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
今天,“學習大國”為大家整理了
近期《人民日報》中的
部分經典名句
積累的同時也要會用哦~
關注“學習大國”
每日get新鮮寫作素材↓↓
適用主題:品德修養(yǎng)
有人覺得現(xiàn)代生活中誠信缺失,不妨去傳統(tǒng)里尋,我國古代恰恰極為重視誠信,“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這些都告誡我們要做誠實守信之人。
出自《孟子·離婁上》,意思是:誠信是上天運行的準則,而追求誠信是做人的原則。 《荀子·不茍》,意思是:君子要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沒有什么比誠心誠意更重要的了。
摘自:
適用主題:治國之道
“足國之道,節(jié)用裕民,而善臧其余。”堅持過緊日子,不是捂緊錢包不花錢,而是該花的花,該省的省,強化大事要事保障能力,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
出自《荀子·富國》,意思是:使國家富足的辦法是節(jié)約用度,使百姓富裕,并且善于儲備那些節(jié)余的東西。
摘自:
中國創(chuàng)造“忽如一夜春風來”的背后,是“起于青蘋之末”的沉潛蓄勢,是“上下而求索”的艱辛努力。
“夫風生于地,起于青之末”出自戰(zhàn)國·宋玉《風賦》。喻指大影響、大思潮從微細不易察覺之處發(fā)源。
摘自:
“致廣大而盡精微”。既不棄微末,在改善軟硬件上積尺寸之功,也多一些打破常規(guī)、破除定式的嘗試,與時俱進推動微改革、微創(chuàng)新,以細心、耐心、巧心提高治理精細化水平,定能用一針一線織出城市的美好未來。
?出自《禮記·中庸》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君子恭奉德性、學思致知,于廣大處和精微處體會道之顯現(xiàn),以中庸的方式表達道之高明。
摘自:
適用主題:文化傳承
對于傳統(tǒng)文化,我主張“循其舊法,擇其善者而明用之”。舊法即傳統(tǒng),我們無法否定傳統(tǒng),但要有所取舍,挑選與當下生活相關的內容。
摘自:
跟著人民日報學寫作↓↓↓
*歡迎轉載,轉載時請注明來源為“學習大國”微信公眾號。
來源:學習大國綜合人民日報等
本期編輯:李瑞盈(實習)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