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忠謀在2023年高喊“卡住大陸半導體所有脖子”時,他或許從未想到,兩年后自己會親手將臺積電推向一場“千億豪賭”。從堅決反對赴美建廠到狂砸1650億美元押注美國,臺積電的“變臉”背后,是一場裹挾著政治脅迫、技術霸權與自我毀滅的荒誕劇。
赴美建廠:從“被迫妥協(xié)”到“自殺式擴張”

2019年,張忠謀曾痛批美國“缺乏制造業(yè)基因”,斷言赴美建廠“注定失敗”。然而,隨著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升級,臺積電的客戶名單逐漸被美企壟斷——2024年第四季度,北美客戶貢獻了臺積電75%的營收,蘋果、英偉達、AMD三大巨頭幾乎包攬了其5nm以下先進制程訂單。失去華為的臺積電,徹底淪為美國半導體霸權的“代工傀儡”。
2025年3月,臺積電宣布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美國,在亞利桑那州新建五座半導體工廠(三座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及一個研發(fā)中心。加上此前已承諾的650億美元,臺積電在美總投資高達1650億美元,遠超其在臺灣本土的資本支出。

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宣稱“客戶需求激增”是擴張主因,但現(xiàn)實遠比這殘酷: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的補貼誘惑、特朗普“25%關稅”的威脅,以及蘋果、英偉達等客戶要求“本地化生產”的壓力,迫使臺積電不得不將產業(yè)鏈核心向美國轉移。

諷刺的是,這場“豪賭”正將臺積電拖入深淵。亞利桑那州首座4nm晶圓廠因美國工會抵制臺灣技工簽證、本土工人效率低下,投產時間從2024年推遲至2026年,成本飆升35%。而特朗普近期放風“廢除芯片法案補貼”,更讓臺積電的66億美元補貼岌岌可危。臺學者邱宏仁尖銳指出:“臺積電引以為傲的高效運營模式,在美國注定水土不服,最終只會淪為‘美積電’的附庸。”
華為的反殺:7nm芯片如何擊穿“制程騙局”

當臺積電深陷美國泥潭時,華為用一顆麒麟9000S芯片完成了對半導體霸權的絕地反擊。2023年8月,搭載國產7nm工藝的Mate60 Pro橫空出世,2024年11月,搭載麒麟9020的華為Mate70系列重磅登場,雖然依然是等效7nm制程,但是Mate70系列的流暢度、功耗、發(fā)熱、續(xù)航等,都已經(jīng)追平了搭載臺積電3nm工藝驍龍8Gen3的一眾安卓旗艦機。這一記重拳,徹底揭穿了臺積電“制程內卷”的商業(yè)謊言。

臺積電鼓吹的“制程躍進”本質是資本游戲。7nm至3nm的迭代中,晶體管密度提升帶來的性能增益逐年遞減,而成本卻呈指數(shù)級上漲。以蘋果A17 Pro為例,其3nm工藝相比5nm性能僅提升15%,功耗卻增加20%,導致iPhone 15 Pro系列深陷“發(fā)熱門”。反觀華為,通過自研泰山架構、超線程技術與鴻蒙系統(tǒng)深度優(yōu)化,讓7nm芯片發(fā)揮出媲美4nm的實戰(zhàn)表現(xiàn),證明“制程夠用+軟硬協(xié)同”才是未來方向。

華為的逆襲直接動搖了臺積電的客戶根基。2024年,華為手機中國市場占有率回升至16.6%,蘋果份額暴跌24%,臺積電最大金主蘋果的訂單量驟減。更致命的是,中芯國際28nm產能已達每月10萬片,良率追平臺積電,支撐新能源汽車、工業(yè)機器人等萬億級市場,迫使臺積電7nm產能利用率跌破50%。
張忠謀曾嘲諷“大陸造不出EUV光刻機”,卻未料對手以成熟制程+光子芯片換道超車——中科院已量產超高速光子芯片,速度較電子芯片快千倍,且完全繞開EUV光刻機。
張忠謀的“千億豪賭”:技術轉移還是自我閹割?

面對華為的崛起,張忠謀不僅未回頭,反而加速向美國“輸血”。臺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第三座工廠將采用2nm工藝,預計2030年投產,但分析師直言“美國工廠永遠落后臺灣一代”。更危險的是,美國要求臺積電將技術研發(fā)中心設于亞利桑那州,并強制共享客戶數(shù)據(jù)與利潤分成。前臺積電工程師曾獻瑩痛斥:“這是把臺灣半導體產業(yè)鏈連根拔起,送給美國!”
其中暗藏三大致命風險:
1. 人才掏空:臺積電從臺灣抽調3000名核心技工赴美,引發(fā)島內“人才荒漠化”危機。
2. 技術泄密:美國要求臺積電向英特爾開放專利庫,助其重振代工業(yè)務,直接威脅臺積電技術壁壘。
3. 經(jīng)濟反噬:臺灣工業(yè)電價暴漲30%,高雄28nm工廠因成本過高暫停擴建,數(shù)百家供應商倒閉。
美國的“陽謀”:榨干臺灣,扶持英特爾

特朗普的算盤打的嘩嘩響:通過“芯片法案”誘騙臺積電赴美,再以關稅威脅逼其技術轉移,最終將臺積電“肢解”以扶持英特爾。2025年1月,臺積電被迫與英特爾成立合資公司,運營后者閑置工廠。分析師David Chuang直言:“臺積電在美工廠生產的4nm芯片實為‘閹割版’,專供低端設備,利潤微薄”。
更諷刺的是,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承諾的補貼至今未全額到賬,臺積電卻已為美國創(chuàng)造超2萬個高薪崗位。臺當局對此視而不見,反而宣稱“樂見臺美合作”,被島內痛批“賣臺求榮”。
自主可控者生,依附霸權者亡

英雄自古多磨難。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臺積電的悲劇警示世人:任何將技術霸權凌駕于人類福祉之上的企圖,終將被歷史的車輪碾碎。而中國大陸的崛起,正在為全球半導體寫下新規(guī)則——自主可控者生,依附霸權者亡。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