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2月,中斷了10年的高考制度被恢復,全國各地570萬考生走入考場,這也是恢復高考以來,唯一一次在冬天舉行的考試。
半年之后,1978年的夏天,考場迎來了恢復以來的第二批610萬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在這610萬人之中,有一個鄭強的重慶崽兒,成為40萬被錄取的幸運兒之一。

1960年出生在重慶歌樂山鄭強,用半年的時間沒日沒夜地復習,再加上之前在本為教師的父親的熏染下打的良好文化基礎,一舉考入浙江大學化學系,之后由學士而成碩士,由碩士而成博士,最后被國家教委選為中日聯(lián)合培養(yǎng)留學生人才,于日本京都大學深造三年,在學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取得了驕傲的成就。
1995年6月,結束了3年的日本留學生涯,鄭強被母校浙江大學聘用為高分子系教師,之后17年,直到2012年6月被調(diào)任貴州大學校長,鄭強都辛勤耕耘在這方教育熱土上,他熱愛自己的學生,熱愛自己研究的專業(yè),在他的專業(yè)領域,他成了權威專家,他的學生也熱愛這位敢怒敢言,敢愛敢恨的淵博師長,他連續(xù)多年被評為“學生心目中最喜愛的老師”,這也是鄭強獲得的眾多榮譽中他最得意的一個。
鄭強之所以在浙大廣受歡迎,并不是他的學術帶給他的,帶給他超高人氣的是他開設的人文教育課程,一個工科出身的教授,竟然大張旗鼓地搞起了人文思想教育,在一些人眼里,這簡直就是“不務正業(yè)”,別人的質(zhì)疑或不解并沒有影響他什么,他還是經(jīng)常被指定去給學校黨員積極分子作思想報告,最后甚至給全校開設思想政治公開課,鄭強擅長做愛國主義教育。

奉獻浙江大學17年之后,2012年6月,鄭強接到教育部一紙調(diào)令,被安排到偏遠的貴州大學擔任校長,“我是貴州人,我熱愛這個地方”鄭強說,這是發(fā)自他內(nèi)心的情感表達。
鄭強出任貴州大學校長,他說:“我是抱著尋根的情懷來到貴州的”,在鄭強看來,貴州,就是自己的故土。
從物質(zhì)條件來看,這里遠比不上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杭州,但這對鄭強來說卻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他終于可以按照自己的設想來做教育了。
鄭強剛擔任貴大的校長,一個貴州女孩兒肖麗的故事便傳到了他的耳中,肖麗是貴州遵義的一名高中生,在高二時被查出患上骨癌,因為病情嚴中,大大小小動過了9次手術,左腿高位截癱。
然而,她卻在2012年的高考中,忍受病痛,走進“一個人的考場”,以驚人的毅力完成高考,并且考出超出一本線的成績,這樣的學生引起了鄭強的好奇,2012年7月19日,鄭強專程從貴陽來到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將貴州大學今年第一份錄取通知書交到了“最堅強高考女孩”肖麗的手中,大學夢終圓。

如今,身為貴州大學的校長,由于事務繁忙,他再也沒有那么多時間給學生上公開課,也沒有時間全國各地到處跑,但他現(xiàn)在能用自己的溫度守護一方凈土,用自己的學識滋養(yǎng)一方心靈,對于一個教育者來講,這已經(jīng)算得上莫大之功了。
如今鄭強是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他不但是個學者,教授,校長,更是一個思想家,教育家,一個有溫度有靈魂的心靈拓荒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