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瑩把鑰匙交到黃玲手上那天,小院里格外安靜。
“玲姐,房子就麻煩你照看了?!彼维撗廴Ψ杭t。她和林武峰即將去廣州,苦心經(jīng)營的小屋不得不短暫離開。
黃玲點點頭,只接過小間鑰匙,拒絕了大屋的?!傲糁箝g,萬一回來住幾天也方便。”她眼神閃爍,沒說出口的是—怕有人打這房子主意。
誰能想到,就在宋瑩離開不久,她最疼愛的鄰家女孩吳珊珊,會用一場婚姻霸占這間屋子?
人心啊,真是說變就變。
吳珊珊童年的苦楚人盡皆知。
繼母張阿妹偏心自己的女兒,對繼子女冷若冰霜。
宋瑩和黃玲看不過眼,常偷偷接濟她和弟弟小軍。
有肉分一塊,有好吃的送一份。
吳珊珊青春期發(fā)育,宋瑩甚至特意準備了布料,讓黃玲給她做了內(nèi)衣。

這些點滴溫暖,本該是善意的傳遞。
可人性有時比四季更難預測。接受好處久了,有些人便覺得這是理所應當?!吧锥?,斗米仇”這句老話,在吳珊珊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最初,吳珊珊只是想借宋瑩的房子給弟弟讀書半年。宋瑩爽快答應了。誰知道半年后,吳珊珊又提出要再借三年—小軍要讀高中了。
宋瑩拒絕了。
被拒絕的吳珊珊沒有表現(xiàn)出失望和理解,而是—記恨。

她看中了副廠長兒子劉健的背景,火速嫁了過去。她和公公聯(lián)手,用行政壓力逼迫宋瑩把房子“租”給她當婚房。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吳珊珊能對曾經(jīng)給予她無數(shù)善意的宋瑩下此狠手?
答案或許并不復雜。
在原生家庭的陰影下,吳珊珊把宋瑩當成了可以索取的母親替代品。
她習慣了宋瑩的付出,卻忘了—宋瑩只是鄰居,不是她的保姆或提款機。當宋瑩拒絕她不合理的要求時,曾經(jīng)被壓抑的占有欲和怨恨全部爆發(fā)了。

“你對我這么好,為什么不繼續(xù)滿足我?”這種幼稚的邏輯在吳珊珊心中生根發(fā)芽。
諷刺的是,吳珊珊對待自己的親生父親,卻異常寬容。
老吳一生軟弱,從未在張阿妹面前為子女爭取過什么??僧斔硎疽┬≤娮x書時,吳珊珊立刻原諒了他。
為什么?
因為父親的承諾符合她的利益。吳珊珊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精于計算的人,她判斷人和事的標準只有一個—對自己有利還是無利。

當吳珊珊和劉健成功入住宋瑩的房子后,她并未停止索取。她試圖讓莊老師無償補課,讓黃玲家?guī)兔β?lián)系工作。
甚至在劇情后期,她還把孩子戶口偷偷落在了宋瑩房子上—野心昭然若揭。
看著吳珊珊的行為,我們不由嘆息。她本是個值得同情的女孩,卻在成長過程中扭曲成了第二個張阿妹。
善良的人常常難以理解:為何自己的關(guān)愛會換來對方的恩將仇報?
其實,這里面有個殘酷的真相:持續(xù)的單向付出,有時候不會培養(yǎng)出感恩,反而會滋生出理所當然的態(tài)度。尤其對于原生家庭不幸的人,他們可能把別人的善意誤解為某種義務。

黃玲與宋瑩的友誼之所以歷久彌新,正是因為她們之間有互相尊重的邊界和雙向的付出。黃玲照顧宋瑩的兒子棟哲,宋瑩也保護黃玲不受鄰居欺負。
而吳珊珊只會拿,不會給。她把宋瑩視為取之不盡的資源,而非平等相處的人。
送別宋瑩時,吳珊珊哭得傷心。那淚水是真的,卻也摻雜著對“母親”離去的不舍和對“資源”流失的恐慌。
命運終究是公平的。吳珊珊以為傍上了劉健就能飛黃騰達,卻不知自己只是副廠長的工具人。當她失去利用價值,劉健也就不再憐惜。
所謂的白眼狼,其實是沒學會愛的人。只可惜,她自己選擇了這條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