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也是我國的三大鬼節(jié)之一,是上墳掃墓祭奠先人的日子。
孔子說過:“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祭祖習俗,最能體現(xiàn)我國的孝道思想,在漢朝時期,在朝廷做官的嚴延年,每逢清明時期,都不會 不遠千里回歸東海掃墓祭祖。所以,清明節(jié)歷來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認可,到了現(xiàn)代,已經(jīng)成為國家法定節(jié)日。
清明節(jié)掃墓,就是要清理一下墓地,去除一下雜草,添一下土,修補一下墳墓,因為民間大多數(shù)的墳墓都是堆土而成的,俗稱“墳頭”,經(jīng)歷風吹雨淋,老鼠打洞,很容易造成塌陷,所以掃墓是一個比較實際的需求。

之所以選在清明節(jié)祭祖,也是有現(xiàn)實原因的。清明時節(jié),大地消凍,土體開始松軟,雨水未來,又是農閑時節(jié),正是清理修補墳墓的好時候。所以在清明掃墓祭祖是一年中最為適宜的時候,其他時間就各有不便。
清明節(jié)也有很多禁忌,需要大家注意:
1、掃墓祭祖在清明節(jié)前后十天均可,但當天掃墓的時間,宜早不宜晚,最好是在陽氣旺盛的上午,如果時間實在不方便,那下午最遲也不要超過三點。
2、掃墓祭祖,是個莊嚴肅穆的習俗活動,要避免穿顏色亮麗、鮮艷的衣服,最好穿正裝。
3、祭祖期間,不可以嬉笑怒罵,褻瀆祖先的亡靈。
4、避免在墓地拍照。
5、不要撿丟在路邊的紙錢。

6、祭品要先供奉后再收,切記不要偷食。
7、不要踩踏別人家的墓地,也不要評論別人家的供品。
8、如果實在不方便回老家掃墓祭祖,也可以在所在地找一個十字路口,祭拜祖先,在祭拜之前,在地上先畫上一個留著缺口的圓圈,缺口要指向祖先墓地所在的方向。然后把貢品和燒紙放在圈內。
清明節(jié)掃墓祭祖,下面四種人不宜前往:
1、高齡老人
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已經(jīng)年老體衰,精力不足,而墳墓往往又都在離所住處比較遠的地方,路也可能不太好走,所以盡量不要前往。

2、患病體弱者
身體衰弱、身患疾病的人,不宜前往。因為墳墓往往都是建在郊外田野上,身體病弱的人,易受風寒。
3、孕婦
孕婦挺著大肚子,行動很不方便,也就不要去了。
4、嬰幼兒童
12歲以下的兒童,也不要帶著去墓地,一個是那種氛圍之下,兒童容易受到驚嚇,另一個孩子天性活潑,很容易墓地上追逐玩耍,嬉笑怒罵。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