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的源頭早已經(jīng)被找到,源頭只有碗口大小,但是卻不許任何人靠近,這是為何?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全長有五千多公里,這樣一條孕育了無數(shù)人的河流源頭竟然只有碗口大?。?br/>黃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那么黃河就是所有中國人的根。
黃河最早出現(xiàn)在秦漢時期,那個時候它也被稱為河,也同樣被人們重視,他有時候叫“大河”有時候叫“秦河”。
不管它叫什么名字,黃河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因為只有黃河能被稱作河,其他的河流不管有多大多雄偉都只能被叫做川或者水,它們永遠無法跟黃河相提并論。
黃河見證了西周和春秋十五個國家的發(fā)展和百姓生活情況,這十五個國家都依靠黃河而活,但凡是那些時期記載的文字,只要被稱作“河”的都是再說黃河。
直到漢朝出現(xiàn)之后,黃河才真正有了這個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未曾改變,黃河就像是中國的樞紐,從西到東一直延伸到海中。
這樣大一條河流總不可能是憑空出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上的吧,只要是河總歸會有個源頭,那么黃河的源頭是在什么地方呢?
青?,敹嗫h有很多地區(qū)為河源區(qū),這里屬于青海高原的一部分,周圍的山勢很高,看起來并不像是黃河的發(fā)源地,但事實就是這么玄幻。
星宿海是擁有三支河流的地方,這里也是黃河的發(fā)源地,從戰(zhàn)國時期開始,漢人就一直在尋找黃河的發(fā)源地。
戰(zhàn)國數(shù)據(jù)期找到了青海省一個偏僻的縣城附近,后來因為一些原因他們也就找到這里,并沒有發(fā)現(xiàn)源頭在什么地方。
而到了唐朝,唐軍帶兵出征經(jīng)過此地,他們看到了星宿海附近的一座山川,站在山上能看到河源的走向,但他們也并沒有找到最后的源頭。
第一次派人調(diào)查黃河的走向是在元朝,負責勘察的部隊歷時四個月查到了兩個大湖的位置,并且追蹤到了星宿海的存在,從而畫出了最早的黃河地圖。
而到了清朝,康熙派人探索源頭,在他們的記錄中寫出了黃河的源頭有三條,北源為扎曲,中源為瑪曲,南源為卡日曲。
這三條河流都是黃河的上流,也是黃河的源頭,但如果說非要從中選出一條的話,那就是中間的瑪曲,這是黃河的本源。
至此關于黃河源頭的記載便全部結束,不過國家對于黃河的探索還在繼續(xù),1952年,黃河河源勘察隊再次出動,他們此行的目的是探索從通天河調(diào)水入黃的可能性,在他們的勘探中在一次正式黃河最正宗的源頭就是中源“瑪曲”。
1978年,關于黃河正源的爭論有一次出現(xiàn),有很多人反對瑪曲為黃河的源頭,他們覺得南源“卡日曲”才應該是真正的源頭。
他們提出的異議也是有根據(jù)的,他們覺得卡日曲河流長度比另外兩條河流長,如果輪水色和水質(zhì)的話它和瑪曲不相上下,最重要的事卡日曲水流量是三條河流中最大的。
為了勘探這件事請的真實性,黃河勘測隊在一次出發(fā)了,這次的結果還真的如他們所料,卡日曲不管從什么方面來看都是最當?shù)闷鹪搭^這兩個字的。
黃河的源頭被確定了之后,這里就被樹立起了一個表示,就是為了記錄源頭的位置,不過自從黃河有了源頭之后,就總是有人想來這里參觀一番。
這種情況國家早就想到了,為了保護源頭不被破壞,這里早就禁止任何人靠近,一是為了保護人們的安全,畢竟源頭地方地質(zhì)情況十分復雜,萬一出現(xiàn)什么危險連施救都來不及。
二是為了防止有人從中搞破壞,黃河貫穿青海直到山東東營匯入大海,中間經(jīng)過的城市實在是太多,萬一有人搞破壞的話那帶來的影響將無法估量。
信息來源:國家公園守護者|黃河源頭的生態(tài)修復之路——光明網(wǎ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