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我是胖胖。
最近呢,好像沒什么可以去大寫特寫的,很多事其實胖胖之前也寫過。
今天呢,胖胖就想著刷到什么,就寫點什么,就在下午,胖胖在視頻號里刷到有自媒體在批評老梁說的一段話。
什么話?
他說:“咱們都說人得追求真善美,其實有很多人不追求真善美,很多人呢,只追求善和美,所以很多人是不求真的,只求善和美?!?/p>
這話一出來,馬上就有一些自媒體就急眼了,跳出來批評,說這是偏見,是刻板印象。
胖胖就想起尼采提過一句話:
“有些人不能面對真相,因為他們需要謊言來生存?!?/p>
咱也別抬杠,在現(xiàn)實生活里,真就不少人嘴上喊著追求“真善美”,可實際上,他們只是追善和美,甚至連這兩個字都未必是真的。
咱們可以看看現(xiàn)在的信息流,是脫虛向?qū)嵉亩?,還是脫實向虛的多,對吧?
你說的是真善美,結(jié)果呢?
所謂的“善”和“美”成了裝飾,成了濾鏡,而“真”呢,被選擇性忽略了。
甚至,有些甚至連“善和美”都是包裝出來的,根本不是為了你好,而是為了迎合某種需求,拿善美當門面,把真實的問題全部隱藏起來。
你像這幾年,互聯(lián)網(wǎng)衍生出了多少美化的詞?
以前叫拍馬屁,現(xiàn)在叫提供情緒價值;
以前叫裝,現(xiàn)在叫立人設(shè);
以前叫缺心眼,現(xiàn)在叫鈍感力;
以前叫傍大款,現(xiàn)在叫向上社交;
以前叫生悶氣,現(xiàn)在叫內(nèi)耗。
你說,這不就是換了個包裝,把假大空弄得更精致了一點嗎?
你說,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追求“真”?
因為“真”是很危險的東西。
真話難聽,很多人不愿意聽。
現(xiàn)在的內(nèi)容生態(tài)里,最受歡迎的是什么?
當然是那些能讓人感到舒服的東西。
你告訴別人“一些現(xiàn)實層面問題”,他們不愿意聽;
你告訴別人“只要保持正能量,告訴他們各種贏麻了”,他們就有點顱內(nèi)高潮了。
所以呢,很多自媒體怎么做?
他們選擇迎合,選擇說讓人開心的話,聽了顱內(nèi)高潮的話,而不是講事實。
你點開很多內(nèi)容,動不動就是“這里贏麻了”“誰誰誰嚇傻了”。
可你細品,他們到底說了什么?
像一些自媒體說“人性是趨利避害的”,然后話鋒一轉(zhuǎn),就開始勸你“要學會迎合、要學會順從”,你說,這叫真嗎?
這不過是把功利主義包裝成智慧,用來轉(zhuǎn)移某種具體矛盾罷了,不是么?
當然,胖胖也覺得,說真話的成本太高。
誰敢說真話?
說真話就意味著要得罪人,意味著要承擔誤解,甚至要面對打擊。
可如果選擇說一些模棱兩可的話,選擇討好一大部分人,選擇制造幻覺,反而能獲得更多支持。
那些整天講著贏麻了的,他們真的相信這套說辭嗎?
其實不一定,可能他們只是知道,講這些話不會有錯,甚至還能賺不少錢,這類自媒體在胖胖這種創(chuàng)作圈子里不在少數(shù)。
所以,為什么很多人張口閉口善和美?
因為這是一門生意。
假裝“善良”是一種話術(shù),而真正的善是付諸行動的,可現(xiàn)在的善良,變成了一種姿態(tài),一種話術(shù)。
你見過多少道德衛(wèi)士站在道德高地上對別人指手畫腳?
他們教你要分清大是大非,寬容、要理解、要正能量。
可他們自己呢?
一旦他們自己本身出事了,可能立馬換一副嘴臉,這其實就是很多人極其割裂的一點。
太大方面的胖胖假設(shè)不了,就聊聊一些教你怎么提升情緒價值的自媒體吧,怎么“經(jīng)營親密關(guān)系”,讓對方離不開你。
可他們的核心邏輯是什么?
是教你如何取悅別人,如何讓自己變成別人期待的樣子,如果滿足社會期待,群體認同感,而不是如何做真實的自己。
這不就是自我消耗嗎?
所以吧,失真的“善和美”,在胖胖看來,其實就一文不值。
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沒有“真”的“善和美”,到底值幾個錢?
如果一個人真的追求“真”,那他就不會回避現(xiàn)實,不會粉飾太平;
如果一個人真的追求“善”,那他就不會只想著讓部分人高興,而是會關(guān)注真正的問題;
如果一個人真的追求“美”,那他就不會沉溺于虛假的濾鏡,而是會尋找生活中真實的樣子。
所以,胖胖就覺得,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wǎng),善和美成了一種消費品,去掉了“真”,這些東西根本就沒什么意義,沒有任何討論的價值。
所以,當愿意求真的人越來越少,可如果大家都不求真,那最后得到的,不過是一大片被構(gòu)建,被虛擬出來的自欺欺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