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正月,蔣介石聽聞兒子蔣經(jīng)國擁有了一對雙胞胎兒子,親自為兩個孩子賜名:孝嚴,孝慈,卻堅決不允許蔣經(jīng)國在名字前冠以蔣姓。
這兩個孩子只能被冠以了母姓“章”,誰又能想到多年以后,這兩個孩子竟又重新改回了蔣姓。

而蔣家四代當(dāng)中,唯一從政的竟然是蔣孝嚴的兒子,也就是蔣介石的曾孫。
當(dāng)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蔣介石不允許孫子姓蔣呢?為什么后來他們又改回了蔣姓呢?

美好的遇見
事情還要從蔣經(jīng)國在江西工作期間開始說起,當(dāng)時他的官職是行政署長,父親又是國民黨內(nèi)部位高權(quán)重,很多人對這位遠道而來的公子畢恭畢敬。
在外工作,尤其是男人,在遠離妻子之后,身體總是免不了寂寞。

蘇武塞外牧羊十九載,吃過氈毛,吞過雪水,整日握著那根旌節(jié),屹立在冰天雪地當(dāng)中。
他還是和胡人女子生下了孩子,這是人之天然屬性,脫離這個層次的人,或許已經(jīng)脫離凡胎,進階仙境,無需為人欲所累。

蔣經(jīng)國,一個正值壯年的男子,妻子又遠在南京,尤其是春日到來的時候,總免不了拈花惹草,民國時期,一夫一妻還沒有形成法律的條文,很多有錢人都是妻妾成群。
蔣經(jīng)國受過新式教育,自是不愿意遵從這些舊習(xí)俗。

他的妻子中文名喚作蔣方良,原名則為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這名字一聽就不是中國人。
沒錯,她是白俄羅斯人,當(dāng)時的蔣經(jīng)國因為一些事情,被誣陷為美國的間諜,被拘留在了蘇聯(lián)。
十七歲的蔣方良走進了他的生命,兩個人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并結(jié)為了夫婦。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這位蔣公子也是一個風(fēng)流人物。抵達江西之后,因為一次意外的機會,他接觸了一位在圖書館工作的女人。
這個女人叫做章亞若,彼時正值二十五歲,這章亞若有著東方女人特有的神韻,不僅長相出眾,而且還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

看著她,就像看著枝頭熟透了的果實,給人一種忍不住想要咬一口的沖動。
章亞若在遇到蔣經(jīng)國之前,曾有過一段婚姻,他的前夫叫做唐英剛,她十八歲便嫁給了他,兩個人婚后育有兩個兒子。

在章亞若與蔣經(jīng)國相遇時,這位唐英剛先生還沒有去世,隨著妻子職位的升遷,逐漸晉升為蔣經(jīng)國的貼身秘書。
一男一女經(jīng)常性在一起,用章亞若的話來說,她有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氣質(zhì),忍不住讓人想疼疼她。

世間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兩個人的事情不可避免地傳入了唐英剛的耳朵當(dāng)中。
很多人認為是蔣經(jīng)國命人殺害了唐英剛,其不想和另外一個男人共同享用一個女人。
唐英剛雖然名字里充滿陽剛之氣,實際上這個人卻無比軟弱,遇到事情除了會大吵大鬧,根本找不到合適的解決辦法。

按照當(dāng)時的史料來推測,唐英剛應(yīng)該屬于自殺,他忍受不了這種羞辱,只能靠這種方式離開了人間,斬斷了人世間的一切苦楚。
至于這個自殺是否有其他勢力介入,我們就不得而知。

蔣經(jīng)國與章亞若的生活更加甜蜜自在,兩個人恨不得每天都膩在一塊,一天看不到彼此,他們的心就像被毛茸茸的羽毛挑逗一般,癢得難以自制。
只有見到了對方,只有把對方抱在懷里,感知到對方皮膚的溫度,他們的情感才有了傾泄的渠道,那時候的愛情如同熊熊烈火一般,沒有人想到以后。

身處愛情的人往往如此,他們不會考慮以后的歲月如何如何,太愛了只想好好地享受愛,在他們看來,只要有這份愛存在,任何力量都無法將他們分開。
章亞若也忘記了重要的一點,蔣經(jīng)國畢竟是蔣介石的兒子,為了避免引來不必要的流言蜚語,他也不會讓這段地下戀情公之于眾。

有些事情,做可以,但是不能放到臺面上去宣傳,尤其是公眾人物,任何負面的信息都會給他們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
后來,蔣介石又是如何知道這件事情的呢?他又做出了哪些舉動呢?

