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艦沉沒時艦長大部分都會選擇殉艦,不然下場就是各種調查和審問,甚至還會被判刑和背鍋。比如說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艦長。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被擊沉是美國海洋史最大的一次海難,而身為巡洋艦的艦長,查爾斯也在獲救之后被送上了軍事法庭。
艦船沉沒的時候查爾斯和其他人一樣在海面上孤獨的漂泊著,好不容易被救起來之后,查爾斯也被安上了承擔艦船沉沒風險的罪名。
罪名的意思是,在美國參戰(zhàn)期間,查爾斯使這艘艦船出現(xiàn)了沉沒的風險,其他人可以逃脫這個責任,但查爾斯不行。
查爾斯并不認可這個罪名,如果非要他認罪的話,至少有三個海軍單位需要和他一樣承擔這個懲罰,因為巡洋艦出事的時候他向美軍指揮部發(fā)出過求救信號。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是二戰(zhàn)期間美國在海面上的一艘重量級巡洋艦,也是二戰(zhàn)時被日本擊沉的最后一艘大型軍艦。
這艘巡洋艦在1932年正式下水,之后它參加過演習,參加過訪問,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后,巡洋艦才開始了海上的軍事航行。
艦船在海面上搜尋日本的航空母艦,在尋找的過程中,這艘巡洋艦受到了日本兩輪攻擊,粗略估算下來有18架轟炸機襲擊過艦船。
被攻擊之后艦船也迅速開始反擊,除了艦船自身的火力反擊之外,還出動了戰(zhàn)斗機對抗日軍敵機,在它的反擊下,整個艦艇編隊沒有受到多少損傷,而且還擊落了日軍兩架水上飛機。
巡洋艦的威力被展示出來后,沒過多久它就被調到了其他艦隊襲擊日軍的艦船,這次襲擊巡洋艦戰(zhàn)功赫赫,而它自己只是受到了輕微的損傷。
短暫的戰(zhàn)斗結束后巡洋艦返回美國休整,他參加戰(zhàn)爭的時間很短,但是卻立下了不少戰(zhàn)功,美國對于這艘艦船也是格外珍惜。
造一艘重量級巡洋艦需要花費的人力和財力是巨大的,更不用說這艘巡洋艦的攻擊力還這樣強悍,背后投入的資金更是無法估量。
這艘巡洋艦被美國賦予了重任,而巡洋艦的艦長查爾斯也同樣面上有光,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fā)展下去,等到戰(zhàn)爭結束的時候無論是艦船還是艦長都能獲得不少嘉獎。
之后巡洋艦又參加了多次戰(zhàn)爭,每次的戰(zhàn)爭中它的表現(xiàn)都很不錯,有一次巡洋艦船身受到了重大損傷,如果這種損傷出現(xiàn)在其他艦船上面可能早就堅持不住了,但巡洋艦硬是靠著自身的能力橫穿太平洋回到了修理廠休整。
這次修理過后,艦船也接到了一個秘密任務,運送原子彈的配料和零組件到提尼安島,這些東西就是造成日本核爆炸的重要組件。
巡洋艦拉著這些東西獨自啟航,它在沒有任何護航的情況下把東西平安送到,但就在返回的途中,日本發(fā)現(xiàn)了這艘艦船,于是日本潛艇射出兩枚魚雷,直接命中艦船右側,兩聲巨響之后,艦船發(fā)生爆炸并且開始沉沒。
船長查爾斯意識到情況不妙,于是他就向美國海軍指揮部發(fā)送了求救信號,海軍指揮部距離巡洋艦并不算太遠,只要他們來的足夠及時,人員傷亡就會大大減少。
查爾斯一連發(fā)送了好幾個求救信號,但都沒有得到回復,隨著艦船逐漸下沉,這艘立下諸多功勞的巡洋艦也正式從海面上退出。
災難發(fā)生兩天后,美國的轟炸機才在海面上發(fā)現(xiàn)了幸存者的痕跡,這個時候美國才知道巡洋艦被擊沉。
因為救援的時間耽擱的太長,導致不少水兵被鯊魚吞食,查爾斯也是運氣好才逃過一劫,誰成想,獲救之后查爾斯竟要接受法庭的審判。
查爾斯雖然有意為自己申辯,但是在眾多的辱罵聲中,他的精神也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判決下來之前他就選擇了自殺。
這件事情過去了二十多年后,美國一名大學生覺得當年的海難絕對不像表面上這樣簡單,于是他走訪了很多當年的幸存者之后才發(fā)現(xiàn)當時巡洋艦發(fā)送過求救信號,而海軍單位明明接收到了求救信號,但他們并沒有在意。
這件事情根本不是查爾斯一個人的錯,于是案子重新審核,查爾斯身上的罪名也被洗刷,埋沒了將近三十年的真相也終于被揭開。
信息來源:叢丕. 鯊海血災——"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的不歸路[J]. 文史天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