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還記得嗎?
每天晚上7點,有一個穿著筆挺西裝、聲音沉穩(wěn)如鐘的男人出現(xiàn)在電視機里面,用一句“各位觀眾晚上好”陪伴了中國人近30年。

他就是羅京,央視“國臉”,新聞聯(lián)播的“定海神針”。
可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名片”,卻在48歲時因為癌癥而逝世,留下妻兒以及年邁的父母...

如今,過去16年了,當初說會守著羅京一輩子的妻子劉繼紅,是否履行了諾言呢、他的父母都怎么樣了呢?
羅京的傳奇職業(yè)生涯
說起羅京的本事,最讓人服氣的還是他手里的稿子。

剛畢業(yè)時,他就進入央視,于是便開始主持《新聞聯(lián)播》。他憑借著將《新華字典》翻爛五本的狠勁,在播音界登峰造極,成為當之無愧的“天花板”。

當年《新聞聯(lián)播》從錄播改直播,多少播音員手心冒汗,唯獨他像定海神針似的往鏡頭前一坐。
臺里規(guī)定播音員每錯一字扣200元,羅京直接把錯誤率壓到零,同事都說:“他播音時,連標點符號都不敢喘氣?!?/p>
2004年一次緊急狀況,臺里寫稿子的人龍飛鳳舞地寫下了足足12頁的急稿,并且還是在直播的情況下,要求主持人立馬上臺播報。

這樣的情況他也是根本不在怕的,這稿子楞是讓他用十七分鐘念完了并且還做到滴水不漏,這樣的專業(yè)素質(zhì)和能力,立馬讓全國的觀眾都對他刮目相看了。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羅京被確診罹患淋巴癌,然而他卻瞞過所有人,頑強地完成了火炬?zhèn)鬟f。
當年他舉著火炬跑步的畫面,現(xiàn)在看還特別地讓人心酸。

當時癌細胞都爬到脊梁骨了,疼起來像有把銼刀在骨頭縫里來回磨??社R頭前的羅京還能笑得跟沒事人似的。

接著又在8月31日播完了當天的新聞聯(lián)播,可誰都沒想到,這竟然是他最后一次在電視上露臉。

第二天,他才輕飄飄地遞了張請假條,這也是他工作這二十多年以來遞上的第一張請假條——這一請,就是永別...

而在這位“工作狂”的身后,也站著一位用溫柔撐起整個家的女人。
劉繼紅和羅京:學霸夫妻的雙向奔赴
劉繼紅和羅京是同一所學校的,有次兩個人都去了老師那里問題,這才碰上了,一來二去的,兩個人便熟絡起來了。

后來還是兩個人共同的老師牽的線,兩個人便在一起了。
談對象那會兒羅京忙得也是腳不沾地,約會都約在播音室門口。

好在劉繼紅極為懂事,羅京電視臺的工作很繁忙從而無法給她應該有的照顧,但是她卻從來沒有發(fā)過脾氣。
沒多久,二人便結婚了,生活也很是幸福,還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孩子名叫羅疏桐。

后來,劉繼紅辭去工作,成為全職太太,將公婆與孩子照料得細致入微。只是,這樣幸福的時光并未持續(xù)太長時間……
羅京確診癌癥后,劉繼紅度過的那段時光著實令人揪心。

那會,兒子剛上初中,公婆年事已高,而羅京這一病,她就變成了這個家的主心骨,她不得不醫(yī)院家里兩頭跑。

劉繼紅既要照顧病床上瘦骨嶙峋的丈夫,還要兼顧兒子和公婆,自己的身心雖然都很是痛苦,但依然要強撐著堅強支撐起這個家。

2009年的夏天,正值事業(yè)黃金期的羅京,還是沒能扛過病魔的攻擊,最終因病去世。

葬禮上五萬多人自發(fā)趕來送行,還舉著“新聞聯(lián)播不能沒有你”的橫幅給羅京送行,白菊花鋪滿了八寶山的路面。

而最催淚的畫面,是14歲的羅疏桐緊抱父親遺像,攙扶著幾度昏厥的母親。

劉繼紅業(yè)握著婆婆的手說這輩子都不再嫁人,要守著這個家。婆婆卻抹著勸她還年輕,得往前看。

誰承想七年之后,這個發(fā)誓守寡的女人帶著孩子改嫁了富商,瞬間引爆了輿論。
網(wǎng)上說什么的都有,有人痛罵“薄情”,有人心疼“她該有新生”。

但是別管外人怎么說,羅京的爸媽倒很是開明,不僅不反對劉繼紅再嫁,還拿著退休金給前兒媳當嫁妝。

而羅京的爸媽這樣做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其中的緣由全部都藏在劉繼紅這么多年對二老的關心和照顧里。
爭議和溫情
羅京剛?cè)ナ赖臅r候,劉繼紅也陷入進了巨大的悲痛中,提起這件事情就忍不住地想哭。

即便如此,劉繼紅還是盡心盡力地照顧這羅京的父母,完全忽略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劉繼紅的家人對她憂心不已,便為她介紹了一位經(jīng)商的男子孫巖。
起初,劉繼紅難以接受改嫁他人。她覺得,既然已經(jīng)承諾不再改嫁,就不該輕易違背。在她心中,承諾就像是刻在磐石上的誓言,不能輕易改變。

但孫巖可是個實誠人,知道劉繼紅放不下前夫也毫不介意,他說愿意等劉繼紅,因為他看重的就是劉繼紅的這樣的品行。
漸漸地,劉繼紅被孫巖的赤誠真心所打動。
婚后,孫巖與劉繼紅十分恩愛,他們還一同贍養(yǎng)羅京的父母,對羅京的兒子羅疏桐也是關愛備至,視如己出。

劉繼紅的兒子也爭氣,打小就聰明,高中讀的是北師大附中,后來在家人們的支持下又考到了美國去學金融。

回來后,也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和繼父的關系相處也很融洽。
如今每年的清明節(jié),孫巖還會帶著劉繼紅去八寶山掃墓,可以見得,孫巖對劉繼紅那是真的掏心窩子了,竟然有如此的肚量,讓很多街坊鄰居都對他是贊不絕口的。

現(xiàn)在去八寶山還能看見羅京的墓,大理石上嵌著個銅話筒。清明的時候還總有陌生人帶著鮮花來...

要說周繼紅這一生就像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的,她用前半生詮釋了“嫁雞隨雞”的傳統(tǒng)美德,用后半生證明了“破繭重生”的現(xiàn)代勇氣,這兩面拼在一起,才是真實的人性圖譜。

結語:
如今再看這都段爭議,倒覺得劉繼紅沒有什么錯。
有人用“七年之癢”嘲諷,卻看不見這七年里她獨自撐起破碎家庭的艱辛;有人質(zhì)疑“豪門新歡”,卻忽略了現(xiàn)任丈夫陪她掃墓、支持她贍養(yǎng)前公婆的溫情。

其實生活從不是非黑白的判斷題——就像羅京生前總把《新聞聯(lián)播》稿子改得密密麻麻,人生這本“無錯字稿”,又何嘗不是涂涂改改才能繼續(xù)書寫?
信息來源:信息來源:羅京逝世六周年網(wǎng)友嘆時光飛逝 緬懷"國臉"好聲音,2015.06.05,人民網(wǎng)
央視新聞主播羅京辭世 2009.06.06,光明網(wǎng)
送別羅京最后一程,央視網(wǎng)
熱門跟貼