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篇發(fā)表在頂級醫(yī)學期刊《柳葉刀》上的論文宣稱成功完成"全球首例組織工程氣管移植",轟動國際醫(yī)學界。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之一、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教授Martin Birchall因此獲得"2008年度英國科學技術(shù)人物"稱號。

然而,這場"突破性進展"實則是一場精心編織的騙局。2023年10月,《柳葉刀》終于撤回這篇造假論文——此時距離期刊首次收到造假舉報已過去5年,而涉事患者早已因手術(shù)失敗遭受不可逆?zhèn)?。更令人震驚的是,UCL校方全程包庇Birchall教授,甚至拒絕要求其撤回另一篇已被證偽的2010年論文。

2008年《柳葉刀》論文:一個虛假的“成功案例”

2008年11月,《柳葉刀》以創(chuàng)紀錄的1個月超快速度發(fā)表論文,描述西班牙巴塞羅那醫(yī)院為30歲患者Claudia Castillo實施"世界首例組織工程氣管移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原文鏈接: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2341-3/fulltext

論文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包括:使用患者自身干細胞培育出氣管;組織移植首次可以在無需抗排斥藥物的情況下進行,標志著器官移植進入新時代。Birchall聲稱在其實驗室用患者干細胞培育出氣管,而該論文另一作者Paolo Maccharini則負責在巴塞羅那醫(yī)院進行實施氣管移植手術(shù)

憑借這一"突破",Birchall于2009年被UCL高薪聘任,而Macchiarini則于2010-2014年被UCL聘為名譽教授。

騙局敗露

然而,隨后有證據(jù)顯示,Macchiarini在醫(yī)院進行的其他氣管移植手術(shù)死亡率為100%。2008年《柳葉刀》論文中描述的患者Claudia Castillo之所以幸存下來,是因為她的氣管移植取代的是她的左主支氣管,而不是氣管。她的移植實際上也是失敗的,她能存活是因為她的右主支氣管和肺部都很健康。

2018年5月,巴塞羅那醫(yī)院新任醫(yī)學主任正式向《柳葉刀》舉報2008年論文中有關(guān)患者Claudia Castillo臨床結(jié)局的虛假信息:患者術(shù)后肺功能改善的報道是錯誤的,實際上,手術(shù)3周后,Claudia Castillo氣管塌陷,需要植入支架

到2018年,Macchiarini早已被醫(yī)院解雇,并被指控為傷害患者的研究造假者,他的一些合著者也被指控存在學術(shù)不端行為。2019年,Macchiarini因嚴重傷害患者,在意大利被判緩刑,并于2023年在瑞典被判監(jiān)禁。

長達5年的撤稿拉鋸戰(zhàn)

2018年7月,《柳葉刀》曾收到Macchiarini及其同事研究造假的第一手資料。當月,《柳葉刀》撤回了Macchiarini等人的兩篇論文。其他期刊也撤回了Macchiarini等人的論文。

因此,從2018年開始,《柳葉刀》的編輯就知道Macchiarini是一個連環(huán)研究欺詐者,他們被告知2008年的論文是假的,但《柳葉刀》一再拒絕撤回2008年論文

2018年11月,Birchall回應稱:“我比任何人都清楚Macchiarini博士在2008年后遇到了麻煩。但《柳葉刀》論文中的病例報告的時間點更早,其中包含的所有數(shù)據(jù)都是真實的,可能被視為重要貢獻......從未有人聲稱有撤回該論文的合理依據(jù)?!?/p>

直到2023年10月,瑞典研究不端委員會(Npof)裁定其2014年的5年隨訪論文造假(使用相同偽造數(shù)據(jù)),2008年論文才被迫撤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08年研究的5年隨訪論文: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3)62033-4/fulltext

2018至2023年間,盡管調(diào)查者多次要求UCL責令Birchall撤稿,校方始終拒絕。

相關(guān)的2010年造假研究

2010年,發(fā)表于《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JTCVS)的一項研究聲稱在2008年人體氣管移植前已完成動物實驗(豬模型研究),Birchall和Macchiarini是該研究的共同作者。但種種證據(jù)表明該實驗根本不存在或為事后偽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原文鏈接:https://www.jtcvs.org/article/S0022-5223(09)01324-5/fulltext

關(guān)鍵矛盾在于:2008年《柳葉刀》論文使用了合著者Anthony Hollander教授開發(fā)的技術(shù),但在2008年6月Castillo進行移植時,Hollander的技術(shù)尚未進入公眾視線。Hollander本人卻聲稱在2008年3月參與了人體實驗性氣管手術(shù)。此外,Hollander曾在書中寫道,在Castillo手術(shù)之前,還沒有在動物身上測試過氣管移植。

因此,Birchall作為2008年人體實驗的主導者,明知2010年論文中的“前期動物實驗”是虛假的,卻仍同意署名。

UCL的包庇

2013年10月,調(diào)查人向UCL指控Birchall存在研究不端行為:他在同意成為2010年論文的合著者時,應該知道論文虛構(gòu)了動物實驗時間線。此外,2010年論文的發(fā)表,實為掩蓋2008年《柳葉刀》論文的倫理問題——未經(jīng)充分動物實驗直接進行高風險人體手術(shù)。該虛假論文被用于支持2012年一項兒童氣管移植手術(shù)(未放置支架),導致患兒術(shù)后窒息死亡。

UCL副校長Geraint Rees駁回投訴,理由包括:

  • Birchall僅是編輯手稿,不參與數(shù)據(jù)收集

  • 實驗在Birchall入職UCL前完成

  • 舉報應找數(shù)據(jù)收集者

而實際上,舉報人指出,UCL的回應充滿邏輯漏洞。首先,若按UCL說法,Birchall僅參與編輯手稿,則其不符合作者資格,屬于“掛名作者”(gift authorship),本身即學術(shù)不端。其次,Birchall作為2008年人體實驗主導者,必然知曉2010年論文的虛假性,卻選擇包庇。第三,英國研究誠信辦公室(UKRIO)準則強調(diào),所有作者必須對論文真實性負責,UCL的辯解違背UKRIO標準。

截至目前,2010年的動物實驗論文仍未被撤稿。JTCVS僅在2024年10月發(fā)表了對該論文的關(guān)注聲明,但沒有說明擔憂的性質(zhì),也沒有提醒讀者該研究在2008年《柳葉刀》研究之前進行的說法是錯誤的。

本文整理自:https://drpeterwilmshurst.wordpress.com/2025/03/18/ucl-rebuffs-calls-to-retract-another-falsified-paper-by-professor-birchall/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