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黃沙之上,鐵鍬與希望一同同頻共振。眼前的漢子弓身掘出沙坑,搭檔默契地將一株梭梭苗植入深處,覆土、踩實,轉瞬之間,荒漠便多了一抹倔強的綠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志愿者互相配合種下梭梭樹苗

這位面色黝黑的年輕人名叫徐軍,民勤本地人,和眼前“漫山遍野”的勞動者一樣,是參加“請到民勤種棵樹”公益活動的志愿者之一。

3月30日,甘肅省電子商務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商會發(fā)起“請到民勤種棵樹”公益活動,這片與巴丹吉林、騰格里兩大沙漠對峙的土地,迎來了天南地北的“播綠人”。活動將同步開通線上植樹認捐平臺,參與者可通過小程序“云認養(yǎng)”樹木,每棵樹將配有專屬生態(tài)證書。

草方格如棋盤般延展,志愿者們躬身如畫。2024年秋,來自福建的志愿者高玲敏初至民勤,便在一線與沙?!岸分嵌酚隆?。今年春天,她轉身成為志愿者團隊的后勤守護人,以另一種方式輕撫這片土地。談起一系列難忘的治沙經歷,她說:“兩次身份的轉變讓我逐漸意識到,種樹治沙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沖鋒,而是一群人的系統(tǒng)作戰(zhàn);種樹的經歷讓我與這片土地產生了更加深刻與豐富的聯(lián)結?!?/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高玲敏作為志愿者代表發(fā)言

武威市涼州區(qū)的企業(yè)家趙金山,當天帶著公司的全體員工一同參與了植樹活動。“每年沙塵暴的程度都有所減輕,我們享受到前人栽樹帶來的好處,就更要繼承他們的衣缽,將防沙治沙堅持到底?!壁w金山說。同樣來自武威市的李國鋒帶著妻子和正讀小學五年級的外甥來到治沙現(xiàn)場。一鍬一鏟間,他期盼少年能在勞作中理解治沙人的艱辛,讀懂每一株幼苗背后的生態(tài)意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志愿者們成群結隊開展植樹行動

如今,民勤縣正在遠離“第二個羅布泊”的命運——曾經的荒漠逐漸變成綠洲。青土湖重現(xiàn)生機,蘆葦搖曳,水鳥翱翔;曾經在風沙邊緣掙扎的村莊,如今有了一行行的綠樹,瓜果飄香。這背后,是無數(shù)治沙人的心血與付出。

“這場關乎生態(tài)安全的持久戰(zhàn),需要更多人用行動支持。”甘肅省電子商務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商會會長潘從明說。(李登博)

來源:新華網

編輯:周旦

審校:李筱

責任編輯:閆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