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本號 · 一起思考

作者:徐吉軍,新媒體:漢唐智庫!

如果說2025年1月20日是特朗普人生的最高光時刻,在勝選登基70天后,特朗普反復向世界證明他空談治國毫無章法的真實能力。

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后,特朗普一直宣稱上任后24小時內(nèi)結束沖突,然而如今已經(jīng)過去了70個24小時,俄烏沖突連30天的短暫?;鹨簿S持不住。

3月30日,特朗普對媒體說:“如果俄羅斯和我無法就停止烏克蘭的流血達成協(xié)議,如果我認為這是俄羅斯的錯,雖然可能不是,但如果我認為這是俄羅斯的錯,我將對石油征收二級關稅,對所有來自俄羅斯的石油征收二級關稅。所有石油將被征收25至50個(百分)點的關稅”。

面對普京下令俄軍發(fā)動全線攻勢,力求迅速擊潰烏軍的部署,特朗普只能發(fā)出向俄羅斯石油加征二級關稅的威脅。

面對澤連斯基似軟實硬拒絕簽署美烏礦產(chǎn)合作協(xié)議的立場,特朗普只能威脅說烏克蘭休想加入北約。

然后似乎就沒有辦法了。

可憐的特朗普,如今只敢武力威脅伊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伊朗不是嚇大的!

3月初,忙著解決俄烏沖突的特朗普,致信伊朗領袖哈梅內(nèi)伊,敦促伊朗方面就伊核問題與美國進行談判,并明確表示必須在兩個月內(nèi)達成協(xié)議。

3月30日,特朗普發(fā)出威脅,如果伊朗不與美國達成核協(xié)議,就會有轟炸。這將是他們從未見過的轟炸。轟炸完了還有二級關稅。

針對特朗普的威脅,伊朗總統(tǒng)佩澤希齊揚表示,拒絕與美方就伊朗核計劃進行直接談判,理由就是伊朗不接受威脅。

在伊朗人心里,伊朗是中東頂級大國,在世界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絕不接受任何威脅:除非像以色列團滅黎巴嫩真主黨那樣80噸炸彈泰山壓頂……

從2020年1月3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蘇萊曼尼少將被特朗普下令用導彈襲擊致死之后,伊朗就一直沒有真正強硬過。所謂的中東遜尼派抵抗之弧,因為帶頭大哥失去了抵抗意志,逐漸被以色列瓦解,排隊槍斃。

加沙地區(qū)已經(jīng)一片廢墟,哈馬斯被打成散兵游勇;黎巴嫩真主黨高層被80噸炸彈團滅,四千多中層被傳呼機爆炸喪失戰(zhàn)斗力,整個指揮體系崩潰;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在2024年12月8日被反對派推翻,阿薩德逃亡莫斯科。

一系列事件,伊朗功不可沒,對得起美國和以色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出爾反爾特朗普!

2018年5月,特朗普單方面撕毀伊核協(xié)議(JCPOA),重啟對伊制裁,正常人無法理解特朗普的瘋狂,撕毀伊朗核協(xié)議的理由僅僅是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這是特朗普奉行單邊主義美國優(yōu)先理念的實踐,也是對奧巴馬政府所有政策的顛覆,直接摧毀了中美俄歐為首的國際治理體系穩(wěn)定中東局勢的努力。

在撕毀核協(xié)議之后,伊朗理論上又有了重啟核武器研發(fā)進程的理由,只不過現(xiàn)在的伊朗似乎有心無力研制核武器,甚至已經(jīng)被美國和以色列嚇得無心也無力研制核武器。說到極致,假如現(xiàn)在有個核大國送給伊朗10枚核武器,說不定嚇得哈梅內(nèi)伊趕緊丟到一邊甚至送給美國核查。讓伊朗人舉起核武器威脅以色列和美國,再給100個膽子也做不到,因為伊朗人已經(jīng)被以色列大殺四方的氣勢嚇怕了,隨時擔心睡夢中炸彈臨頭。

估計伊朗人也沒想到特朗普會卷土重來,而且在卷土重來之后不忘收拾伊朗。

問題在于,當初退出核協(xié)議的不是伊朗,是美國。伊朗本想遵紀守法做世界公民,問題是美國不允許以色列不同意!