認祖歸宗
章亞若懷孕啦!經(jīng)過醫(yī)院診斷,是雙胞胎,蔣經(jīng)國知道這件事情不能再次隱瞞,必須告知父親。
父親聽說這件事情后,并沒有表現(xiàn)出過多的開心。這件事情一定不能公之于眾,為了避免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章亞若被軟禁啦!

肯定不能直接對她動手,她的肚子里還懷著蔣家的骨肉,等她把骨肉生下來,再動手斬草除根,讓這件事情永遠無法影響到他們父子。
1942年8月16日,章亞若在生下雙生子后,被人注射了不明液體,醫(yī)院對外公布的死因是難產(chǎn),在那個年代,孕婦死于難產(chǎn)的很多。

可是每一個人都心知肚明,按照蔣經(jīng)國的地位,他的女人怎么可能配置最差的醫(yī)療資源呢?
但是很多人都沒有道明真相,開口學(xué)說話,一生學(xué)閉嘴。
雙生子生下來后,蔣介石給他們分別取了名字,長子叫做孝嚴,次子叫做孝慈。

他們的舅舅以父親的身份將他們收養(yǎng),因此,從小學(xué)時期,他們便被人叫做章孝嚴,章孝慈,舅舅和姥姥很愛他們,為了保密,根本沒有人知道他們真實的身份。
但是有些事情終究不能長久地被掩埋,他們最終還是知道了身世之謎。

抵達臺灣之后,兩個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照顧,但是礙于蔣經(jīng)國的身份,他們不能公開與父親相認,畢竟就當(dāng)時的政局而言,與他們相認的風(fēng)險太大。
如果某些問題無法解決,那就把一切都交給時間,時間會給出最大的解答,經(jīng)過了很長時間之后,章孝嚴終于等到了一個合適的時機。

彼時,他到大陸的蔣家祠堂,正式認祖歸宗,這一次相認,雖然沒有父親在場,但是他已經(jīng)獲得了列祖列宗的認可。
當(dāng)年,父親去世時,他也只能趁著蔣方良休息時,在夜晚去給父親守靈,就像一個身處黑暗的人,一下子見到光明,那種喜悅當(dāng)真是難以名狀。

可惜弟弟章孝慈再也沒有了這樣的機會,1966年,他先于自己離開了人世,但是他相信在九泉之下,弟弟也一定能夠得償所愿。
如今,他們這一脈又重新改回了“蔣”姓,當(dāng)看到孝嚴兩個字與蔣并排站在一起時,他的眼中涌出兩行熱淚,多年的夙愿終于成真,終于不用再害怕子孫后代找不到祖脈。

他的兒子蔣萬安,畢業(yè)于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法律系,獲得了博士學(xué)位,乃是蔣家子孫當(dāng)中,唯一從政的人物,如今任臺北市市長。
他從來沒有任何分裂祖國的想法,始終支持九二共識,認為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行為分裂中華民族,否則就是民族的罪人。

其也積極推動兩岸關(guān)系的發(fā)展,由于其良好的形象,以及對臺北市的各種貢獻,其在島內(nèi)的民意呼聲很高,他代表了臺灣新一代年輕人的心聲。
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兩岸統(tǒng)一的希望,如同他的父親,無論多么艱難,都要在大陸蔣家祠堂認祖歸宗,他也會沿著父輩的腳步,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xiàn)兩岸的統(tǒng)一。

這不僅僅是其個人的想法,更是廣大臺灣人民的心聲,也是大陸人民的最迫切的愿望,當(dāng)這些點滴之力匯聚到一起時,就形成兩岸統(tǒng)一的磅礴偉力。
這些力量以壓倒一切的形式碾碎那些破壞的聲音,這些聲音會在歷史的推進中,被訂到歷史的恥辱冊上,如同蹲在岳武穆廟前的秦檜夫婦,永遠地遭到后人的謾罵。

歷史就是如此吊詭,蔣介石在秘密處決完章亞若時,肯定不會想到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子孫已經(jīng)背棄了他的遺囑,不僅重新改回到了“蔣”姓,又重新走入了政壇當(dāng)中。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哪怕一個人在自己所生活的時代力量再大,也有無法掌控的人和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