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zhàn)爭期間,大量的國民黨將領成為解放軍的俘虜,他們很多被安置在功德林接受改造。在那里,為了讓這些戰(zhàn)犯好好改造,組織也打造出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受到這種環(huán)境的影響,不少戰(zhàn)犯適應了這種生活,并積極配合改造,或許是由于自己身心得到放松,他們中一些有趣的人,還在功德林里鬧出了不少趣聞。
比如在1959年,功德林里面的兩位名人沈醉與李仙洲,就曾發(fā)生過一次大胃王比拼。

在國民黨軍中,“山東三李”之一的李仙洲名氣非常大,作為黃埔一期生,李仙洲早在北伐時期就已經擔任了蔣介石嫡系部隊教導團的團長,還負責了蔣介石的警衛(wèi)工作。
之后,李仙洲作為蔣介石的嫡系將領之一,在軍中快速升遷,因此他與諸多國民黨大佬都有交情。相比之下,沈醉就屬于后輩,他與李仙洲的交情并不深。
抗戰(zhàn)爆發(fā)后,沈醉跟著戴笠在重慶見過李仙洲一次,那時戴笠正好請李仙洲吃飯,他也就利用這個機會認識了李仙洲。
由于李仙洲在黨內的地位,連戴笠都要稱呼其為“學長”,作為戴笠的小跟班,沈醉在李仙洲面前更是矮了許多。

解放戰(zhàn)爭期間,李仙洲在萊蕪戰(zhàn)役中被俘,沈醉在幾年后也被俘虜,他們就這樣在功德林重聚。
沈醉自己都沒有想到,他會以這樣的方式和李仙洲相處,那時功德林會安排戰(zhàn)犯之間組成學習小組,李仙洲恰好就與沈醉在一個組,二人一起搭班了一年多。
令沈醉沒想到的是,李仙洲這樣的前輩,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
沈醉負責飯菜分配的時候,李仙洲悄悄找到他,提醒沈醉自己是“大胃王”,沈醉聽了之后也不服氣,表示自己的胃口也很好。
他們在功德林雖然是接受改造的戰(zhàn)犯,但這里給他們提供的各種條件都非常好,尤其是飲食供應。那時候全國都非常艱難,毛主席等領導人都節(jié)衣縮食。

可功德林里沈醉他們的伙食還不錯,沈醉他們的飯菜就有土豆燒牛肉,還有來自南方的燦米。他與李仙洲很快就開始較上勁,第一次他們就開始比誰吃得更多,沈醉連續(xù)吃了三碗,另一邊的李仙洲也吃了三碗。
為了打敗李仙洲,負責分配飯菜的沈醉,還悄悄給李仙洲的碗里加了不少土豆,沒想到李仙洲還是能快速吃完。
這次交手不分勝負,沈醉并不服氣,二人又開始了一系列較量,在不斷地比拼中,沈醉才意識到,李仙洲這個“大胃王”實至名歸,自己確實不是他的對手。
沈醉晚年曾經回憶過:李仙洲一次能吃二兩重的饅頭六七個,外加五六個窩窩頭。有時候食堂吃面,李仙洲甚至直接用小臉盆盛面,一口氣能吃個半盆。

沈醉非常喜歡吃肉包子,飯菜里有這些的話他吃得會很多,結果李仙洲在這方面依舊很強,甚至一下午輕松吃掉十多個肉包子。
見識到李仙洲的飯量,沈醉打消了與他繼續(xù)比拼的念頭,那時的人們也很難想到,在功德林改造的這些戰(zhàn)犯們,竟然有著這么恐怖的飯量,他們的物質生活和外面的人們相比,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正是在這里的改造,才讓沈醉他們意識到了許多的事情,過去他們在國民黨軍中都過著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因此,沈醉等人完全沒察覺到自己的飯量很大。
畢竟他們平時還會吃許多的零食,也用不著去做什么體力勞動。來到功德林,雖然條件比外面的人們好,但和他們過去在國民黨軍中花天酒地的生活相比,已經算是降級了。

再加上他們平日里還要參與勞動改造,這些人逐漸意識到是自己過去過得太好了,許多事情他們沒有察覺。
經過了這次大胃王比拼,李仙洲與沈醉也成了好友,他們二人性情相投,而且都是爭強好勝。李仙洲雖然年紀大,但在功德林的表現一直很活躍,什么事情都喜歡和人比較。
后來,得知沈醉跟他一樣愛洗涼水澡,二人又開始較上勁,只是這一次,沈醉在這方面的表現要更勝一籌,到了冬天依舊敢洗冷水澡,年紀大的李仙洲就扛不住了。

即便如此,李仙洲也不愿意認輸,為了證明自己耐寒能力強,到了冬天掃雪這些勞動的時候,李仙洲會表現得非常積極。
在與李仙洲相處的日子里,沈醉也逐漸發(fā)現,李仙洲能有這么大名氣,在國民黨中混得非常不錯,在中共那里風評也還可以,確實是有一定原因的。
而二人后來都得到特赦,他們的關系也一直都很好,到了李仙洲90歲大壽的時候,沈醉還專門和其他幾個好友一起為他慶生,他們都成功融入了新社會,平靜度過了自己的余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