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西南部有一個縣級市,這里有徐霞客三次打卡的江郎山,憑著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三爿(pán)石,被稱作中國丹霞第一奇峰;這里還有金庸筆下的江湖古鎮(zhèn)——廿(niàn)八都,一個一萬人的小鎮(zhèn),能擠下176個姓氏,13種方言;這里是“中國白天鵝之鄉(xiāng)”,中國每10個羽毛球就有6個產自這里,產品遠銷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這里是“全國村歌發(fā)祥地”,全市200多個行政村都有自己原創(chuàng)的村歌,“村字頭”文藝蔚然成風;這里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處,漫步街頭,你可能一不小心就踏出了省……

2024年,這里共接待了982.5萬人次游客,其中60%的游客留下過夜。這里恐怕99%的人都不曾聽說過,但知道了就一定想來看一看,來了就想住下來多走一走,這個寶藏小城就是江山市。

2007年,借著宗祠續(xù)寫族譜等契機,江山市大陳鄉(xiāng)大陳村創(chuàng)作了一首村歌《媽媽的那碗大陳面》,這首歌由時任大陳村黨總支書記演唱,唱進了北京人民大會堂,入選首屆全國村歌十大金曲,更重要的是,悠長深情的旋律喚醒了這個有600多年歷史的古村,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2020年4月,由大陳鄉(xiāng)、大陳村共同出資,邀請專業(yè)劇團為大陳村量身編創(chuàng),大陳村更是把汪氏普賢公與其繼母的一段孝道故事,改編成情景劇《大陳見面》,成為又一“爆款”,5年時間,這部劇演出200余場,為村集體帶來超過百萬元的門票收入。
這也帶動了大陳村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他們成立了旅游公司和電商公司,改造了養(yǎng)生精品酒店,開設了各具特色的小吃作坊和民宿,努力將文化產業(yè)街做大做強,大大拓展了農民增收的渠道。僅“媽媽”牌大陳面一年銷量就高達2000至3000噸。2021年,大陳村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點,年接待游客量達到30萬人次,帶動周邊旅游產業(yè)創(chuàng)收800多萬元,走出了一條“用村歌治村莊”、產村人文融合發(fā)展的鄉(xiāng)村振興新路子。
大陳村只是江山市農村的一個縮影,目前,江山市已經有200多個行政村擁有了自己的村歌,江山也因此被稱作“中國村歌之鄉(xiāng)”“中國村歌發(fā)祥地”。
更讓人瞠目的是,在江山,很多村都有自己的演出隊。

2022年,江山市清湖古鎮(zhèn)推出了一場山水劇場文旅大戲《清溪江湖》,該劇2/3演職員來自于清湖古鎮(zhèn)的村民,他們白天或務農或經商,晚上則踏上“山水劇場”,成為能說會唱、勤勞致富的“主角”?!艾F(xiàn)在村里發(fā)展文化和旅游業(yè),風景越來越好,古鎮(zhèn)越來越美,來村里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白天可以到茶館打工,晚上就和同伴一起去排演節(jié)目,每個月收入能達到3500元左右,不僅能照顧好家庭,自己的生活也越來越充實,日子是越過越開心?!币晃?0歲左右的村民演員這樣吐露著自己的心聲。

據(jù)《民國地名大詞典》記載,清湖的繁華程度在鼎盛時超越了縣城,是浙閩兩省交匯的重要節(jié)點。那時,千帆競泊,貨物琳瑯滿目,商客游人絡繹不絕,“閩行者自此舍舟而陸,浙行者自此舍陸而舟”。如今,一場演出讓這座有著3600年歷史的文明古鎮(zhèn)重拾靈魂,加之近幾年江山市通過實施“微改造、精提升”工程,推動鄉(xiāng)村的全面振興,現(xiàn)在的清湖街道一步一景,特色小吃店、非遺手工店、茶館等鱗次櫛比,游客絡繹不絕,這座昔日繁華的千年古鎮(zhèn)重現(xiàn)當年的蓬勃生機。

在江山,有一座金庸筆下的江湖古鎮(zhèn)。
《笑傲江湖》第二十三回《伏擊》中寫道:“定靜師太見受傷的弟子神情委頓,說道:‘咱們行跡已露,以后不用晚間趕路了,受傷的人也須休養(yǎng),咱們今晚在廿八鋪歇宿?!薄皬母咂律弦宦废律?,行了三個多時辰到了廿八鋪。那是浙閩間的交通要沖,仙霞嶺上行旅必經之所。進得鎮(zhèn)來,天還沒黑,可是鎮(zhèn)上竟無一人?!?/p>
金庸小說中所說的廿八鋪就是廿八古鎮(zhèn),據(jù)史書記載,廿八都始建于唐乾符五年(878年),據(jù)今已經有1100多年的歷史,因為它藏在深山里,所以鮮有人知道這里有一處鎮(zhèn)子,也因此,這里成為戰(zhàn)亂時代的一片凈土,來到這里的人紛紛定居下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國姓氏最“混亂”的古鎮(zhèn)。
根據(jù)當?shù)亟y(tǒng)計,2023年,廿八鎮(zhèn)共有戶籍人口1.04萬人,常住人口3666人。而這里卻繁衍生息著176種姓氏,交融著閩南話、客家話、江山話、廣豐(江西)話、徽州腔、河南腔和廿八都官話等13種方言。江山方言主要有江山話、廿八都話兩種,江山話屬吳語,通行于全市,廿八都話屬官話,只流行于廿八都鎮(zhèn)。

