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朗普星期天(3月30日)接受全國廣播公司(NBC)《與媒體見面》主持人韋爾克的電話訪問時稱,很多人希望他尋求第三次連任,他還表示,“方法是有的”,但拒絕進一步說明。

這件事我之前曾經(jīng)說過,但被很多朋友給否定了,理由是美國憲法規(guī)定,美國總統(tǒng)只能任職梁姐,無論是否連續(xù)當選,最多都只能干八年。但特朗普是一個不會按照常規(guī)出牌的美國人。之前我判斷的依據(jù)是特朗普如果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目標以及個人的利益鞏固,四年時間的遠遠不夠的。我當時給出的特朗普執(zhí)政期階段任務是兩年時間搞定美國國內,再接下來的兩年才有機會實施自己的政治目標和個人利益鞏固。但從目前的進度來看,兩年時間搞定國內非常困難。

不要說搞定國內,就是搞定俄烏戰(zhàn)爭和加沙戰(zhàn)爭都幾乎不可能。本來意氣風發(fā)的準備在四十八小時內實現(xiàn)俄烏停戰(zhàn),但經(jīng)過這么多輪的談判,俄烏戰(zhàn)爭的激烈程度并未稍減。不但普京玩了一招打蛇隨棍上,就連澤連斯基也對特朗普的命令陽奉陰違。而以色列表現(xiàn)得比普京的打蛇隨棍上更加惡劣,有了特朗普政府的背書,以色列竟然有了全面占領加沙,并把加沙納為己有的野心。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已經(jīng)意識到想要依靠解決兩場戰(zhàn)爭來鞏固自己的國際國內政治地位這件事,很難達成,即便達成,恐怕也不是幾個月時間能夠完成的。所以,特朗普不得不尋求更長時間的權力掌控,以達成自己的目標。雖然我認為,即便再給特朗普四年時間,他還是無法達成自己的政治目標,但特朗普本人卻一定不會放過任何機會,上一屆和拜登的選舉敗北,他尚且鬧了一出攻占國會山,如今他一定會在上任之初就未雨綢繆的。至于到底怎么達成,由于他現(xiàn)在還沒有政績支持,所以,他肯定不會說。在他看來,只要有了政績支持,他就覺得自己可以為所有為了。

既然特朗普透露出這樣的想法,那么他就會把自己本來準備兩年時間完成的目標時間線給拉長。也就是他將不再執(zhí)著于快速解決俄烏戰(zhàn)爭,也會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做出較為緩和的外交政策。雖然他的再次連任夢還只是若隱若現(xiàn),但他的這種思路變化,是我們值得參考的。這不,他日前宣布,將對那些購買俄羅斯能源的公司實施禁令,禁止這些公司在美國經(jīng)營。也就是說他將不再一味地討好普京以換取調停成果。而是開始對普京施壓。但他這樣做,其實和拜登也就沒啥區(qū)別了。拜登不能用壓制手段收服普京,他特朗普自然也不能。

當然,權力的滋味更是特朗普難以割舍的誘惑。為了權力而喪心病狂,我們的歷史書中不勝其數(shù)。

2:根據(jù)最新的商業(yè)信心調查,92%的中國德國商會會員企業(yè)表示希望留在中國。

歐洲這些年日子不好過,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很多歐洲企業(yè)因為能源價格問題以及對地緣安全的悲觀展望而試圖離開歐洲。這些試圖離開的企業(yè)中,有一部分去了美國,還有一部分擴大了在中國的投資,還有很多企業(yè)轉移到了土耳其、匈牙利等能源相對便宜的國家以求生存。

跑到美國是歐洲資本的主要選擇,特朗普顯然看到了這一點,所以美國才開出了500萬美元購買一張美國綠卡的天價票價。而這些天價綠卡的主要銷售對象,就是歐洲的資本家們。

相對于人種認同的歐洲資本家,那些已經(jīng)在中國生根發(fā)芽的歐洲資本,特別是在中國吃得飽飽,躺的舒服的德國企業(yè)對此肯定會有不同的選擇。中國市場的龐大以及其產(chǎn)業(yè)鏈的完備,都是在這個世界其它地方難以找到的。嘗過這種滋味的外資,基本上都難以割舍,就像特朗普對權力的依戀一樣。雖然他們可能會在對華問題上出幺蛾子,但那不過是出于傲慢和私利。真到了抉擇之時,它們并不糊涂。

現(xiàn)在的問題并不是這些已經(jīng)嘗到甜頭的歐洲企業(yè)是否會溜,而是如何讓更多的歐洲企業(yè)知道中國市場有甜頭,中國市場有奔頭。相比較美國市場,中國市場的包容性該如何體現(xiàn),相比較特朗普的吃相難看,我們的筷子該如何優(yōu)雅地夾菜,這些事情做好了,未來就會有更多的資本愿意選擇中國,即便不進入中國,也愿意和中國合作,或者愿意融入到中國的產(chǎn)業(yè)體系中去。這一點,尤為重要。

3: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3月30日撰文:在美華人科學家掀起回歸潮。

文中提到:3月份以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原核物理學家劉暢、美國俄勒岡大學原數(shù)學教授林華新、英國劍橋大學原物理學家贠國霖 、美國康寧公司原光學研究員占涵宇……

而自2024年以來,已經(jīng)有17頂尖科學家從美國‘回到’中國。如果以嚴格的意義定性,這里面很多科學家用‘回歸’一詞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他們中有很多本身就具有美國公民身份。所以,這么多頂尖科學家進入中國,肯定不僅僅是因為身份認同問題,而是美國自身出了問題。比如特朗普對于科研經(jīng)費的削減,比如美國死灰復燃的種族歧視等等。不僅是華人科學家,其它族裔的科學家也也有75%的人在接受民調時表示,因為特朗普對于科研經(jīng)費的削減,他們都有離開美國的意向。

特朗普骨子里還是沒有擺脫美國偉大的意識,渾然不知這世界上已經(jīng)有了取代美國的好去處。所以,肆意加征關稅,隨意削減開支,看上去是在為美國好,實際上卻是在挖美國的根。不過他也沒辦法,所有的政府開支,都存在著巨大的漏洞和貪腐渠道。他不可能一筆筆去查證,只能方向性地削減。這樣一來,難免就會傷到了一些真正有用的項目和有用的人才。不過特朗普基于美國偉大的原因,并不在乎。牛身上掉根毛不算啥。

但如果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毛都要掉了,那么牛也是受不了的。

而這些科學家,雖然不能全部流到中國,但對于當前的中國來說,卻是有著雙倍功效的,一方面可以為中國的發(fā)展添磚加瓦,另一方面也為美國的勢衰釜底抽薪。再者,新加坡的《聯(lián)合早報》撰文評述此事,本身就有些不一樣的味道了。

4:據(jù)說馬斯克要辭去自己效率部長這個職務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倘真如此,馬斯克算是明哲保身,上岸求平安了,壓力也就全部到了特朗普身上。失去了馬斯克的輔佐,特朗普將會在自己的MAGA之路上一路狂奔,再也沒有回頭的可能。而中美之間摩擦也將變得不太可控。

  • 而事實上,馬斯克的道路也是行不通的,無論他能不能鏟除美國的內部消耗,美國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的頂級表現(xiàn),其既有的趨勢也不是一兩個人,一兩次改革就能夠扭轉的。美國的命運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