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有云:“口者,心之門戶也。變化須臾,吉兇大命系之焉?!毖赞o,這看似人人皆通的技藝,實則暗藏玄機。

一言可興邦,一言可喪邦,事物的吉兇禍福,人物的榮辱浮沉,往往潛藏于寥寥數(shù)語之間。那些歷經(jīng)風霜、飽覽世事之人,對待言辭總是如履薄冰,從不輕率出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急事,宜緩言

瑯琊王氏之家規(guī),言簡意賅:“言宜慢,心宜善?!?/strong>這古老而顯赫的家族,在漫長的1700余年間,孕育了36位皇后、36位駙馬、35位宰相,其輝煌與家規(guī)家風息息相關(guān)。家規(guī)雖僅數(shù)字,卻道盡了緩緩而言的深邃智慧。

尤其在急事臨頭時,言辭更需緩緩而出。因為急躁之時,往往語無倫次,有失體統(tǒng),既易誤事,又易損人形象。唯有急事緩言,方能處事不驚,給人留下穩(wěn)重可靠、值得托付的印象。

02

無把握之事,慎而言

《禮記》有云:“君子約言,小人先言?!本由餮?,小人妄語。

謹慎,不僅是一種態(tài)度,更是一種修養(yǎng)。

若無十足把握,沉默是金。

若萬不得已而需開口,措辭務(wù)必謹慎,以免誤導(dǎo)他人,如此方能贏得他人的信賴與尊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未發(fā)之事,勿妄言

《荀子》有言:“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智者?!睗L動的珠子止于上坡,無稽之談止于智者。

制造與傳播謠言,是品質(zhì)、修養(yǎng)與辨別力欠缺的體現(xiàn),亦會讓人貼上不負責任、無事生非的標簽。遇事需冷靜分析,對未發(fā)之事,切勿妄加揣測。

04

損人之事,不宜啟齒

《菜根譚》有云:“牙尖嘴利,終非福厚之人?!爆F(xiàn)實中,有人將尖酸刻薄視為幽默,將嘲弄他人視為真性情。

然而,損人與幽默,實則南轅北轍?!盾髯印s辱》亦云:“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良言如春風拂面,惡語則如寒冬刺骨。

言辭上的“抖機靈”,看似機智,實則暴露了情商的低下。一個喜歡在言辭上占便宜的人,必定是自私自利之人。

損人之言少出口,對人和善多積德,方能為自己的未來鋪就坦途。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5

負氣抱怨之事,禁言為妙

曾國藩有言:“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strong>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抱怨無益于事,反讓自己陷入黑暗。心胸需寬廣,抱怨之言少出口。情緒失控時,言辭易傷人。

負氣之言,雖非本心,但造成的傷害難以彌補?!暗蹲幼於垢摹敝?,往往難以贏得他人的信任與愛護。

抱怨之言亦需慎言,與其抱怨不如行動,將抱怨轉(zhuǎn)化為前進的動力。

06

尊長之事,多聽少語

《禮記》有云:“長者不及,毋儳言?!?a class="keyword-search" >尊長未提及之事,切勿主動提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不愿提及之事甚多。

與尊長交談時,應(yīng)由尊長主導(dǎo)話題,方能彰顯自己的謙虛與尊重,更易贏得尊長的喜愛與器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7

隱私之事,勿需多言

《格言聯(lián)璧》有云:“靜坐常思自己過,閑談莫論人非?!?/strong>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與隱私,切勿將他人的是非作為談資。人與人之間需相互尊重,交淺言深乃大忌。

在談?wù)撍穗[私時保持沉默,亦不要將自己的私事四處宣揚,以免給人留下輕浮不靠譜的印象。

言辭乃天性使然,沉默則為修行之道,閉嘴則是智慧之選。見過世面之人,從不輕率出口。

相較于能說會道,把握言辭尺度、掌握說話分寸,更能彰顯一個人的真正修養(yǎng)與智慧。畢竟,若連口舌之欲都無法駕馭,又何以掌控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