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可能沒有聽說過家族和族譜,只有農(nóng)村才有,每個村子都會有祖祠,有家族,有些村子大的,一個姓個祖祠,每個去世的人的靈位都會放在祖祠里供奉,每年的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就是去祖祠里放鞭炮點蠟燭給過世的親人拜年,還要點燃幾根香一邊磕頭一邊說一些讓去世的親人保佑家人平平安安的話。祖祠有專人看著,平時會鎖門,只有大年初一或有人去世的時候才會開門,也有專門的人來記載和保存族譜,如果有哪家沒有生兒子或?qū)O子,村里人就會自動屏蔽他們家,認為他們在族譜上再也同有延續(xù)的后代,等他們一死,就像透明人了,跟不跟他們來往都無所謂,因此,在這樣的村子,重男輕女的現(xiàn)象真的很嚴重!

重男輕女是社會不平等的一種觀念,男女平等的口號也喊了好多年,好多村子的墻上刷著“生男生女都一樣”的宣傳語,現(xiàn)在放開三胎了,年輕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可能還沒那么嚴重,畢竟自己就是牛馬不想再多生牛馬來受罪,但在有些村莊,重男輕女的思想仍然很嚴重,家中有老人去世,下葬的當天只有老人的兒子和孫子才能跟著抬棺材的人一起去山上,女兒和外孫女是不能跟著去的,就連清明節(jié)掃墓,有的也只能男丁去,女丁不能去,現(xiàn)在有些村子的思想要稍微松動一些了,出嫁的女兒女婿也能在清明節(jié)的時候給逝去的父母掃墓,但總是差點意思,不像那么回事。

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心里,上墳是兒孫的事,出嫁的人女兒是外人,最好不要回娘家上墳,有些出嫁的女兒過得好,兒子過得差,村里又會有另一種說法,說是出嫁的女兒回娘家上墳,破壞了風水,好處都讓女兒得了,兒子沒有得到任何好處,最好的方法是不讓出嫁的女兒回娘家上墳。

想想就好笑,出嫁的女兒吃苦肯干,起早貪黑的做生意,能賺錢也是辛苦所得,跟娘家墳?zāi)沟娘L水有啥關(guān)系?而在家中的兒子,整天不正干,有點錢就不思進取,在村里打牌喝酒,這樣的人能賺大錢才怪呢,自己懶,賺不了錢,還責怪出嫁的女兒不應(yīng)該回娘家來上墳?
村里為公共事情需要湊錢的時候,每家每戶也是只要男丁湊錢,只有男人和兒子才出錢,妻子和女兒是一分錢不用出的,就連上族譜也是一樣的,雖說女兒也可以上族譜,但等女兒出嫁后族譜就不會有女兒的名字,族譜一般也是男丁才能上在族譜里,嫁進來的女人哪怕死亡后在墓碑上也只有一個姓氏,而這個姓氏也是在丈夫的姓氏之后,男女平等的口號喊了這么多年好像對一些村莊根本沒有用。

在某些村子,如果哪一家沒生兒子的會被村里人嘲笑,看不起,一般人只是背地里說他們家絕戶了,有些生了幾個兒子的家庭還會當面嘲笑他們家沒生兒子,甚至還有人準備吃絕戶,認為生了女兒的人家什么都帶不走,哪怕是村里的房子也不能給女兒,給了女兒就是給了外人,哪怕女兒生的孩子隨女方姓也不是女方的血脈?,F(xiàn)在都什么年代了,竟然還有如此重男輕女的地方,在農(nóng)村生活真的好難,沒有錢沒有兒子真的寸步難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