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下哈,大家喜歡我文章的話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黑噪音。

小米的事故,細節(jié)在此不表了,大家應該都已經看過太多的分析和數(shù)據(jù)。

我想說的是,當一個復雜的公共事件發(fā)生之時,我們應當如何去思考它?這恐怕才是重點。

在這個充滿了信息繭房和圈層的時代,在這個很容易誕生二級管的時代,我們更應當學會用獨立的思考,去容納“復雜性”。

大家可以看看,小米事件的重點是如下哪個:

1、雷軍有沒有第一時間出來道歉?

2、車門打不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3、作為企業(yè)有沒有對家屬進行應有的慰問?

4、遇難司機的駕駛資質究竟如何?車主究竟是誰?

5、新能源車的安全性到底怎樣?

6、智能駕駛真的安全嗎?

7、智能駕駛的宣傳是否整體太冒進甚至有虛假宣傳?

8、這是否又是一個大資本藐視個人的案例?

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以上每一個問題,都可以讓網友們“互撕”得不可開交,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于是不斷用自己的信息去反駁別人的信息,甚至吵起來。

除了這些信息之外,還有立場。

作為米粉和雷軍粉,肯定都是傾向于為小米說話,認為小米這么優(yōu)秀的企業(yè),肯定不會出問題,而且雷軍也已經誠懇表態(tài),敢于承擔責任和后果,還要怎樣?

這是先入為主的立場。

另一種立場大致是“反資本”,也就是認為車企基本都不是好東西,資本都是逐利而無道德的,小米的反應很傲慢,車企在智能駕駛方面也都有貓膩,這事兒又要被壓下去了,弱小的個人將再次成為受害者。

立場之爭,主要是態(tài)度之爭。但很多事情如果糾結于態(tài)度,真相往往容易被隱藏幕后,這是一個問題。

那么回到我一開始說的——咱們如何在信息時代面對復雜問題?該如何保持獨立思考和清醒呢?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復雜問題。復雜問題總是多面的,它不是由一個簡單的因素構成,而是由眾多相關的甚至矛盾的因素構成。

這就是為什么陷于細節(jié)的話,容易一直吵架卻解決不了問題——因為那一個因素無法反映問題的全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小米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微觀的個人駕駛細節(jié)、車門安全細節(jié)、自動駕駛系統(tǒng)的技術細節(jié),直到宏觀的企業(yè)態(tài)度、行業(yè)標準,所有的這些因素,集體構成了小米事件,脫離哪一個單獨去談,都很難談出個結果來。

所以,獨立思考的第一步,是接受復雜性

接受復雜性之后的第二步,是不要輕易得出結論。

比如有的人會根據(jù)雷軍發(fā)言太晚,得出結論“資本家都不是好東西”,或者“就知道急著撇清責任”,這種等號就劃得太簡單粗暴了。雷軍是一個謹慎性格的人,他可能是在等待一些具體的信息再進行發(fā)言。

再比如,有人認為車門打不開是關鍵,這當然是一個重要的角度,但他們輕易得出了結論——智能駕駛車輛的系統(tǒng)都有問題。這樣的結論也太急了,缺乏依據(jù)。

還有人怪罪于當事人家屬,認為他們胡攪蠻纏,就是為了能多賠償而潑臟水給小米。這種簡單的劃等號,更是不可取。

我們可以不斷探求真相,但不要急于下結論——這個思考方法,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是避免成為二極管的重要原則。

信息繭房,則主要就是為了催著你下結論,給你一種傾向性的態(tài)度,讓你立刻站隊,這樣信息繭房構筑者才會有更多流量。各位最好不要被這種引導帶著跑。

那么,在接納復雜性和拒絕盡快下結論之后,我們該怎樣繼續(xù)思考呢?如果停在這一步,容易陷入虛無主義,就是沒有結論、沒有觀點,那肯定也是不合適的。

第三步,是通過方法論,來建立基本觀點、基本立場。

比如,我們可以將重點放在調查程序是否客觀、中立、合法上面。小米事件的重點是真相,如果真相大白,眾多疑惑和爭論也自然消除。

但真相絕不能來自于一紙官方通告,必須來自第三方客觀的報告。

公眾與其將精力放在爭論不確定的細節(jié)方面,還不如多去監(jiān)督調查的程序合法性。

這種方法論就是“程序正義”,有了這個尺子,再去衡量復雜問題,就會變得簡單。

另外就是行業(yè)整體的問題。如果聚焦于小米一家企業(yè),甚至雷軍本人,都意義不大——因為中國車企的標準是統(tǒng)一的。在這種新的技術商用之時,我們需要更多的去考慮行業(yè)標準、行業(yè)規(guī)范,而非某個企業(yè)單獨的商業(yè)道德。

這種思維就是“法制意識”。盡管只是行業(yè)規(guī)范,但本質上是對法律和規(guī)則的尊重,這才是重點。如果只糾結于小米一家,那么別的車企難道都很干凈?以后難道別的車企就不會出事?

從規(guī)則的根源上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在一些司法史上最經典的案例當中,當事人都不拘泥于公平解決自己的案子,而是要求司法本身做出修改,以免此類悲劇重復發(fā)生——這才是現(xiàn)代社會應有的思考方式。

當我們用“透明、公正、規(guī)范”這些“思想之尺”去衡量復雜的現(xiàn)實問題時,就會發(fā)現(xiàn)一切都很變得簡單起來了,復雜事件不再那么復雜。

如果小米事件能夠得到公眾認可的調查結果,成為中國造車行業(yè)整體更加規(guī)范的里程碑,那么,三位遇難女生的靈魂才能得到最好的慰藉。

我們的社會,也能借此走向一個更加理性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