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是不愛學習,那他確實能把自己不愛學習的原因歸咎于任何事物。就拿教材舉例,不少同學竟提出這樣一個觀點:他們認為是因為教材上的人物顏值不高,畫面不夠有趣,所以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致上課總容易走神。
那么問題來了,倘若教材上全是帥哥美女,難道就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嗎?成年人中的老師和家長可不這么認為。要是真有那么一天,那同學們都忙著犯花癡了,誰還會有心思學習呢?

美術生把教材人物改成“花美男”,女同學眼放光:突然愛上學習了
上課感到無聊的時候,學生們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可謂多種多樣,總之與學習無關的一切都變得有趣起來。不過上課期間真正能讓大家發(fā)揮的空間其實并不多,而有插圖的教材就成了一個很不錯的思維發(fā)散之處。
不少同學拿起畫筆一通畫,常常就把教材里的人物都“整容”了。但要說誰畫得漂亮,那還得是專業(yè)的美術生出馬。有的同學畫教材的行為簡直讓人難以忍受,可以說他們是不愛惜書本的典型,老師以此為由頭批評他們兩句是應該的,他們實在是太不尊重教材了。

但這時問題來了,有些學生說假如自己是美術生,能把教材修改得更加漂亮精致,那是否有利于學習呢?比如有一位女同學在上思政課的時候,突然發(fā)現教材上的人物是她練習畫畫的好素材,于是在她的巧手加工下,很快就出現了一大波花美男。
比如有一張圖片,其內容是宣傳一位同學誠實守信的,可畫面本身畫得較為普通,沒什么亮點,雖說出自大師的筆法,但大家總覺得不夠時尚現代。而這位美術生給他們加上劉海和流行的發(fā)型后,立馬就有了韓式小哥哥的感覺。

可見很多有美術功底的學生感覺自己被文化課耽誤了,但這話也不太準確
只有學好文化課打好基礎,才有機會參加未來的高考,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就像有的美術生吐槽央美這類學校,其要求的分數線快趕上一本線了,他們認為這對自己的專業(yè)不太公平,因為美術生通常要參加集訓。
他們上高中的實際時間只有2.5年,學習非常緊張,在這種情況下還不降低要求,對他們而言似乎有些苛刻。但從另一方面看,如果一個學生真的非常優(yōu)秀,是萬里挑一的,那他考入這樣的學校自然不會有爭議。

而且他得做到各方面都很出色,沒有缺點,這樣的人肯定是少之又少。所以如果達不到這種程度,也不用急于說學校的錄取方式太苛刻,畢竟針對不同學生的層次有不同的選拔標準。
有的女同學看完這些照片后,突然覺得愛上學習似乎并不是那么困難的事。但大家要權衡其中的利弊,美術生練習畫畫沒問題,但普通學生上課不聽講,卻能認真地、細致地描畫出這些修改教材的內容,這看似只是小事,沒什么大不了。

然而為了一張圖片浪費這么多時間,只為讓自己有所謂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得失大家真的認為是沒有代價的嗎?筆者倒是認為不如從其他方面尋找對學習的興趣,哪怕沒有興趣也沒關系。
因為進入到高年級后應該明白,學習是一件由理性驅動的事情,而不是靠一些精美的配圖才能讓自己學習,那是幼兒園和小學生才需要的驅動方式。大家長大了,就應該用一個較為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

成年的道路畢竟是艱辛的,但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考上好的學校,真正邁入沒有遺憾的人生。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