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燕梳樓
3個年輕漂亮的女大學生,死在小米SU7里。
這起發(fā)生在3月29日晚的悲劇,直到昨天才在全網(wǎng)曝光出來,消息終究還是沒壓住。
這不僅是小米汽車問世以來最嚴重的事故,也是近年來國產(chǎn)新能源車最嚴重的事故之一。由此,小米深陷輿論漩渦。
昨天雷軍深夜回應,他說我必須站出來,代表小米承諾,無論發(fā)生什么,小米都不會回避,盡最大努力回應家屬和社會關心的問題。
3月29日晚,3名女大學生駕駛一輛小米SU7,前往池州參加第二天上午的事業(yè)編考試。因路段施工,智駕功能提示前方有障礙物,駕駛員接管1秒撞上隔離帶水泥樁。
發(fā)生猛烈撞擊后,車輛隨即發(fā)生爆燃,火勢迅猛。一位現(xiàn)場參與救援的司機表示,當時車門無法打開,他用鐵棍砸碎后排車窗,將坐在后面的女孩救出來,但最終3人都不幸遇難。

據(jù)駕駛員小羅的母親哭訴,女兒已被燒成炭化。也就是說已經(jīng)被燒成了骨頭架子。這讓家屬難以接受,并質(zhì)疑小米汽車的安全性。但事發(fā)4天過去,小米方面都沒有聯(lián)系他們。
這起嚴重事故也引發(fā)公眾追問。輿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三點:第一,智駕系統(tǒng)給出2秒的提醒時間是否太短;第二,撞擊后為何車門無法打開;第三,為什么會起火爆燃。
但彼時的小米正忙于慶祝3月銷售數(shù)據(jù)。據(jù)小米發(fā)布,3月交付量2.9萬輛,有信心完成全年35萬輛的目標。但即使這么漂亮的成績單,也擋不住市場對于生命的叩問。
當日小米股價下跌5.5%,市值蒸發(fā)超800億元。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更有網(wǎng)友公開批評小米"重營銷輕責任",甚至攻擊 面臨塌房危機的小米隨后作出回應,稱目前尚未接觸到事故車輛,對車輛如何起火,車門是否能夠打開,暫時無法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分析。至于碰撞預警,目前不響應錐桶、水馬、石頭、動物等障礙物。 對此,遇難者小羅的母親表示,小米的公開聲明,顯得避重就輕。全文并未解釋車門為何無法打開、車輛和水泥護欄相撞后因為什么原因燃燒、智能駕駛切換時間為何只有2秒等核心事實。 但也有一些公開站小米的聲音。把矛盾指向駕駛員本人,究竟是車輛失控還是駕駛?cè)耸??是車門無法打開還是車輛變形無法打開?是車輛自燃還是撞擊后引發(fā)燃爆?人是撞死的還是燒死的? 甚至有一些網(wǎng)友開始攻擊死者家屬,嘲諷家屬為了多要賠償故意黑小米。實事求是說,這起悲劇的發(fā)生,駕駛?cè)水斎挥幸欢ㄘ熑危珡木次飞慕嵌葋碚f,家屬的質(zhì)疑也并非沒有一點道理。 畢竟誰也不會拿3條人命來故意黑你。而且車輛爆燃、車門打不開、智駕提醒反應時間僅2秒,這都是已知事實,這不僅是家屬的質(zhì)疑也應該是整個社會的追問,畢竟這關系到更多人的生命安全。 根據(jù)《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自動駕駛系統(tǒng)通用技術要求》,從發(fā)出提醒到因執(zhí)行最小風險策略而終止的時長應不小于 10 秒,以確保駕駛員有充足時間接管車輛。而小米的提醒時間只有2秒,顯然遠低于10秒的國家標準。 對于碰撞后車門無法打開的問題,這應該是電車普通存在的一個設計缺陷,就是斷電狀態(tài)下車外是無法打開車門的,只能從車內(nèi)通過機械拉手手動開門。但如果駕駛員失去意識的話,就無法實現(xiàn)。 可能感受到了輿論的強大壓力,雷軍昨夜公開發(fā)聲,表示將盡最大努力回應家屬和社會關心的問題。這個態(tài)度還是不錯的。小米汽車畢竟不同于小米手機,不解決安全問題是要出人命的。 既然宣傳中把智駕作為賣點,那就不能回避這起事故中的問題。小米SU7 標準版有前向防碰撞輔助功能,包括碰撞預警和緊急制動兩個子功能,緊急制動功能工作速度在8-135km/h之間。 而系統(tǒng)顯示發(fā)生事故時的速度為97公里/小時,這個速度處于8-135km/h之間。所以質(zhì)問駕駛?cè)塑囁龠^快也并不合理。當然,關于智駕技術不成熟的問題,不僅小米,也是整個新能車的共性問題。 公眾也并不是非要糾著小米不放,而是當初宣傳時就把智駕和安全性作為賣點來營銷,如今被反噬也應照單全收。作為網(wǎng)紅車企,希望小米能認真對待,切實查明事故原因,給公眾一個交待。 目前這起事件我們還不能確切地把全部責任推到小米身上,最終還要看警方的調(diào)查結(jié)果。但最后我還是想給大家提個醒: 第一,當前智能駕駛技術還不成熟。目前所有高階輔助駕駛系統(tǒng)均為 L2 級輔助駕駛,任何宣傳自動駕駛安全的車企,都是謀財害命! 第二,任何時候都不要盲目相信智能技術。智能駕駛不是自動駕駛,只是一種輔助功能,自己才是安全駕駛第一責任人! 第三,買車前必須問清楚碰撞之后車門能否自動解鎖。不能自動解鎖的車千萬不要買,這在關鍵時候能保命。 最后再說一句,不要迷信任何一個企業(yè)家,更不要被所謂的流量營銷所迷惑。 畢竟,他們失去的只是羽毛,而你付出的卻是生命。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