簡單說,以色列不容許中東存在一個不聽話的軍事強國,在擺平了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國家后,必須收拾伊朗!利用核問題挑起事端,借機收拾伊朗就是美國和以色列的目的。

至于伊朗是不是真的研制核武器,根本不是問題。

面對美國的威脅,如果美國說你有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最好你真的有,如果沒有,那就等死好了。

三、最后通牒!

特朗普向伊朗發(fā)出“60天最后通牒”,標志著美國對伊施壓進入終極形態(tài)。在通過阿聯(lián)酋特使轉(zhuǎn)交的密信中,特朗普要求伊朗必須接受“全面棄核、限制導彈射程和數(shù)量、承諾反恐等一系列條款,本質(zhì)上是迫使伊朗接受一個戰(zhàn)敗國的安排。

特朗普的這種談判策略,一直是他極限要價的交易藝術,實際上與冷戰(zhàn)時期的瘋子理論非常相似,都是通過展現(xiàn)非理性姿態(tài)迫使對手讓步。

特朗普選擇對伊朗采取強硬立場,實際上是以色列和沙特中東新軸心的地緣訴求。

2024年,伊朗兩次向以色列發(fā)射導彈無人機打擊;以色列出動空軍轟炸伊朗空軍基地和導彈基地。兩國事實上處于低烈度戰(zhàn)爭狀態(tài)。沙特和伊朗,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的領頭羊,兩個派別一直明爭暗斗無法團結到一起,至今依然如此。

2024年12月,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垮臺后,伊朗的抵抗之弧遭受重創(chuàng),此時美國施壓正是趁虛而入的好機會。

不過,美國忽視了兩個關鍵變量,一是是中國通過與伊朗的經(jīng)濟合作,正在加大對伊朗能源基建的投入(如格什姆島油氣樞紐工程);二是俄羅斯向伊朗轉(zhuǎn)讓S-500防空系統(tǒng),一定程度上能夠遏止以色列的空軍威脅。

美國敢不敢肆無忌憚的打擊伊朗,關鍵要看中俄對伊朗的支持力度和保下伊朗的決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欺軟怕硬的兩面人!

面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持續(xù)進攻,特朗普不僅不敢出兵與俄羅斯交戰(zhàn),還向澤連斯基施壓要求讓步,借機控制烏克蘭的礦產(chǎn)資源。

表面看,特朗普對俄石油征收25%-50%關稅的威脅,目的是懲罰俄羅斯,實際上是一石二鳥,意在歐盟。目前,俄羅斯原油占歐盟進口量的12%,若實施二級關稅,歐洲能源成本將飆升30%,這樣既打擊了俄羅斯財政(能源出口占俄GDP的25%),又迫使歐盟加速擺脫對俄依賴,最終受益者是美國頁巖油與LNG產(chǎn)業(yè)。

特朗普交易藝術的精髓就是用盟友的鮮血澆灌美國資本,深層原因就是盟友好控制,對手不擺他!

總體來看,美國對俄羅斯懷柔對伊朗強硬,是因為中國因素。美國既需要俄羅斯在烏克蘭、敘利亞等問題上配合,又擔憂中俄兩國“無上限合作”。

美國威脅伊朗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不愿歐亞大陸形成“莫斯科-德黑蘭-北京”能源-安全軸心,這正是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中預言的噩夢場景。

2025年3月14日,中俄伊北京三方會談,明確要求解除對伊制裁并維護多邊主義,已經(jīng)直接化解了特朗普的壓力。

特朗普的欺軟怕硬兩面人策略,本質(zhì)是帝國衰變期的應激反應,既無力維持全面霸權,便選擇性地展示獠牙。

世界已不再是強權者的獨角戲舞臺,合作與發(fā)展的主旋律,終將蓋過霸權崩塌的挽歌。

關注漢唐智庫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