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影響力,早已超越了國界,在世界各地都有他的粉絲,比如日本學者竹內實,就是研究毛主席的專家。
竹內實對中國的歷史非常了解,曾經說中國歷史上有“四大偉人”,分別為:秦始皇、孔子、毛主席、鄧小平。

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位竹內實。
竹內實雖然是日本人,但他是在中國出生的,他的父親在日本生活不下去,就來到了中國山東謀生,竹內實就是1923年在山東淄博出生的。
在竹內實5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了,只靠母親一個人把他拉扯大,直到1942年,19歲的竹內實才回到了日本,考入了京都大學。
因為在中國的生活經歷,讓竹內實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很有興趣,在京都大學時學的就是中國文學專業(yè),后來成為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所長,研究的也主要是中國歷史和文化。
而且,竹內實對毛主席非常崇拜,整理出版了毛主席的很多著作,光是《毛澤東集》和《毛澤東集·補卷》,就多達20卷,被稱為日本“毛澤東學”權威和“現代中國研究第一人”。
那么,竹內實眼中的中國歷史“四大偉人”,為什么是這四個人呢?

先來看秦始皇。
竹內實認為,秦始皇對中國歷史有兩個偉大的貢獻,一個是統(tǒng)一了東方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大帝國,中國后來兩千多年的歷史,基本上都是在這個版圖上進行的。
第二個貢獻,就是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包括郡縣制、三公九卿制、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等等,為后世兩千多年的中國留下了一個模版,后來的歷朝歷代基本上都是沿用的這些制度,所謂“百代都行秦政法”。
毛主席也對秦始皇的這些貢獻非常推崇,曾經說:“秦始皇是第一位把中國統(tǒng)一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tǒng)一中國,而且統(tǒng)一了中國的文字、度量衡,有些制度后來一直沿用下來。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超過他的。”
所以,雖然歷史上對秦始皇有很多負面評價,但誰也不能否認他的這兩個偉大的貢獻,竹內實把他排在第一位,也是有道理的。

再來看孔子。
竹內實認為,秦始皇是在領土和制度上奠定了中國的基礎,而孔子則是在文化和思想上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根基,由于孔子的存在,中華民族才成為一個有文化凝聚力的有機整體,讓中華民族長盛不衰。
確實,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從漢朝開始成為官方正統(tǒng)思想,一直延續(xù)了兩千多年,成為影響中國人思想的最重要的學說,甚至超出了國界,影響了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地區(qū)。
竹內實評價說:“如果把秦始皇作為權力政治的第一人,那么,孔子就是沒有權力的精神世界的第一人。在中華世界的歷史潮流中,擁有權力的皇帝和沒有權力只有權威的孔子,形成了一種絕妙的配合,也可以說是形成了微妙的均衡。”
而第三位偉人毛主席,竹內實認為,他是集秦始皇與孔子于一身的偉大人物,既掌握了權力,又擁有偉大的思想。

確實,在政治方面,毛主席建立了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并徹底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前所未有的新制度,讓人民當家作主,所有干部的宗旨都是“為人民服務”,帶領全國人民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這一點,比秦始皇要更加偉大。
在文化方面,毛主席同樣不比孔子遜色,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建立了一套社會主義文化思想,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民,讓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嚴,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另外,毛主席在詩詞和書法上面的成就也非常大,他的那些詩詞,已經刻進了無數中國人的腦海里,比如“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等等,都已經成為中國人的常用語,絲毫不比孔子的那些經典語錄差。
而且,毛主席的思想也超越了國界,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的精神財富。

美國總統(tǒng)福特曾經評價說:“在任何時代成為歷史偉人的人是很少的,毛澤東就是其中一位。他的領導是幾十年來改造中國的決定因素,他給人類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的確是我們時代的一位最杰出的人物?!?/strong>
竹內實把毛主席排在第三位,可能只是在時間順序上排列的,實際上,毛主席對中國的貢獻,比秦始皇和孔子還要大,排在第一也是沒有疑問的。
至于鄧小平,在毛主席去世后,他把中國這艘大船的航向重新進行了矯正,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把中國從一個吃不飽飯的窮國變成了一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這份功勞,也是很少有人能比得上的,所以,竹內實就把他也列入了中國“四大偉人”的行列。
應該說,竹內實評選的這四個人都是實至名歸的,而且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后兩人對中國的影響力還將會繼續(xù)增加,超過前面兩人也是沒有問題的。
(參考資料:《毛澤東成功之道》《跟毛澤東學領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