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T195191】編輯,如有問題可聯(lián)系作者。

漸凍癥,面對這一殘酷的疾病,西醫(yī)尚無根治手段,但中醫(yī)卻從“肝、脾、腎”三臟同調的獨特視角切入,為患者點亮了一盞希望之燈。

中醫(yī)早在《黃帝內經》中便將此類病癥歸為“痿證”,提出“治痿獨取陽明”(陽明經主氣血,與脾胃密切相關),并強調“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肌肉”的整體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 疏肝理氣,通調筋脈

病理:肝氣郁結導致氣血瘀滯,加重肌肉僵硬和神經傳導障礙。

治法:以柴胡、白芍、郁金等疏肝解郁,配合針灸刺激太沖、陽陵泉等穴位,疏通肝膽經絡。

2. 健脾祛濕,充盈氣血

病理:脾虛則氣血生化不足,肌肉失養(yǎng);濕邪停滯則肢體沉重、麻木。

治法:黃芪、白術、茯苓等健脾益氣,輔以艾灸足三里、中脘穴,增強脾胃運化功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 補腎填精,固本培元

病理:腎精虧虛加速神經元退化,導致骨骼脆弱、呼吸無力。

治法: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等滋補腎精,配合命門、腎俞穴艾灸,激發(fā)先天元氣。

在肝脾腎同調的理論基礎上,中醫(yī)名方陽明扶正湯通過現(xiàn)代改良,成為對抗漸凍癥的核心方案。
組方解析

扶正固本:人參、黃芪大補元氣,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通絡祛瘀:地龍、全蝎破血逐瘀,疏通神經經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漸凍癥雖兇險,但中醫(yī)的“肝脾腎同調”思路,通過調和臟腑、激發(fā)自愈力,為患者打開了另一扇門。而陽明扶正湯作為這一理論的實踐結晶,更是以“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的優(yōu)勢,成為無數(shù)家庭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