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總有幾句詩會浮現(xiàn)在心頭,讓人感慨萬千。比如“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還有“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清明掃墓,是很多人緬懷古人的一種方式,寄托了自己的哀思,清明是很重要的節(jié)日,在寄托艾斯的同時,也是給后人做個榜樣,讓后人不要忘記自己的根!

有些人在清明節(jié)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懷念故人了,他們有的不遠(yuǎn)千里,回到自己的老家掃墓,在上山的路上,也許能夠看到讓人感慨的畫面,有的人成群結(jié)隊,而有的人形單影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廣東,一名男子回家祭祖,在上山的路上,就碰到了自己的一個鄰居,鄰居今年已經(jīng)快80歲了,但是他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每年都看到鄰居一個人去掃墓,因為兩個女兒都嫁人了

男子回家掃墓,是自己小時候養(yǎng)成的習(xí)慣,小時候父親和爺爺都帶著自己去掃墓,祭奠自己的先祖,那時候他覺得,自己不認(rèn)識先祖,為什么要去掃墓呢,所以不以為然

當(dāng)男子長大之后,爺爺也去世了,當(dāng)爺爺去世之后,男子親自填土,這才知道,失去一個人親人,是多痛苦,所以每逢過節(jié),男子就算在外地,也要回家給爺爺上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次男子提前回家,打算多待幾天,可是在上山掃墓的路上,遇到了鄰居

鄰居挑著簡單的紙張,走路也力不從心,一步一步往山上走,男子覺得,如果老人有兒子,不至于自己親自上山掃墓,兒子可以代勞,還是有兒子好,香火都能夠得到傳承

老人沒有兒子,兩個女兒又不能祭祖,所以只能由老人自己來,盡管老人一把年紀(jì),但是他卻堅持掃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男子讓老人上了車,還勸說老人“以后自己走不動,就不用上來了”

可是老人卻說“山上躺著疼我愛我的人,活著的時候?qū)ξ液芎茫F(xiàn)在他們走了,我還能動,就不能不去看他們,掃墓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是來安慰自己的”

男子問“如果有兒子,是不是你就不用親自來了”

老人說“可是沒兒子,這就是命,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生兒子雖然要結(jié)婚買房,但是也算是依靠,生女兒省心,但是最后和我一樣,還是一個人過!你要是能生兒子,還是盡量生個兒子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廣東:男子清明前去掃墓,目睹老人凄涼背影,網(wǎng)友:有兒子就好了

有網(wǎng)友說“兒子女兒都一樣,沒有女兒不能掃墓的說法,就算有兒子,有些人也不會回家祭祖,這個看人”

大富的觀點:

臨近清明了,很多人開始回憶自己的故去的親人,這些人曾經(jīng)都是最愛自己的人,不管自己過得怎么樣,都應(yīng)該去和他們聊聊,如果自己功成名就,那可以去告訴他們,讓他們高興,如果自己不順心,也可以告訴他們,排解內(nèi)心的壓力!

其實生兒生女沒有什么可爭論的,想要兒女雙全,就多生幾個,想要過得輕松,就少生幾個,只要自己不后悔當(dāng)初的決定就行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不知道多年之后,自己有沒有人掃墓,現(xiàn)在只要自己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完,那就算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