江山話不好懂,外地人在江山呆十幾二十年也不一定能聽懂江山話。因為其方言實在是讓人難以聽懂,冷戰(zhàn)時期為了防止國外勢力來獲取情報,我國曾經從江山征召了大量男女學生當話務員。國民黨時期很多特工就是江山人,軍統(tǒng)戴笠就是用江山話維系軍統(tǒng)核心機密,外人幾乎難明白其中的意思。

廿八古鎮(zhèn)至今仍保存各類明清民居、廳堂36幢,孔廟、大王廟、文昌閣、萬壽宮、忠義祠等11處古建筑,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是典型的徽派風格,馬頭墻、小青瓦,兼有石雕、木雕、磚雕的“三絕”。



近年來,江山市加強廿八古鎮(zhèn)古建修復、古景還原、文化展示等工作,深入挖掘木偶戲、剪紙等特色文化,積極培育水墨楓溪、夢里花橋、古韻潯里等主題村落。


鎮(zhèn)內傳承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戲,廿八都山歌(情歌)、劃旱船、踩高蹺、拋繡球、剪紙等40多種民俗文化遺產。漫步在古鎮(zhèn),不僅可以置身古建筑博物群,還會與各種奇特的民間藝術不期而遇,頗具“異域”色彩。

今年春節(jié)剛過,江山開啟了首屆“村羽”比賽,參賽的25支隊伍中,19支由村民組成,5支來自當?shù)赜鹈蚱髽I(yè),1支是外地游客隊伍。
江山市發(fā)展羽毛球產業(yè)底蘊深厚。依托江山市“中國白鵝之鄉(xiāng)”的基礎,江山市羽毛球產業(yè)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近40年的產業(yè)積累,已從最初的家庭作坊式生產發(fā)展至如今的規(guī)?;a。2022年,江山市登記注冊的羽毛球及配套企業(yè)有55家,相關從業(yè)人員2萬多名,羽毛球產量達1.8億只,相當于中國每10個羽毛球就有6個產自江山,還遠銷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被譽為“中國羽毛球之鄉(xiāng)”。

近年來,為了帶動江山羽毛球產業(yè)出圈,江山引進和培育了很多有影響力的羽毛球賽事,通過體育與旅游、文化等領域的融合發(fā)展,不斷在體育產業(yè)發(fā)展上創(chuàng)新突破。江山市體育局也因為卓著的成績,成為浙江省內唯一一個保留下來的縣級體育局。
除了羽毛球,江山圍繞全民健身做了很多超前的布局。在江山,一年一度的“村運會”是春節(jié)的儀式感,拔河、羽毛球、鋸木頭、趕大鵝……一場場具有鄉(xiāng)土特色的新春農民運動會在各村的健身廣場輪番上演。自2005年在市體育局的指導下舉辦第一屆“村運會”以來,已走過了20多個年頭。曾經,村里只有一張破舊的乒乓球桌,如今,很多村莊籃球場、室內體育館、游泳池一應俱全,運動氛圍愈發(fā)濃厚。

2024年,江山市先后承辦全國性賽事15場、省級賽事12場、衢州市級比賽23場,舉辦江山市級全民健身賽事活動100余場次,吸引10萬多人次來江,有效拉動消費3億多元。
同時,江山市圍繞“體育+旅游”,不斷推進戶外運動及鄉(xiāng)村休閑,完善徒步、騎行、登山、越野、露營、三角翼、熱氣球、卡丁車等為核心項目的全域化體育旅游體系。運動已成為江山一個鮮明的標簽、一張閃亮的“金名片”。


初識江山,像是翻開了一本悠悠長卷,鬼斧神工的地貌奇觀、歷史文明的千年古巷、鮮活生動的民間藝術、敢闖敢干的人民智慧……引人入勝,看不倦、道不完。

2023年,江山市提出了“重現(xiàn)旅游輝煌”的目標,敞開胸懷招引客商、改革突破,并被評選為“2025最具文旅投資潛力目的地”,這個只有50萬人口的江南小城正在迸發(fā)出不可小覷的發(fā)展?jié)撃堋?/p>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