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已經是一輛成熟的電單車,你該自己搞點“副業(yè)”了。


電單車+充電寶:騎不騎都能租充電寶
古人云,人有三急,但是到了現代社會,什么急,也趕不上手機快要沒電的急。
哪怕還有99%電量,也會產生電量不足的焦慮:

更別說電量真的不足了,甚至有網友研究了電池電量和心情的對應關系,我感覺還挺準的:

電量告急之后,如果是在家里或辦公室等地方還好,直接插上充電線就可以緩解,最怕的就是在路上手機沒電了。

比如在騎車時,手機電量突然告急,那感覺,比憋了一泡尿還難受。
所以,當我今天看到美團給美團電單車,增加了充電寶功能之后,不得不佩服美團產品經理的洞察力,太了解人性了,太了解人的需求了,財商太高了:

圖:真是個小機靈柜兒/小紅書
這種充電寶使用起來非常簡單,和普通美團充電寶一樣,掃碼即可租借,還的話,在車上可以還,也可以在有美團充電寶的店鋪等場所歸還:

圖:蜂鳥魚/小紅書
有了這種帶充電寶的電單車,別管你騎不騎電單車,都可以租個充電寶,以解燃眉之急。

美團,快給產品經理加雞腿
美團電單車這個新功能贏得了網友的一致好評,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擔心。
有人說這個思路太驚艷了,產品經歷和運營都很牛:




有人說解決了充電寶點位少的難題:

有人好奇怎么充電:

有的說是電單車電池供電:

有人說騎車的時候,可以順便給充電寶充電:

有人說之前想過類似概念,沒想到實現了:

有人說美團充電寶這下連充電柜租金都省了:

有人說美團還在交通紅綠燈上安裝了充電寶的充電柜:

有人擔心電單車上的充電寶會不會進水:


從圖中可以看到,這個充電寶的位置,位于車把的左下角,坡度很高,能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


美團這么大公司,肯定提前就考慮過這些問題了,如有太大風險,估計也不敢拿出來商用:

有人說騎電單車時,會不會被人攔下,借充電寶:

有人感嘆美團太會賺錢了:

有人說如果放在美團單車上,就更絕了:

還有人說,美團電單車都會搞副業(yè)了:

瑕不掩瑜。
美團電單車新增加的充電寶租借功能,很好地切中了手機電量不足的場景,利用既有資源(電單車),讓充電寶租借和歸還更加方便,既方便了用戶,也給自己開辟了新的搞錢“副業(yè)”。
可謂一舉多得。生財有道。
至于安全問題,上面也提了,美團的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大概率做過風險評估了。

告別電量不足的尷尬
從用戶角度,美團電單車的產品經理,對用戶痛點和充電寶使用場景的把握十分精確。
一方面,共享電單車充電寶,可以大幅提升便利性。
眾所周知,共享電單車點位分布密集、流動性強,用戶在騎行過程中手機沒電可隨時租借,無需專門找充電寶租借點。

圖:蜂鳥魚/小紅書
還充電寶也更輕松,找到美團電單車就能歸還,解決了以往歸還難的痛點。
而且美團這個設計充分利用了現有資源,節(jié)約了成本。
另一方面,移動式充電寶更好地滿足了應急需求,為手機電量告急的用戶,提供及時充電服務,緩解電量焦慮,保障出行中通訊、導航等功能正常使用。
我沒騎過這種帶充電寶的電單車,不知道充電速度怎么樣。
假設我騎10分鐘,給手機充電十分鐘,能充個百分之5%-10%的電量,也足以緩解我的充電焦慮了。
還車之后,再找別的地方繼續(xù)充電,增加了緩沖時間。

穩(wěn)賺不賠的好買賣
從美團角度看,這種給電單車加上充電寶功能,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的妙招。
降低成本:減少充電寶在商場等場所的入場費、店鋪分成,及渠道費用等成本支出。
業(yè)務協同:實現 “騎行+充電” 的復合收益模式,電單車為充電寶拓展使用場景,充電寶需求,又反推電單車使用頻率增加,提升用戶粘性。
市場競爭力增強:創(chuàng)新服務在共享經濟領域形成差異化競爭優(yōu)勢,吸引更多用戶,鞏固市場地位。
拓展盈利渠道:充電寶租借可以為美團帶來額外收入,增加盈利點。
數據價值挖掘:打通充電寶與電單車用戶數據,可預判區(qū)域充電寶需求,實現動態(tài)調配;此外,美團還能基于數據,開展精準營銷等。

圖:cc/小紅書
可以說,“電單車+充電寶”,對美團來說,是穩(wěn)賺不賠的好設計。畢竟,買的沒有賣的精。
不過話說回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只要“飯”做的好吃,買單的人也心甘情愿。
賣的用心,買的開心,便是你情我愿的好買賣。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