巧。
假設(shè)Twitter上有這樣一條信息:
某地區(qū)建設(shè)局宣布將對高速公路采取雪天限行措施。請務(wù)必換上防滑輪胎。
首先,在Twitter發(fā)布這種日常生活的必要信息是值得肯定的。單從內(nèi)容來看,這條消息涉及可能導(dǎo)致車禍的緊急內(nèi)容,發(fā)布時有必要提高警告程度。讀者瀏覽Twitter時,通常都是快速翻閱。因此,我們要讓讀者在文章開篇就意識到 “這對我很重要”。
如果按照上文的寫法,顯然這給人的感覺不過是一條普通消息而已。這樣的表達,與其說促使對方采取行動,不如說更多是在強調(diào)某局召開了一個會議。而 “希望更多司機換上防滑輪胎”才是對讀者來說更重要的信息。
我們應(yīng)該巧妙地利用 “煽動性”,提高讀者的關(guān)注度。
試試調(diào)整一下語序,按照對方本位的順序?qū)憽垊?wù)必換上防滑輪胎。某地區(qū)建設(shè)局宣布將對高速公路采取雪天限行措施。
可見,“煽動”的竅門是,首先傳遞對讀者有利的信息。
06
社交媒體:用真情實感寫
社交媒體投稿三要點:
第一,寫給某個特定的人。
即使是寫給不特定多數(shù)讀者的專欄,我也希望明確讀者群,幫助讀者解決問題。比如我會明確某篇文章“寫給考生家長”或“寫給求職生”。很多時候,我會具體到人,比如“給秋子”或“給西岡先生”。我稱之為“寫給人群中的你”。
限定讀者群,會導(dǎo)致失去一部分讀者。但相應(yīng)地,支持我的讀者群的歸屬感也會增強。
第二,考慮讀者的閱讀環(huán)境。
讀者可能正在擁擠的電車上刷手機。以東京地鐵為例,站與站之間的間隔大約4分鐘。大家在這種情況下讀專欄,一般都是一掃而過。針對這些讀者,我會突出重點句子,加大段落間距。
我將專欄中最想讓讀者閱讀的句子,比如“就連火鍋的蒸汽也是美食的一部分”“閱讀可以增加智力的肺活量”“一見鐘情只需6秒”等放在顯要位置。
第三,用“真情實感”寫作。
不受喜愛的專欄文章的通病是,大部分文字是復(fù)制粘貼而來,只有一小部分是自己的評論。因為大多是照抄他人內(nèi)容,即使發(fā)表自己的評論也沒什么實際內(nèi)容。相反,受歡迎的專欄通常是講自己失敗或奮斗的經(jīng)驗,或是讀到、聽到別人的故事后自己的思考。正因為融入了個人的真實體驗,文字才會引起共鳴。
要掌握“真情實感語言”,就要多聽別人的“真情實感”。出租車司機講的故事大多很有趣,因為他們講的不是書本知識,而是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或者聽廣播后的思考。他們的故事永遠聽不夠。
站了一天的廚師,怎么應(yīng)對腰痛?在與學(xué)生的交流本上留言時,新手教師如何絞盡腦汁?這些內(nèi)容,都因為是親身經(jīng)歷而顯得格外有趣。
07
“與企業(yè)相向而行”的求職書
《小王子》的作者圣??颂K佩里曾寫道:“愛不是彼此凝視,而是向著同一方向眺望?!?/p>
實際上,寫求職書時也需要這種思維。重要的是“相向而行”,也就是要寫清楚“如果我加入貴公司,可以帶來哪些貢獻”,要從員工的角度展望未來。
曾有一位名牌女子大學(xué)的學(xué)生向我咨詢求職問題。她只在活頁紙的邊緣寫了一些小字,顯得毫無自信。她說:“我大學(xué)三年既沒參加社團活動,也沒打工,因為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顧,我必須早早回家。所以求職書上沒什么可寫的?!?/p>
她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三年護理老人經(jīng)歷的寶貴之處。
于是我告訴她,要好好思考一下“如果進入這家公司,憑借我三年來護理老人的經(jīng)驗,能做出什么貢獻”。
再次見到她時,她給我看了一份投給某一流酒店的求職書,內(nèi)容中洋溢著自信。她寫道:如果能入職貴酒店,我將提供護理老人方面的經(jīng)驗,因為自己很了解不同的天氣如何影響母親的食欲等。
提到一流酒店,大家往往認為求職者需要具備很強的英語能力和國際化視野。但這位女孩講述了自己在護理老人方面的獨特經(jīng)驗,很快就被頂級酒店錄用。
08
日常培養(yǎng)自問自答的習慣
為了確保忙碌的讀者也能閱讀到所需要的內(nèi)容,可以采用“問答”(Q&A)的寫作方式。提前預(yù)測對方可能產(chǎn)生的疑問并進行回答。這樣一來,對方可以跳過與自己無關(guān)的部分,直接閱讀需要的信息。
電視行業(yè)有句話叫作 “遇到困難時求助猜謎競賽”,因為猜謎競賽節(jié)目的收視率通常很高。綜藝節(jié)目中引入猜謎競賽環(huán)節(jié),可以吸引更多觀眾。
為什么猜謎競賽可以增加收視率?因為它迫使觀眾動腦。
