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你能否想象

一座橋能承載多少故事?
是洪水沖不垮的堅韌

是匠人指尖的溫度
是商賈云集的喧囂

還是女子祈福的歌聲?

今晚9:15,《瞧,橋》第三期

將帶您走近百年廊橋

聆聽它們跨越百年的滄桑與溫情

感受古橋如何以沉默之姿

見證山河歲月與人間煙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岷江上的“活歷史”——南橋

從清代光緒年間的“普濟(jì)橋”

到今日雕梁畫棟的“雄居江源第一橋”

都江堰南橋歷經(jīng)洪水、戰(zhàn)火與地震

數(shù)次涅槃重生

古建專家季國忠以廢紙復(fù)刻南橋模型

將廊橋的飛檐翹角、彩塑楹聯(lián)

濃縮于方寸之間

橋頭茶館飄香,西街商賈如織

這座橋承載的不僅是游客的腳步

更是都江堰人世代守護(hù)的鄉(xiāng)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茶馬古道的“時光痕跡”——龍華涼橋

在屏山龍華鎮(zhèn)

一座橋靜臥于大龍溪上

名叫龍華涼橋

橋頭石獅子頸部暗藏玄機(jī)

橋上川流不息的茶商

非遺匠人袁代華用棕葉編織的“微縮廊橋”

這座橋見證了

客家移民的智慧、茶馬貿(mào)易的繁華

更延續(xù)著“女子踩橋”的古老祈福儀式

當(dāng)百名女子齊唱《踩橋經(jīng)》

悠揚的歌聲仿佛讓時光倒流

重現(xiàn)明清市井的喧鬧與祈愿

一橋跨兩省,半世煙火情——五星橋

一半屬川,一半入渝

華鎣河上的五星橋

因徐、唐兩族“建橋恩怨”得名

橋上曾商鋪林立

形成罕見的“橋上集市”

如今,橋頭張永奎一家三代守著古橋

半生與橋為伴

而“滑竿抬幺妹”的民俗隊伍從橋上行過

顛顫的號子聲與瀑布轟鳴交織

讓這座百年石橋再度鮮活

古橋不語,人間有聲

它們曾是茶馬古道的樞紐、軍事要塞的咽喉

市井煙火的舞臺

如今,它們是匠人手中的模型

非遺傳承的載體

游子歸鄉(xiāng)的路標(biāo)

今晚,跟隨鏡頭走進(jìn)四川廊橋的“前世今生”

看一座橋如何串聯(lián)起山河歲月

見證巴蜀文明的生生不息。

《瞧,橋》第三期
今晚21:15
與古橋?qū)υ?,赴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之約!

更多精彩 敬請關(guān)注

@四川衛(wèi)視

編輯:牛肉干

校對:周莎

責(zé)任編輯:程昕

審核:李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