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圖文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轉發(fā)只為學習分享,侵權請通知必刪。

一、畫面主體

鳥在一幅畫中占有畫面最顯眼的位置,是畫家筆墨情感著力表現(xiàn)的對象,花草樹石則作為背景用來襯托鳥,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使畫面主體更加鮮明突出。從構圖學講,如果把畫面分成九宮格,鳥的位置一般不會超越四個畫眼,否則也就不能稱其為主體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畫龍點睛

在以花草樹石作為畫面主體的花鳥畫作品中,有時僅有花草樹石,畫面會顯得缺少生機,如果在畫面中增加幾只鳥,則會使畫面生動豐富許多。在這種構圖中,由于鳥不是主體,所以鳥一般比較小,并且不占據(jù)畫面的主要位置,只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鳥使得整個畫面更加靈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畫面點綴

花鳥畫構圖具有復雜且多樣性,許多畫家在表現(xiàn)鳥時,采取“藏”的方式,將鳥放在不起眼的位置,在觀賞作品時,如果不通讀全畫,很難發(fā)現(xiàn)鳥的存在。這種含蓄內蘊的創(chuàng)作手法,往往能創(chuàng)造出出乎意料的效果。這時鳥的作用既不是主體,也不是點睛,而只是畫面的點綴,使畫面表現(xiàn)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顯得氣韻生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背景渲染

渲染作用的鳥在畫面上往往反映了作者的主觀情懷,起到渲染氣氛,增加藝術情調的作用。氣氛渲染不緊能使畫面靈動,更加表現(xiàn)出畫家的精神氣質,使畫面的主題更加突出,使畫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更加鮮明。

如宋徽宗趙佶的繪畫作品《瑞鶴圖卷》中的仙鶴,在皇宮大殿的上空盤旋,展翅高飛。鶴在傳說中有吉祥長壽之意。如果按鶴的生活規(guī)律,是不可能生長在畫面上這些環(huán)境中的,但作者因主管需要,在構圖上打破了時空觀,以次畫寄托了他祝愿宋朝江山美好吉祥、長治久安的心態(tài)。這種不完全符合鳥類自然生長習性的繪畫作品,因其美好的寄托意義一直得到認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五、寄寓象征

象征手法是“幽妙以為理,想象以為事”,也就是畫家將造化自然的微妙生機動態(tài),用生動、傳神、具體可感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畫家創(chuàng)作的這種鳥的形象,往往寄寓著畫家濃厚的個人情感。畫中的鳥,不再是一種寫實的、簡單的鳥,而是寄托了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感情內涵。

如清代八大山人的花鳥畫作品中的鳥,都是白眼看天,畫家以鳥的形象表達自己的情感,表現(xiàn)出作者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與無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六、象外作用

一幅作品不僅要表現(xiàn)一定的主題,有一定內涵,還要有一定外延,有時外延延伸到畫面以外,達到畫外有畫、象外有象的境界。象外作用的鳥在畫中看似實畫之物,但卻能讓人想象到畫面沒有表現(xiàn)出的更多的內容。

象外作用不僅在花鳥畫中,在山水畫中也有這種情況。如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畫面沒有表現(xiàn)青蛙,只是在溪流中畫了一些小蝌蚪,使人馬上聯(lián)想到附近一定有青蛙,自然就有青蛙的叫聲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點擊圖片學國畫

人物知識 山水知識 花鳥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