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巫》

小成本拍出高逼格。信仰的崩塌,女巫的入侵,太風格化了,最后托馬辛在惡魔之舞中覺醒,從家庭Z教窒息般的束縛中得到了解脫。色調(diào)構(gòu)圖堪稱完美,Z教懸疑的文藝古典風格,安雅泰勒的裝扮太有韻味。小屋中點燃蠟燭的燈光與影子交錯,極致的畫面令人陶醉。彌漫著一種詭異但又迷人的氛圍,不經(jīng)讓人想象要是真的生活在那種地方會怎么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 《Soho區(qū)驚魂夜》

電影前半部把歌舞、六十年代、驚悚以及雙女主鏡像拍的既驚艷又高級。后半部為了驚悚和反轉(zhuǎn),卻未能鋪墊足夠的動機和劇情沖突,讓結(jié)尾風格突兀而令人可惜。但Anya的歌舞實在美艷,如果專注打磨故事本身感覺會更完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 《峽谷》

極致美景+極品美女,造就了這部拼合怪電影的新高度。一部野心勃勃的類型片,試圖將愛情、科幻、恐怖、動作融為一體,但敘事邏輯稍顯凌亂。導演德瑞克森在視覺呈現(xiàn)上展現(xiàn)了極高的水準,峽谷的特效設計融合了奇幻與恐怖元素,動作場面密集且充滿張力。然而,視覺沖擊未能完全服務于敘事,部分情節(jié)顯得喧賓奪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 《分裂》

因為有安雅,才來看這部電影。剛開始這多重人格的設定是真的吸引人,但是過程中感覺并沒有將這種多重人格講透徹,Dennis的童年究竟發(fā)生了什么?Casey童年噩夢在成長過程中的影響,都是淺嘗輒止,一筆帶過,最后反而出現(xiàn)了一個反人類的怪獸人格,把體質(zhì)都給改變了,好爛的劇本和俗套的驚悚模式,全程就在看主角表演分裂和換裝,女孩們賣力驚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5. 《北歐人》

維京版的“王子復仇記”,或者說是莎翁筆下“哈姆雷特”的原版故事。當戰(zhàn)鼓敲響,號角吹響,維京人的戰(zhàn)船劃破波濤,向著斯拉夫部落的黎明進發(fā)。鮮血與火焰交織,生命的吶喊在風中飄蕩。阿姆萊特的復仇是王子的吶喊,也是命運的沉默。他的復仇之路充滿了X腥與暴力,卻在命運的重壓下顯得如此無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6. 《菜單》

好驚喜的電影,尤其是里面把餐廳和食物都拍的好高級好誘人。而且對愛裝人士的諷刺很到位。難怪德爾·托羅喜歡這部,很符合他的審美。本片的一大亮點是選角的精確,拉爾夫·費因斯很適合演神經(jīng)病變態(tài),一眾演員都刻滿印象一樣地被安排在特定的角色類型上,這種直給型的選角本身很符合這種高概念的電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安雅·泰勒-喬伊”為藝術獻身的6部電影,每一部都讓人血脈賁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