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時候,我們幾個老同學聚在一起,打算好好放松一下。

聚會正進行得熱火朝天,突然間,一個同學的手機響了,屏幕上顯示的是他單位領(lǐng)導的來電。

我還正擔心怕他有事要先撤,沒想到他只是看了一眼,就直接就把手機放到了一邊,而且后邊又重復響了兩遍也干脆不理。

其他同學見狀,都開玩笑說:“嘿,你就別裝了,趕緊給領(lǐng)導回電話吧,不然小心回頭挨批!”

可這同學還真沒當回事,壓根沒給領(lǐng)導回復,繼續(xù)和我們應酬。

幾杯酒下肚后,他主動說起這個事。他告訴我們,要是放在幾年前,領(lǐng)導電話一來,他哪敢怠慢,就算是大半夜叫他去加班,也是二話不說就出門。

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眼看就奔四的人了,早過了那個單純幼稚的年紀。

他嘆了口氣,接著說道:“在職場上混了二十多年,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那些做事果斷、敢作敢當,甚至敢和領(lǐng)導‘唱反調(diào)’的人,往往更受同事和領(lǐng)導的喜歡;而那些性格溫和、善良、總是替別人著想的老實人,卻常常被晾在一邊,甚至被欺負?!?/stro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沒想到他說出這話,其他同學竟然都產(chǎn)生共鳴。竟然不止一個同學說起自己單位類似的經(jīng)歷和感受。

幾個人都有這樣的感受,說開始進單位時大家都是老實人來,可老實人卻總是被拿捏、被壓榨。

但多年下來,他們發(fā)現(xiàn)老實人多數(shù)缺乏自信和自我保護的能力。他們總是擔心自己的意見會被反駁,所以很少堅持自己的立場。

這種不自信,讓他們在面對欺凌時,往往選擇沉默和忍受,結(jié)果反而讓那些欺凌者更加囂張。

說白了,這就是人的本性,欺軟怕硬。

這一點,領(lǐng)導也不例外。他們總是對那些不好惹的刺頭心存畏懼,卻容易對那些看起來無害、缺乏反擊能力的老實人下手。

這種雙重標準背后,其實就是對權(quán)力和控制的渴望。所以,在單位里,那些我行我素、敢想敢干的人,一般不會受欺負,反而是老實人,常常被當作“軟柿子”,隨便拿捏。

因為欺凌他們不會帶來太大的風險和后果,反而能滿足一些人的控制欲和虛榮心。

但是老實人可不是總傻,吃過幾次虧后,他們也會吃一塹長一智,學著改變以便在職場立足。提升自信和自我保護能力,那是必須的!你得明白,善良不等于軟弱和妥協(xié)。

在堅持自己原則的基礎(chǔ)上,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和需求,要敢于說“不”,勇于拒絕。自己分內(nèi)的事情要做好,不屬于自己的事情,有權(quán)利不去做。

同時,也得學會辨別人心。有的人嘴上說的是人話,但做的事情卻不是人事,咱們得擦亮眼睛,別被人賣了還幫人數(shù)錢。

總之,記住一句話:在單位里,你越“硬”,別人反而越“軟”。別讓善良成為你軟弱的標簽,拒絕成為那個總被拿捏的老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