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譯文
齊國大旱,齊景公召喚群臣,問道:“這長時間不下雨了,老百姓都吃不上飯了。我占卜的結(jié)果顯示,旱災(zāi)的根源在于高山大河的神靈。我打算稍微增加一點稅賦,用來祭祀山靈,你們覺得怎么樣呢?”
群臣都沉默,無言以對。
晏子上前回答:“不行,祭祀山靈實在是沒有一毛錢的用。這山靈的身體就是山石,毛發(fā)就是山上的草木。長時間不下雨,山靈的毛發(fā)都焦枯了,身體都要干癟了,難道山靈就不渴望下雨了么?所以說啊,祭祀山靈一毛錢的用都沒有?!?/p>
齊景公說:“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就祭祀河靈,怎么樣?”
晏子回答:“不行,這祭祀河靈也是一毛錢的用都沒有。這江河就是河靈的國家,魚鱉就是河靈的子民。長時間不下雨,水位就下降了,江河都干涸了。河靈的國家都要滅亡了,子民都要死亡殆盡了。河靈難道就不渴望下雨么?所以說啊,祭祀河靈一毛錢的用都沒有?!?/p>
齊景公說:“那現(xiàn)在應(yīng)該怎么辦呢?”
晏子說:“如果國君能夠離開宮殿,到野外去感受一下山靈河靈遭受的旱災(zāi)之苦,或許上天會垂憐國君降下甘霖?!?/p>
齊景公聽從了晏嬰的建議,離開宮殿到野外去,居住了三天。果然下起了大雨,老百姓得以播種。
齊景公說:“真好啊。晏子說的話怎么能不聽呢?這就是德政啊?!?/p>
02
原文
齊大旱之時,景公召群臣問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饑色。吾使人卜之,崇在高山廣水。寡人欲少賦斂以祠靈山可乎?”群臣莫對。
晏子進曰:“不可,祠此無益也。夫靈山固以石為身,以草木為發(fā);天久不雨,發(fā)將焦,身將熱,彼獨不欲雨乎?祠之無益?!?/p>
景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
晏子曰:“不可,祠此無益也。夫河伯以水為國,以魚鱉為民;天久不雨,水泉將下,百川竭,國將亡,民將滅矣,彼獨不用雨乎?祠之何益?”
景公曰:“今為之奈何?”
晏子曰:“君誠避宮殿暴露,與靈山河伯共憂;其幸而雨乎!”
于是景公出野,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盡得種樹。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無用乎?其惟右德也!”
03
沒什么好補的。
04
上面還有一段,都是空講道理,就略過了。
晏嬰這一手并不是誰都能干的。
因為晏嬰這個人在齊國的地位非常高,甚至可以稱得上是超然。而齊國的國君也都非常信任晏嬰,甚至不僅僅是信任而是盲目信任。
所以晏嬰在大部分時間上都不需要用什么溝通技巧,直給就可以了。
就像領(lǐng)導(dǎo)們一般不會給手底下的人三次機會。
不過,這樣的事,領(lǐng)導(dǎo)也不會咨詢一般的手下。
我們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無法站在晏嬰的那個位置為領(lǐng)導(dǎo)進言獻(xiàn)策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