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恐怕沒幾個國家會像印度一樣,將自己的營商環(huán)境塑造為“外企墳場”,一邊希望外資來印度投資、建設,一邊又不想他們賺到印度的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且,它還習慣于自命不凡,一邊想著當南亞的霸主欺壓別國,一邊卻又無法承擔起南亞“最強國”的責任(去帶動別國的經濟發(fā)展)。

近日,印度將“印度賺錢印度花,一分別想帶回家”的梗有了最新的演繹,即對三星的罰款超過了6個億美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正好也是印度與美國達成減免進口關稅的階段,為此印度對三星的巨額罰款,讓人不得不懷疑是不是他們想要借此轉嫁對美國減免關稅的損失?

與此同時,印度鄰居高層來華4天,就想著把印度出??诮挥芍袊?,這給印度氣得夠嗆。

那么,該國為什么要將印度的出海口與中國結合到一起?是想要借中國的手表示對印度的不滿?還是想要看中印博弈,好讓自己漁翁得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孟加拉國主動邀請中國入局?

孟加拉國臨時政府領導人訪華4天,便讓印度上下集體破防,那么他究竟做了什么才達到了如此的效果。

因為尤努斯這位領導人在訪華期間說了這么一句話,即印度東北部的7個姐妹邦都被孟加拉國包圍,缺乏必要的出???,所以他邀請中國將該地區(qū)作為經濟、影響力向外延伸的跳板。

很明顯,尤努斯是在暗示中國可以對這些地方做點什么,孟加拉國也可打配合、作掩護,而且他們也希望中國將影響力擴展至南亞、印度洋等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然,對于孟加拉國臨時政府領導人尤努斯的發(fā)言,印度上下還是表示出質疑和不滿。

對此,阿薩姆邦的首席部長薩爾馬認為,這番言論具有冒犯性,應該受到強烈的譴責,當然盡快修建印度的鐵路網絡,將東北部與其他地方連接起來也是重中之重。

印度東北部特里普拉邦的政黨領導人馬尼克耶更是表示,與其花很多的錢開發(fā)出???,還不如直接分裂孟加拉國,以此擁有自己的出???。

很顯然,尤努斯的這番話,讓印度如臨大敵,因為印度一貫就警惕中國的影響力擴展到南亞,現(xiàn)在倒好,孟加拉這個印度的鄰居竟然直接邀請中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里或許就會有人好奇了,為什么孟加拉國臨時政府的領導人要把中國牽扯進他的發(fā)言當中?

一個是想借中國表示對印度的不滿,因為孟加拉國政變之后,前領導人哈西娜逃到了印度,但印度遲遲沒有答應孟加拉國引渡她的要求,

此外,哈西娜政府倒臺之后,反對派孟加拉民族主義黨當?shù)溃麄冏钪饕睦砟罹褪恰皵[脫對印度的依賴”。

因為印度想要擔任南亞的霸主,但沒有足夠的實力撐起這個身份,就連他們自己現(xiàn)在制造業(yè)也搞不明白,反倒是是對美國的依賴還是非常重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說他們找上了中國,想要依賴中國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果不其然,在尤努斯訪華期間,中國答應投資4億美元用作孟加拉港的升級,另外撥款3.5億美元用作中國經濟工業(yè)區(qū)的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還希望中國能夠幫忙管理蒂埃斯塔河,因為這條河印度在上游,所以各方面利益分配的不均,也是孟加拉對印度不滿的原因。

該說不說,如果莫迪政府還不能發(fā)揮出自己在南亞地區(qū)正向的影響力,那可能還會有很多國家效仿孟加拉,轉而愈發(fā)靠近中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塔西佗陷阱”讓印度受困

其實,很多南亞國家想要擺脫對印度依賴,甚至是很多國際資本也都想逃離印度,因為“印度賺錢印度花,一分別想帶回家”的梗已經讓莫迪政府陷入到了“塔西陀陷阱”。

就如,最近印度以三星故意提交虛假材料的罪名,向三星公司罰款6.01億美元,這也因此成為了印度政府發(fā)出的最大罰款要求之一。

對此,不少外媒又給印度取了新的稱號,那就是“稅收恐怖主義”。其實印度對國際企業(yè)的天價處罰由來已久,之前就對大眾汽車征收過高達14億美元的罰款,就連我們國內的企業(yè)比亞迪也被印度給過高達837萬美元的罰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然,如果細究印度給出天價罰款的原因,那印度政府財政的吃緊情況絕對是最主要原因,所以對外企給出天價罰款也是為了緩解自己的財政壓力。

按照這一邏輯,最近印度對三星給出天價罰單,大概率也是為了緩解自己的壓力,減輕自己的損失。

因為印度最近要與美國達成減免進口關稅的協(xié)議,大家也都知道特朗普準備對包括印度在內的大部分國家征收對等關稅,而這也將導致印度出口到美國87%的貨物成本驟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了取得特朗普的關稅豁免,莫迪政府前不久提出要對價值23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下調約55%的關稅等。

對美國關稅降低這么多,對印度來說絕對算是一筆不小的損失,所以說印度對三星的天價罰單,轉嫁對美損失的意圖非常明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印度的行為也在逼迫著三星等企業(yè)再進中國,就如前不久中國發(fā)展高層論壇會上,三星李在镕就準備利用這個機會,深化在中國市場的布局。

撒謊的次數(shù)多了,講真話也不會有人再信,更何況印度頻繁的這般對待國際企業(yè),受到影響的只會是自己的國家信用和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