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大溫泉

一部政治、藝術與

療愈的歷史

編輯推薦

一部中歐大溫泉的文化史,了解19世紀歐洲的“漫步道政治”,見證藝術、文學與音樂作品在溫泉地的誕生,揭示水療全盛期的醫(yī)學與衛(wèi)生,一瞥當時瞬息萬變的社會圖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歌德、貝多芬、瓦格納的創(chuàng)作圣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輪盤賭城。

中歐大溫泉不是人們常說的“永恒的”和諧綠洲,而是不斷變化的社會政治現(xiàn)實的縮影。它如一面鑲金框的明鏡,照映出歐洲社會那不斷變化的面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譯者簡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簡介

大衛(wèi)·克雷·拉奇(David Clay Large),近代歐洲史專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歐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舊金山大學弗洛姆研究中心歷史教授,曾任教于史密斯學院、耶魯大學及蒙大拿州立大學。已出版《柏林》(Berlin)、《納粹運動會:1936年奧運會》(Nazi Games: The Olympics of 1936)、《慕尼黑1972:奧運會上的悲劇、恐怖與勝利》(Munich1972: Tragedy, Terror, and Triumph at the Olympic Games)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譯者簡介

任逸飛,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及公眾史學碩士,譯有《風暴前線:二戰(zhàn)中的拉丁美洲》、《劍橋土耳其史(第四卷)》(即將出版)等。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從古希臘羅馬至今——特別是法國大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歲月——中歐一些重要溫泉小鎮(zhèn)的歷史。

在鼎盛時期,這些溫泉小鎮(zhèn)的功能集今日的大型醫(yī)療中心、康復療養(yǎng)地、高爾夫度假村、會議綜合體、時裝秀場和音樂節(jié)于一身。在那個時代的大部分時間里,傳統(tǒng)醫(yī)學相當原始,人們去溫泉療養(yǎng)地,一方面希望能治愈從痛風到癌癥的一切疾病,另一方面也經常為了娛樂和社交。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些溫泉小鎮(zhèn)是文化創(chuàng)意的溫床,真正的藝術圣地——歌德、貝多芬、瓦格納、果戈里、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紛紛亮相登場;亦是高層政治的謀劃地,歐洲政治家們齊聚于此,談判條約、結成聯(lián)盟、策劃戰(zhàn)爭,改變了歐洲歷史進程。

事實證明,大溫泉根本不是人們常說的“永恒的”和諧綠洲,而是不斷變化的社會政治現(xiàn)實的縮影?!吨袣W大溫泉》如一面鑲金框的明鏡,照映出歐洲社會那不斷變化的面孔——所有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缺陷和一切。

- 04 -

目 錄

導論

第一章 溫泉與溫泉文化

古代西方

衰落與復興

壯游

第二章 巴登-巴登:“歐洲的夏都”

成為巴登-巴登

請下注:貝納杰時代

奧古斯特·格蘭維爾的巴登-巴登

“猶太人問題”

到那兒去

1848—1849年革命

第三章 水中的繆斯

噴泉邊的兩巨頭:歌德與貝多芬

寫作、揮霍、泡澡:浪漫主義時代的作家在巴登-巴登

音樂之聲

第四章 魯列滕堡

心靈(和腸子)的煩惱:尼古萊·果戈里在巴登-巴登

伊凡·屠格涅夫通往西方的道路

屠格涅夫與托爾斯泰

歐斯河谷的三角戀

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德國溫泉

巴登-巴登的最后決裂

與德意志揮手作別

第五章 漫步道上的政治

水中陣線

德國(諸)問題

水上五球:俾斯麥的聯(lián)盟體系

維姬、威利、尼基、伯蒂和弗朗茨·約瑟夫

第六章 現(xiàn)代化及其不滿

革新

醫(yī)療化:“這不再只是水的事兒了!”

猶太人場所

和馬克(思)/ 吐溫泡澡

第七章 伊甸園的困境

戰(zhàn)爭中的大溫泉

德國溫泉小鎮(zhèn)與魏瑪共和國

殘存的奧地利

消極面對柏林:20世紀20—30年代的卡爾斯巴德與馬里昂巴德

第八章 褐色之泉:第三帝國時期的大溫泉

納粹與溫泉

“德國的名片”

“一個民族,一個德國,一個領袖”

終曲:1939年的巴登海姆

戰(zhàn)爭時期

第九章 新的開始

戰(zhàn)后

復蘇

尾聲 今日大溫泉

致謝

上下滑動翻頁

- 05 -

試讀內容

本書的敘述關注中歐主要溫泉療養(yǎng)地的演變,它們不僅是療養(yǎng)中心,也是政治、社會和文化沖突的角斗場。是故,一幅比人們從豪華溫泉的歷史中所期待見到的遠為黑暗的圖景被呈現(xiàn)了出來。溫泉小鎮(zhèn)當然把自己標榜為遠離現(xiàn)實世界紛紛擾擾的避風港,許多客人也的確到那里尋求逃避與喜樂,然而,他們并沒能找到一個毫無沖突的所在;相反,他們往往見到的是一個由于空間逼仄,種種矛盾反而顯得更加緊張、尖銳的地方。正如溫泉往往無法兌現(xiàn)其有關身體治療的承諾一樣,它們在動蕩的汪洋大海中奉上一處祥和島嶼的許諾,往往也被證明是虛幻不實的。

近代中歐溫泉傳奇的幽暗面之一,與猶太人在這個狹小但閃亮的大溫泉舞臺上扮演的角色息息相關。他們在其中并不總是受害者和罪犯,其所處的位置也并非邊緣。尤其是在水療的全盛期,猶太人在溫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著重要作用——他們是醫(yī)生、酒店與餐廳老板、普通居民,抑或是客人。他們對于“世紀末”(fin de siècle)大溫泉的“醫(yī)學化”與現(xiàn)代化至關重要。猶太富人在中歐的頂級溫泉享受著特權,而全然不顧反猶主義正在當?shù)赜l(fā)得勢。然而,這樣的情況無法再持續(xù)下去,就像惡性的多普勒效應,新時代的刺耳喧囂——長靴擊打著街道,響起了種族主義的口號——沖進了溫泉小鎮(zhèn),這些喧囂雖然到得有些晚了,但同樣響亮。很快,那些曾經以“世界主義”夸耀自己的地方便開始標榜起自己實現(xiàn)了“無猶”。

假使本書的時間下限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或許我對中歐大溫泉的生活的敘述會顯得更加積極樂觀,并且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確是絕大多數(shù)有關這些地方的敘述終止的時間點。然而,這些大溫泉城鎮(zhèn)在20世紀的衰敗和某種程度的復興的歷史,恰如水療勝地在19世紀鼎盛時期的歷史一樣重要且有趣。被驟然卷入“全面戰(zhàn)爭”、顛覆帝國的革命、經濟崩潰、意識形態(tài)對立以及常規(guī)醫(yī)療急劇變革的旋渦之中的大溫泉提供了另外一番視角——一個多面的萬花筒,透過它可以一瞥我們這個時代瞬息萬變的圖景與敘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惠價:

¥61.6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社會科學報》2025年征訂

點擊下方圖片網上訂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