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拒絕馮德萊恩“貸款援烏”,拜登下臺后,她發(fā)號施令也沒用了?

俄烏戰(zhàn)爭持續(xù)至今,烏克蘭所需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仍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然而,近期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提出的“貸款援烏”計劃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歐盟內部重量級成員國明確表示反對,這不僅讓馮德萊恩一貫順利的政策推行首次受挫,也揭示了歐盟在俄烏問題上日益顯現(xiàn)的內部分歧。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換屆后對俄烏沖突的態(tài)度發(fā)生變化,特朗普主張推動俄烏和談,減少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立場的轉變讓歐盟失去了以往來自華盛頓的強力支持,這進一步削弱了馮德萊恩的政策執(zhí)行力。

歐盟內部的矛盾逐步顯現(xiàn),援烏政策的未來走向變得撲朔迷離。

馮德萊恩的“貸款援烏”計劃為何受阻?

馮德萊恩在今年3月宣布了一項規(guī)??涨暗脑媱?,擬通過向成員國提供總額達1500億歐元的貸款,用于聯(lián)合武器采購和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這一提案的核心——以貸款形式分攤援烏成本——遭到了歐盟多個成員國的強烈反對。

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反對立場尤其鮮明。

這些國家的主要理由在于擔憂貸款形式可能進一步加重本國的債務負擔。

法國公開指出,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已超過110%,無法再承受新的債務壓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意大利的情況更為嚴峻,其債務占比高達144%,歐債危機的陰影至今未散。

西班牙同樣表達了類似擔憂,認為這一計劃可能對本國財政產生不可控的風險。

這些國家的立場暴露了歐盟內部在援助烏克蘭問題上的深刻分歧。

以法國等西歐國家為代表的成員國更傾向于有限援助,甚至主張推動和平談判。

而東歐國家如波蘭、波羅的海三國因歷史和地緣政治原因,主張繼續(xù)對烏克蘭提供強有力的軍事支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種立場上的差異加劇了歐盟內部的政策協(xié)調難度。

美國態(tài)度轉變的影響

馮德萊恩以往在援烏政策上的順利推進,與美國政府的強力支持密不可分。

在政府的主導下,美國不僅直接向烏克蘭提供數(shù)十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還通過北約框架向歐盟施加政治壓力,要求其加大對烏克蘭的支持力度。

然而,美國政府換屆后,這種支持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主張推動俄烏和談,并減少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

這一立場轉變讓歐盟失去了來自華盛頓的強力敦促。

如今,美國逐漸冷淡的態(tài)度使歐盟在援烏問題上陷入了“無人領頭”的局面。

部分成員國開始質疑繼續(xù)大規(guī)模援助的必要性,并逐步將政策重點轉向結束戰(zhàn)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政策變化的另一個影響在于歐盟的內部團結性。

過去,由于擔憂拒絕援烏可能受到美國的外交施壓,歐盟成員國之間保持了表面上的一致。

然而,當美國從強勢干預轉向觀望態(tài)度后,歐盟內部的分歧迅速浮現(xiàn)。

馮德萊恩試圖通過政策強推來彌合這些矛盾,但失去了美國的支撐后,她的發(fā)號施令顯然不再如之前般有效。

歐盟援烏政策的未來

援助烏克蘭的計劃不僅關乎戰(zhàn)爭的走向,也直接影響歐盟自身的財政和地緣政治平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多國拒絕馮德萊恩“貸款援烏”提案,既反映了成員國在債務問題上的實際困難,也揭示了歐盟在地緣政治問題上的分裂。

首先,歐盟成員國的財政壓力成為制約援烏政策的重要因素。

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早已深陷公共債務困境,很難再承擔大規(guī)模援助的額外負擔。

馮德萊恩試圖通過貸款形式分攤成本,卻遭到了這些國家的明確抵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次,歐盟內部的地緣政治分歧使援烏政策難以形成統(tǒng)一步調。

東歐國家因與俄羅斯地緣接近,對俄烏戰(zhàn)爭的危機感更強烈,主張繼續(xù)全力支持烏克蘭;西歐國家則對戰(zhàn)爭長期持續(xù)的經濟代價保持警惕,更傾向于推動和談。

這種分歧讓歐盟的援烏政策陷入僵局,也讓馮德萊恩的領導力面臨挑戰(zhà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后,美國立場轉變后的“真空效應”可能進一步加劇歐盟的政策難題。

過去,歐盟在美國的強力推動下保持了對烏克蘭的援助力度。

而如今,美國的觀望態(tài)度讓歐盟不得不獨自承擔更大的政治和經濟壓力。

這既是對歐盟獨立性的考驗,也是對馮德萊恩領導能力的一次檢驗。

結語

馮德萊恩“貸款援烏”提案的受阻,揭示了歐盟在俄烏問題上面臨的復雜困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成員國的財政壓力和地緣政治分歧使援烏計劃難以形成統(tǒng)一行動,而美國政策變化后歐盟內部矛盾進一步顯現(xiàn)。

歐盟未來的援烏政策如何發(fā)展,將取決于成員國間能否達成新的妥協(xié),以及歐盟是否能夠在失去美國支持后找到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無論如何,這場關于援助烏克蘭的內部分歧,不僅是歐盟的一次深刻自我檢視,也可能成為影響俄烏戰(zhàn)爭走向的重要節(jié)點。

參考信息:

東南網(wǎng) 歐委會“重新武裝歐洲”計劃遭歐盟多國反對

觀察者網(wǎng) 擔心增加債務負擔,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拒絕歐盟委員會的1500億歐元貸款計劃

新華網(wǎng) 法國再削減預算50億歐元以爭取赤字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