如果總是被動接受信息,大腦就會變得懶惰。即使是輕微思考,也會讓大腦緊張起來。當觀眾認為 “我得回答!”時,不管答案是否正確,都會留下 “我曾思考過”的印象。
池上彰先生總能很巧妙地使用“Q&A”。無論是在電視解說還是在著作中,他都頻繁采用 “什么是……?”“……根本上是怎么一回事?”“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等寫作方式。
他的魅力在于,觀眾和讀者可以同時體驗到 “稍微思考 →得到意外答案或新知”的成就感和獲得感。這種技巧絕不能忽視。
用 “Q&A”形式寫作,日常培養(yǎng)自問自答的習慣很重要。
假如你是超市員工,可以自問:“為什么今天肉類銷量好?”“因為我強調(diào)桑拿天已經(jīng)持續(xù)了三天??崾顣r節(jié),比起清爽食品,消費者更需 ‘補充體力’?!?/p>
“為什么沙丁魚罐頭突然熱銷?” “因為正值考試季,電視總宣傳 ‘DHA 對大腦有益’,針對考生的產(chǎn)品往往會暢銷?!?/p>
“為什么……”“因為……”持續(xù)這樣自問自答,并將其轉(zhuǎn)化成文字,就能寫出易于理解和傳遞的內(nèi)容。
09
廣告文案:“能打動特定個人的語言”
“退田先生,標題如果用‘寫給人群中的你’或‘貼在桌前的一句話’,這書肯定賣不出去?!币粋€關(guān)系比較好的編輯對我說。
這些都是我以前出版過的書名。聽到這話,我有些不滿,但仔細一想,也有道理。
編輯繼續(xù)解釋:“現(xiàn)在很多書在網(wǎng)上銷售。像以前那樣,讀者去書店實際翻一遍書后再買的情形越來越少。這種情況下,書名就成了讀者是否購買的關(guān)鍵。‘讀這本書對我有什么好處?’‘怎么能輕松學(xué)到很多東西?’這些成了讀者的購書標準。所以很多書都會起‘3小時包你學(xué)會’或‘令人驚嘆的技巧’這樣的標題。這種書才好賣?!?/p>
聽罷,我嘗試向編輯解釋,即將出版的書是《朝日小學(xué)生新聞》連載的專欄匯編,所以才起了那個標題。不同于暢銷書,這本書針對的是特定的媒體和讀者。
然而,編輯的話確實值得我深思。既然銷售方式變了,書名和文案的寫法也要隨之變化,這理所當然。
現(xiàn)在大部分讀者是根據(jù)書名、點贊數(shù)和評論來購書的,寫書的方法也要與時俱進。
正如前文所述,首先要面向人群中的某個特定的人,用真情實感寫作,這種態(tài)度很重要。比如與其寫“教缺乏運動的人如何做拉伸運動”,不如寫“教肩胛骨僵硬到無法摸到后背的你‘雙手后背交叉的技巧’!”或“讓無法劈叉的你在4周內(nèi)學(xué)會劈叉!”更讓讀者感到“這本書是為我而寫!”。
同樣,與其說“改善姿勢”,不如說“矯正駝背”“增高3厘米”,這樣更能明確表達讀者閱讀后的收獲。
10
提高寫作的秘訣,在于輸出的數(shù)量
美空云雀一生錄制了超過1500張唱片。鈴木一朗在日美職業(yè)生涯中擊出4000支安打時說過:“要打出4000支安打,需要經(jīng)歷超過8000次的失敗?!?/p>
沒有自信、心情不好、我不擅長……只要還在不斷找借口,就不可能提高寫作水平。
我寫第一本書時,責編這樣對我說:“退田先生,公開自己的作品,就像在大街上跳裸舞一樣。你可能會卷入這樣那樣的事中,會遭受如雨點般的謾罵和嘲笑。出書就是這樣。
我年輕時也想過寫書,但沒下定決心,所以沒能寫出來?!边@番話深深地刻在我心里。出書的喜悅和未來可能會陷入黑暗的恐懼同時向我襲來。
一年要想寫超過1000篇專欄,需要下很大決心,有時像演講撰稿人一樣磨煉寫作能力徹夜不眠,有時情緒低落到不想動筆。但即便如此,我仍每天早上6點起床,絞盡腦汁寫專欄。由于習慣了這種練習,我甚至能一天不吃不喝。
“必須找到明天的素材!”的這種饑餓感,使我能清晰地記住車廂廣告、與出租車司機的對話以及在書店偶然捕捉的精彩語句。
我不儲存素材,只要有想法就立刻寫出來。因為素材也有時效性。我不會把寫好的東西存儲起來。與其將其數(shù)據(jù)化,不如相信自己的記憶。那些需要以后搜索的專欄文章其實并不重要,只有經(jīng)得起多次復(fù)述的文章,才能算真正屬于自己的文章。
不要把寫作當成一件大事,而要融入日常生活,最終,讓“寫作”像呼吸一樣自然,成為無意識的行為。
大量寫作之后,才能形成自己的文章風格。
新書推薦
精簡寫作:
博報堂演講撰稿人教你寫出好文章
ISBN:978-7-300-33643-5
【日】蟇田吉昭(ひきたよしあき)著
郭一娜 譯
2025年3月出版
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
定價:59.00元




選購創(chuàng)意寫作指南

閱讀更多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